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建国以来所有上古史研究的专家学者的新成果的搬运工。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花了大量时间读这套书,但实际上并没有读完。
因为这套书字数太多了。一亿字。
我每天只能写三千多字,有时候遇到了巨大的障碍,查文献无解决,苦思而没有解答的能力的时候,只能悬置。
事实上,我的《中国上古史》什么时候能够写完,我也不知道。
我在四五年前对着前前女友说,再给我两年时间,我一定写完,写完就上班工作,就结婚。
在两三年,我对着我前女友说,再给我两年时间,我一定写完,写完就上班工作,就结婚。
而实际上,这最近四年的时间里头,我只完成了一百多万字,目前完稿加上散稿有四百多万字。
我不知道这套书什么时候会终结。
其实,我个人觉得我写的这套书并没有任何的学术价值。
如果他有一点点价值的话,也是将所有的专家学者的结论加以提炼、整合。
这本书的价值完全建立在诸如李学勤、宋振豪等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上。
这是一部通史,他的意义仅仅在于通。
他可以让所有对中国上古史有兴趣的读者,用最快速的方式摄取截止目前我力所能及搜检到的一切上古史学术成果。
本人在处理资料的过程,尽量做到无字无来历,每一页都有文献作为脚注。
在本书写作过程,一切不确定的说法,也会特意写明本人学力有限,如果需要更准确的说法,可参考相关领域学者的著作。
这本书所有的知识点都基本上属于学术界的常识,而且是最保守的常识。
在这本的写作过程中,最大的干扰乃是一些特别有趣的观点时常诱惑着我,但是如果没有在多个学者那里看到相同的观点,我一般会写了一半又放弃了。
我希望他会写完,因为这部书已经消耗了我十一年的时间。
我也希望尽快写完,因为我还想着要结婚,要生孩子。
我已经筋疲力尽,聪明用尽,一身是病,百病缠身。
最后,我不觉得这套书真写完了会有可能会出版,会有他的读者群。
我不觉得有多少中国人会对追溯三四千年前的中国人的历史有兴趣。
我活的像一个古人,隐居在北京,已经隐居了十一年了。
此人间,非我昔日离去之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