有恒产者有恒心,不过有恒产也不靠谱,如果新增房贷和存量房贷有利差的情况下。
这就好比,在一份认真的感情关系里,大家真的有安全感了吗?
今天央妈放大招,顶着银行利润减少的压力,告诉各位业主们:是的,降低存量利率,安全感算是给了。
潘行长从潘子,到潘哥,一下子升级为潘爷——大a怒涨4.15%,创下4年来最大涨幅。
这是一个积极信号,毕竟
「
股市不起、楼市没戏
」
。
金融端传导出来的信号已经很明显了,今天早上银行的朋友跟我说——
现在已经有三家银行已经出了业绩报告,在第二季度都已经出现亏损,到第三季度应该有一半的银行是亏损的。
后来他补充说,一半我都感觉说少了,可能还不止一半。
如果再不刺激拯救,金融端这边顶不住的话,就很麻烦了。
有人说,今天的大规模刺激力度,恐怕只有2008年可以相提并论了吧。
终于有人对标到了2008年,只有以08年的悲观程度来看待这次危机,才能淡然许多。
股市今天说要投5000亿,就全部投进股市;然后说效果好可能还有第二个5000亿第三个5000亿——已经是明牌。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买国债,
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是
不进攻的,大家都很怕本金
亏损,都很保守。
那政策肯定要刺激,无论是股市也好楼市也罢,要让市场看到赚钱效应,要让进攻的钱的收益高于防守的钱的收益。
这样大家才有可能愿意把钱拿出来投资嘛,大概是这个逻辑。
这个市场没有神,都是凡人,但是如果要维持游戏继续玩耍,就不能让市场次次预期落空——
看不懂你在搞什么,就很难搞了啊。
一根大阳线两根大阳线拉起来,给点阳光,给点信心,这个很重要。
存量房贷利率降了,接下来还有什么期待呢?
比如今天热议的10万亿。
我说,按照剧本,政策会持续出,市场会持续没反应;最后无形之手来一波大的,市场瞬间反转。
他们说,少预测,多跟随。
过去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胀,持续逆周期调控一搞就是两三年。
不让你买房的时候,严格控制投机资金进楼市,三条红线把开发商封印起来。
不让炒股的时候,各种停牌限制,注册制往二级市场注水,现在央妈无限子弹托底支持。
有人说船大难调头,可是你不知道,我们调这个方向盘已经调了3年多了,今天是加速高速调转。
很多事情不要觉得奇怪,也不要做太多预判(都不是神仙)——
重要的是什么?跟上节奏。
范蠡的《货殖列传》里说,论其有赊不足,则知其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贵取如珠玉。
什么意思呢?
研究商品过剩或者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
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干贱;物价贱到极点,就会返归干贵。
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
前两天我看了篇文章,讨论的是茅台,题目是茅台股价要跌到多少你会抄底。
文章对于底部的描写,堪称入木三分——
底部有各种形态,形态各种W底、圆弧底组合,但无一例外需要用时间来等,而你却偏偏追逐单针探底、V字底。
如果估值进入你的狩猎区域,请保持耐心,等待市场出清,等待筹码完成换手,财不入急门,保持耐心。
这段对于底部评论,对于楼市一样适用。
今天贵州茅台拉了一根大阳线,楼市的大阳线还会远吗?
炒股高频,而买房是低频行为。
炒股是资金闻风在动,而房价是资产在动,显然前者要先行。
炒股可以今天买明天卖,有点像一夜情;
买房其实你很难今天看房明天买房后天卖房的,更像是谈恋爱。
所以所谓的股房本相通,通的是交易心理、市场博弈、多空情绪的相通;真正落实到操作,还有有所差异的。
买房并不比炒股,它更像是一场
「
系统工程
」
。
买房第一步不是立马看房或者研究什么版块好,而是先梳理自己的资产资金、首付可以准备多少、月供能支撑多少。
不是拍个脑袋定预算,也不是看朋友同事花多少钱买。
应该结合自身情况、盘点资金收入支出、定好首付月供的范围,然后倒推总价。
最好的做法是,在个人需求跟市场需求当中找到平衡点。
一般人真没那么牛逼可以知道市场需求,所以决策思考点会有盲区。
切记,要做发现机会的人,而不是被告知机会的人。
据说有三个群体对社会是做出超额贡献的:
第一类是烟民(税基),第二类是彩民(穷人税),第三类是股民。
因此有人戏言,
「
韭菜是国有资产
」
。
没做过买房咨询的人拼命找笋盘,做过咨询的人拼命找好房。
抛开价值谈价格的,本质就是缴纳智商税啊。
-END -
我是吴大,专注广州楼市咨询;如果你也有购房疑问,欢迎添加下方微信进一步咨询,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