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严明的民兵为保障自由州安全所必需,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过去已经一周,这起美国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枪击案的冲击波渐渐消散。很多人又在讨论,这次美国会不会痛定思痛……
在受害者家属满怀悲痛清理亲人遗物、警方正调查64岁枪手帕多克作案动机之时,据CNBC网站报道,10月2日周一美股开盘,枪械制造商斯特姆•儒格(Sturm Ruger)股票上涨4%,拥有弹药制造商品牌股份的奥林公司(Olin)涨幅达6%。
很快,枪手帕多克使用的撞火枪托从无人问津变身抢手货。
| 撞火枪托,来源:路透社
每次发生大规模枪击案,枪支销售以及相关股价应声上涨,已经形成一种规律。也就是说,惨案发生后,在一部分美国人(特别是枪击案受害者及家属)意识到枪支泛滥呼求控枪时,另外一些美国人会选择,买买买——买一把枪来防身。
由恐惧而生的需求
要问美国人,谁是最好的枪械推销员,估计很多人会告诉你是前总统 奥巴马 。
这个民主党总统在两个任期内,经历了两次枪械销售破纪录的事件。
头一个枪售纪录发生在他当选总统的当月,枪支销售达到110万支,受理购枪背景审查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发现,该机构接到的背景审核申请比上年同期上升49%,多了37.4万件。另一个纪录则是2012年12月奥巴马再次当选总统,当月康涅迪克州新城镇桑迪胡克小学发生暴力枪击事件,之后一个月也就是2013年1月,枪支销售达到200万支,创下过去20年的枪支月销售的最高纪录。
|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发出控枪呼吁,枪支销售上涨。来源:纽约时报
美国媒体把上述现象归结为 奥巴马效应,即发生大规模枪杀事件或发现政府提交控枪的预期,就促使人们购买更多枪支,甚至一些没有枪支的人也想钻把政策的空子,拥有一把枪。
这一现象也为美国投资者佐证,无论是2016年6月发生的奥兰多同志夜店枪击案、2015年12月加州圣贝纳迪诺枪击案,以及之前的科罗拉多电影院枪击案、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每一次大规模枪击案之后一段时间,无论是枪械销售还是与枪械有关的股票都会出现一波上涨。
虽然控枪组织或者奥巴马屡次的控枪倡议没有一件在国会通过成为法律,但基于安全环境的缺失、政府加大控枪力度的预期,枪械销售不断增长并屡创新高,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还有其他因素导致枪支销售上涨。比如,2006年卡特里娜飓风,警方从新奥尔良州疏散灾民,按照法律规定,紧急状态收缴合法登记手枪,这一收缴行动刺激本州及邻近佐治亚州、密苏里州枪支销售上涨4%、2.2%、3.5%。此外,枪支管制放松也会释放购买需求,2007年,密苏里州取消了购买手枪需要政府批准的规定,之后每月销售增长在9000把左右。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民众也出现一股持枪自卫热潮,当月枪支销量达到75.4万支,增长了0.57%左右。
可见,相比于恐怖袭击,民众更害怕的是,大规模枪击事件及枪支管理趋严从而持枪受限这一现实。
当然,也有引发枪支销售下滑的时候,比如作为拥枪派的特朗普执政8个月来,枪械制造商斯特姆•儒格8月报告显示,较上年同期,季度利润下滑22%,American Outdoor Brand (美国户外品牌,一只枪械股票的名称)则在7月披露季度销售下滑40%。
奥巴马效应是整个美国社会与枪支关系的一个缩影,一旦枪支泛滥,枪支所伴随的人身危险性就会提升,要求加大控枪力度的呼声就会高涨;但持枪权利一旦受到限制甚至被剥夺时,哪怕只是一个信号、一个预期,民众也会全力争取和保卫持枪的权利。
枪与生活
美国的历史离不开枪支。政治、文化也是,生活更是。
殖民地时代,殖民者凭枪获得对印第安人的军事优势;独立战争时期,正是宗主国英国试图收缴民兵的枪支,继而引发独立战争,民兵组织最终打败当时最强大的英国军队,赢得独立。到了西进时代,中西部人口稀少,政权初建,警力不足,迁移至此的居民包括居家主妇,大多持枪防身,时刻准备向不速之客开枪, 射击对于中西部女性来说,如同烹饪、缝纫和接生,是生活必不可少的技能。
| 美式“田园生活”,女子编织,男子擦枪。来源:《美国枪支文化》(2014/孙昂)
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宾度•卡勒珊(Bindu Kalesan)认为美国还存在一种“社交枪文化”(Social Gun Culture),就是当你身处一个朋友或家人都有枪的社交环境中,有没有枪,将直接导致你在社交圈里地位及被人提及的频率, 枪是社交的核心 。
很多家庭爱枪,很多美国孩子收到的生日礼物,也是一把枪,真枪,只是缩小版而已,就像缩小版的网球拍和羽毛球拍一样。美国还有专门为儿童生产枪支的制造商。
| 美式家庭照
曾供职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在美国生活10年的孙昂先生在他的《美国枪支文化》中,除了从历史、法学、女性主义梳理美国枪支文化的前身今世,同时也关注了普通美国人对于枪支的情感。他将美国人爱枪、持枪的习惯,与中国人喜欢练习各种武术做类比,认为都是一种 尚武情结 。这种尚武文化“在中国,出现的是武侠小说和电影,而在美国,则是各种玩着枪的西部牛仔电影”。
“有调查显示,美国民众持枪的主要目的有四:射击运动占70.1%,狩猎占46.7%,自卫占41.7%,工作所需(私人侦探)占10.7%”,在中国,射击更多指向奥运会或者全运会这种大型赛事的比赛项目,在美国,射击运动则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全民运动,参加这项运动的美国人高达1270万人,相比之下,打网球的美国人是1120万人。
孙昂先生认为,美国喜欢买枪参与射击运动,其背后的心理与“中国退休老人买太极剑”如初一辙。
失去了枪支,不仅失去自卫时一件得心应手的工具,同时也意味着失去社交的中心,以及生活中的趣味。
3.06亿人和3.1亿支枪
这么爱枪、离不开枪的美国人,到底有多少支枪?由于美国法律限制政府对枪支进行登记、查询,现在媒体引用最频繁的是来自2012年美国国会服务报告,该报告显示美国民间持枪,在1996年是2.42亿支,2000年是2.59亿支,到2009年是3.1亿支。2009年,美国人口在3.06亿左右,每100个美国人中拥有超过100支枪,也就是说,平均到每一个美国人(无论男人、女人,老人还是孩子),人手一支枪,都还有富余。之后,皮尤调查中心对这一数字进行修正,认为2013年,美国民间枪支总数在2.7亿到3.1亿支之间,即每100个美国人中,拥枪数达到88支到100支。
3.1亿支也好,2.7亿支也好,这么多的枪支,足以武装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军队。
实际上,因为理念、费用以及背景审查不合规,在美国并非所有人都拥有枪支。2015年,哈佛大学和西北大学联合调查显示, 全美50%的枪支被3%,约770万人口占有,人均拥有的枪支在8到140支,这一群人被称为超级拥枪者(super owner)。在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中,警方在枪手斯蒂芬•帕多克三个不同的住处找到43把枪,可见,枪手在超级拥枪者中也只能算是一个中位数的标准。
美国枪击案泛滥,是导致美国与枪相关死亡率畸高的直接原因。从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发生的这五年来,美国已经发生大规模枪击案(枪击案中死亡人数超过4人)1516起,造成1735人死亡;而如果对大规模枪击案的范围再放宽到因枪死亡的自杀、伙拼及其他因素的死亡,根据美国全国卫生统计中心的数据,年平均死亡人数在32000人左右(2016年调查显示上升到35000人)。有人计算, 如果美国二战后同时发动四场战争,即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每年平均阵亡的军官都不到3万。
这么大伤亡率为什么换不来有效的措施?
每逢枪击惨案发生,人们陷入巨大痛苦,要求采取控枪行动时,所有有关政策和法律的讨论总会陷入僵局。这里有很多原因。美国政治人士总是会提到澳大利亚在1996年发生亚瑟港大规模枪杀事件(惨案造成35人死亡),澳当局通过法令强制回购60万把半自动步枪,考虑到美国现有半自动步枪就达9000万把,数十亿美元的回购费不说,有多少人同意回购还是个问题。当然,还有美国最大的游说组织 全国步枪协会 ,最擅长的就是调动资源,扰乱控枪议程,阻挠控枪法案出台。这更与美国人对枪支的矛盾情感有关,皮尤调查中心今年6月的一个调查显示,大部分美国人(52%)赞成加强枪支管制的同时,还有更多人(64%)赞成大部分应该被赋予持枪权。
孙昂先生在书中也提到,在美国有100个理由支持控枪时,同样也会有人站出来用100个理由来支持拥枪。如果涉及到普通人安全的控枪,前文提到的宾度•卡勒珊认为,控枪,首先不是一部法律或者一个政策的问题,更多的是促发一种社会文化的改变,改变人们对枪的认知,而政策、制度、法律只是一个巩固。为什么不能与时俱进?因为修宪流程特别复杂。此外,改变社会风气的每一小步,都不是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