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关注到今年以来民营企业债券发行情况有所回暖。发行量超过100亿元的几家公司分别为伊利实业、中兴通讯、平安租赁和远东租赁,不过以上几家主体主要以短债滚续为主,实际债券净增量并不大。有部分多年未发债民企2024年重新展开债券市场融资,例如天齐锂业、爱尔医疗、京东世纪贸易、朗姿股份等。此外今年首次发债主体中熊猫债占比较高,尤其二季度以来出现多个首次发行熊猫债主体,例如巴斯夫、拜耳、中国生物制药、香格里拉、凯德财资等,多为各行业龙头企业,信用资质良好。
2016年之后供给持续低迷,2024年开始有所回升
民营企业债券在2015和2016年发行量显著增加,此后呈现下降趋势,近几年逐渐稳定在6000-8000亿元左右。净增来看,民营企业债券净增主要在2015和2016年由交易所债券市场扩容带动,此后净增量出现较大下滑。不过2024年以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同比有较大回升(半年度发行量已经超过过去两年每年发行量的一半),虽然债券净增量仍然为负,但流出规模持续收窄,2024年至今债券净增量为-163亿元。结构上来看,高等级比例持续上升,低评级持续下降趋势。行业方面,大部分行业自2018年以来民企债券发行量都呈现下降趋势,不过金融行业近几年民企发行量较为稳定,基本在800-1000亿元之间,净流出量也相对较少。日常消费行业近两年债券发行量持续上升,但主要由于伊利实业发行较多短债持续滚续所致,实际净增量依然流出。信息技术行业近两年发行量也持续上升,并且是2022和2023年唯一一个连续两年民营企业债券保持净增为正的行业。期限方面,可以看出民营企业近年来债券发行短期化趋势明显。
利差虽处低位,但仍有空间
分企业属性超额利差具有如下特点:(1)产业非国企、产业国企、城投的超额利差均波动下降,目前基本均到历史较低分位数。截至2024年6月末,AAA-AA评级产业非国企超额利差水平在4-26bp,产业国企在1-10bp,城投仅在2bp左右。(2)产业非国企的超额利差绝对值多数时间内高于产业国企、城投,目前仍有一定空间,尤其中债隐含评级AA及以下。截至2024年6月末,AAA-AA评级“产业非国企-产业国企”在1-15bp,“产业非国企-城投”在2-24bp。AA-评级的差别较大,不过对应主体的信用资质或偏弱,“产业非国企-产业国企”、“产业非国企-城投”分别在199bp、132bp。结合历史,我们认为分企业性质的超额利差主要受到信用风险、流动性溢价、杠杆操作便利性、投资者偏好的影响。
总结来说,近期随着民营企业风险事件的逐步减少,供给也整体有所改善。2024年以来进入债券市场融资的也都是龙头民营企业,信用主体资质整体较好。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目前部分龙头民企相比于国企有一定溢价,而其实质违约风险可控,在目前整体利差压至低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适度择券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