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官方认证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五毛特效拍哪吒,我的笑点和泪点在打架 ·  3 天前  
哔哩哔哩  ·  30岁母单和25岁早婚,婚恋观差别有多大? ·  3 天前  
哔哩哔哩  ·  被章子怡轰下台,他犯了哪些面试大忌 ·  3 天前  
哔哩哔哩  ·  B站2024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来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聚焦医工结合,多种形式培训!CCI创新学院第八期第四站圆满收官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24-03-17 15:20

正文

春意盎然,万物苏醒,草木葱茏香四溢,创意无限展新篇。


3月16日-17日,CCI创新学院第八期第四站为期一天半的创新培训在北京顺利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医生、工程师、企业家、投资人等各领域的创新学员济济一堂,开启第二阶段的创新学习。


CCI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沈雳教授作开场发言表示,加大国产创新的源头创新,结合基础医学、基础工程学和材料学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因此,CCI创新学院第八期第二阶段培训会采用比较规范化的创新孵化模式开展,本站培训也将通过多种形式,既有创新授课,也有创新门诊,还有场外沙龙以及高校交流与参访,推动医工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相结合,共同向新质生产力这一方向迈进,并期待各位学员在本站培训中有所收获,更期待大家在毕业站提交的答卷。


沈雳教授发言


创新授课:实践经验分享


本站培训以三位专家的创新实践经验分享拉开序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科技处处长、心脏外科主任医师于洋基于对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历程,从研发背景、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诊疗器械市场调研、研发实践、成果转化、转化体会等方面,通过个人的创新案例详细分享了冠脉外科的创新历程和思考,为学员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院办主任、创新转化中心主任姜雪讲述了基于临床医院的科技创新转化及实践。他从北美主要研究与医疗机构技术转移情况,分享了科技创新的启示,并从北医三院创新转化实践经验出发,介绍了其发展规模、重点学科、创新平台、战略定位、研究新模式空间保障、转化成果、平台建设、工作成效以及组织体系等情况。


围绕临床需求到医工融合的创新之路,CCI副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晨光教授介绍了冠状动脉影像学和生理学的发展,以及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基于冠脉造影的无导丝FFR系统(QFR)。他系统讲述了CMD的诊断方法、评估方法以及测量方式,以及基于造影AccuIMR®计算的临床验证和对比研究,并介绍了项目立项依据、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及前期工作基础等内容。


上下滑动查看专家授课风采






创新门诊:对症辅导与咨询


为助力学员创新项目后续关键环节的顺利进行,本站培训以实践为核心,围绕项目转化设置创新门诊,对创新项目进行精准辅导。


根据评选项目的实际情况,本次创新门诊设置专利分析、临床意见咨询、临床方案设计、样机制作等四大门诊。每个门诊邀请一至多位相关领域专家作为导师,针对项目转化需求进行专业答疑和指导,提供转化方法和解决方案。


3月16日下午,创新门诊火热进行,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CCI医工协作推进中心部长吴轶喆,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席创新官、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夏敏,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生物统计部主任阎小妍,中国医学创新联盟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北京康卫医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国涛,中国医学创新联盟知识产权总监李芳,波科国际医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经理刘全川等6位导师的引导和指引下,学员们为解决各自创新项目的“疑难杂症”,主动提问,踊跃交流,向导师讲述了各自项目的问题以及在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导师们有的放矢,精心解答,基于各自的专业知识积极满足学员们的各种需求。


上下滑动查看门诊现场






本次门诊以前期转化工作为主,进一步帮助学员们拨开了创新转化过程中的迷雾,保障创新项目继续在转化之路上前行。


此外,本站培训还设置了场外沙龙。在CCI对外交流部部长裴志强的主持下,学员们围绕“当下我们的创新主题应该是first in class&me too”、“医工结合的难点与痛点”(医工结合模式、知识产权、共同权益分配、当下的政策情况)、“您想要了解的创新方式和技术”等话题展开了讨论和碰撞。学员们思如泉涌,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展开激烈“交锋”,每位学员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裴志强部长主持沙龙


创新交流:高校专家面对面与参访


为了促进医疗器械应用端与技术科研端的融合,3月17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陈增胜,北京理工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陈端端,北京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员崔悦分别带来了题为《传感芯片在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临床转化和挑战》、《人工心脏关键技术介绍及血液损伤机理研究》、《血管数字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生物传感器前沿技术分享》的分享,为学员们介绍了高校医学技术科研端和工程端的进展。


上下滑动查看高校专家授课风采






高校专家授课结束后,学员们参观了由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发起并设立的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GHIC),详细了解了GHIC概念验证中心的项目,加深了对高校创新研发的认识。


上下滑动查看参观瞬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