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极客公园
科技创新者的大本营。汇聚优秀的产品报道、评测视频和高质量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智界R7价格25.98万元起#】在今日的 ... ·  昨天  
新浪科技  ·  【#朋友圈live图功能尚未全面开放#】今日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极客公园

从狼性竞争到「被迫休假」,Uber 创始人做错了什么?

极客公园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6-19 21:35

正文

Travis Kalanick 交出权力的那一天,就是硅谷性别歧视被治好的那天。


编者按:Travis Kalanick 太忙了,Uber 的市值涨得飞快,他顾不上报纸网站上密密麻麻的流言蜚语,但这次,「被休假」之后,Kalanick 终于有了时间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了。

本文编译自 Wiredhttp://t.cn/Ro4cBlv),原文标题「Travis Kalanick and the Last Gasp of Tech's Alpha CEO」,有删改。


好莱坞是绝对不会放过 Travis Kalanick 的。

等到他们为这位 Uber 的创始人兼 CEO 树碑立传的时候,那些想象力日益匮乏的编剧们恐怕得把真实的故事写得简单些,这样听起来可能会更可信一点。

单单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与 Google 就知识产权打官司,同时因内部使用的追踪技术被政府找麻烦,又因性骚扰事件被辞任的女员工指控,还被媒体戏称为「西华尔街最有毒的工作环境」,Uber 经历了其他科技公司「一辈子」都经历不了的负面新闻打击。

于是,占了科技圈半年多头条的 Uber 不得不找来了前美国司法部长 Eric Holder 对公司的政策和文化展开独立的调查。

在持续数周的调查完成后,上周二上午,Uber 董事会在旧金山的总部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会上董事们公开了 Holder 的调查结果:一份长达 13 页的报告。Eric Holder 在文件中为 Uber 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企业文化问题的建议,包括将 Kalanick 的权力分散下放给一位首席运营官等,不过目前 COO 的职位和其他十多个核心管理层的职位一样,都还处于空缺的状态。

图源:Fortune

就在会议召开之前,Kalanick 给全体员工发了一份内部信,在邮件中他表示自己因母亲去世需要休假一段时间,暂时没有回归的打算,他希望通过这次休假,调整好状态,让自己更有能力领导一个全新的 Uber。

「我们走到今天这步,说到底责任还是在我一人身上……所以如果我们想要 Uber 进入 2.0 的时代,我也需要把自己升级到 2.0 的版本,成长为一个公司需要的、配得上你们的领袖。」Travis 在这封发给 14000 人的邮件中写道。

虽然 Uber 看起来非常想要和 Kalanick 的个人风格划清界限,但他们似乎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就在周二的那场员工大会上,董事会成员之一 David Bonderman 在讨论性别歧视问题的处理办法时,有意无意地说了句带有性别歧视性质的话——女人越多,闲话越多——随后这一言论伴随着 Uber 的头条见诸报端,David 也在几个小时后被迫引咎辞职。

辞职的 Uber 董事会成员 David Bonderman;图源:Recode

但就算把这些事和 Kalanick 这么多年来经历的丑闻打击联系在一起,它们对这位创始人的在公司的地位依旧毫无威胁——「超级投票权」保证了 Kalanick 在公司内部的绝对地位,此外,硅谷同行和同事对其苛刻冷漠的管理手段的漠视也是致使现状的原因之一。

史上最成功的创业公司之一

「Uber 的故事非常让人着迷,」科技行业研究机构 CBInsights 的 CEO Anand Sanwal 说道。「傲慢的创始人从这个发展缓慢、固守成规的行业中走出来,改变了游戏规则,创造了一个深受大众喜爱又极具价值的产品。」Sanwal 认为 Uber 的成功除了得益于网约车这种新奇的好点子以外,公司高层优秀的执行力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种胆大妄为的作风也为 Uber 带来了一定的风险。「Uber 招来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募集到了羡煞他人的资金,在扩大其打车服务疆土的同时,还踏入了无人驾驶、飞行汽车等等技术前沿的领域,然而在取得这一系列的成就之后,它转向了监管机构和竞争对手,并伸出了中指……」

Uber 内部工具:上帝视角;图源:Forbes

就连 Kalanick 自己的员工都对他宽容有加,甚至会袒护他有些过分的言行和策略。「在我最初加入 Uber 的时候,我当然知道他的这些不正当手段,」一位前女性员工对《连线》说道,「但我并不在意,因为我觉得这是具有竞争性的表现,我曾对一位高管的猥琐行为不予理睬,并且默默告诉自己,只要还在那工作,我可以改变些什么。我不停地暗示自己说这些肮脏阴暗的做法是所有公司私底下都存在的。」

但每个人都有底线,「后来 Susan Fowler 的事件发生了,」这为女员工说道,「Uber 的傲慢与放肆被同样无情地摧毁了。」

只为胜利的「狼性」文化

Uber 出现在一个科技行业被过分关注的时代,人们对科技公司日益增长的权力和财富充满了担心。但 Kalanick 从来没有对时下的文化做出让步,在这样一场经济繁荣中,Uber 恰恰体现了硅谷资本主义者最典型的特征——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

现在看来,毫无疑问 Uber 是改变了世界的,每个公司都想要成为其行业里的「Uber」,这样的成功导致了对创始人的过分崇拜。

Kalanick 曾经的两家创业公司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大的影响,但 Uber 的崛起让这位 40 岁的 CEO 走进了自己的万神殿。就算存在着严重的大男子思想,他还是收获了这一切的荣誉。在 2014 年 GQ 对他的采访中,Kalanick 表示如果用户打车的时候真的很急,那么他们应该会愿意接受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是显而易见的胜利,」他说道,尽管行业内存在很多效仿者和竞争者,但 Kalanick 似乎毫不担心他们会影响到 Uber 的地位。

《财富》杂志封面,图源:Texture

Uber 的前开发人员体验部主管 Chris Messina 表示,对 Kalanick 的评价要考虑到交通运输行业的大背景,「Uber 所处的行业里已经有了许多既得利益者,他们用一种与硅谷的科技巨头们完全不同的方式管理运营公司,」Messina 说道,「那么,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 Travis 和他创造的企业文化,这样做对吗?我们真的是在拿同一类东西做对比吗?」

比特和原子之间

Uber 的故事和 Kalanick 的个人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他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现实主义者,他在数字与现实之间,贩卖着物联网的观念,以一家创业公司的身份影响了互联网之外的真实世界。

抵制 Uber 的出租车,图源:Quartz

Kalanick 可能并没有跟上科技公司领袖们的进步的步伐,但他的商业模式却捕捉到了当下懒惰的消费者们的想法。多年以来,Kalanick 发现,Uber 的便利性引发了人们对公司策略的担忧,多年以来,他因这些本能的发现而受人敬仰。

2014 起,他连续两年被提名为 Crunchie(科技创业公司界的奥斯卡,由著名的科技媒体 Techcrunch 举办)的年度 CEO。到 2015 年,Uber 的市值达到了 630 亿美元,Kalanick 也成为了当年《时代》杂志年度人物的亚军。

Travis 在 Crunchie 颁奖典礼上发言,图源:Travis Kalanick - RSSing.com

不过,回想起来,Kalanick 一直以来采取的竞争策略都没有什么原则而言,为了统计数据,在 Uber 被指控私下里使用「Greyball」技术追踪手机 app 里的个人数据,这家公司还被发现使用一种他们自己称之为「上帝视角」的工具,这种工具可以定位 Uber 的用户,CEO Travis 曾经用这个工具跟踪了一位不知情的记者。

上周,Recode 报道称一位 Uber 的高管拿到了一份被印度 Uber 司机强奸的女人的医疗报告,同时有记录称 Kalanick 和他的左膀右臂、公司的业务主管 Emil Michael 都看过了这份报告文件,他们对此的反应首先是质疑其真实性,并怀疑是 Uber 在印度的竞争对手 Ola Cabs 在暗中使坏。

Emil Michael,图源:SFGate

对于 Uber 比较早的一些指控大多与歧视女性有关,除了跟踪一名女记者和性侵犯事件以外,2014 年,Emil Michael 还被指曾经疯狂地抹黑一位批评过 Uber 的女记者 Sarah Lacy。

但直到三年后,Uber 前工程师 Susan Fowler 发表的一篇博文才真正给 Kalanick 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Fowler 讲述了一段令人不适的故事,从在 Uber 遭遇一位经理的性骚扰到另一位经理因她举报了性别歧视的现象而进行报复行为。在此之间,Fowler 曝光了这家公司内部如何腐败,高管如何在公司内部传播「利益均沾论」,人力资源部如何欺骗投诉者,并对那些高层的特殊的照顾手段。

Uber 董事会在协助 Holder 调查之后,对 Fowler 的揭露行为作出了非常积极的回应,她向员工保证,Uber 不会再雇佣那些「高智商混蛋」了。

好日子从特朗普上台那天起就到头了

Uber 运势的急转直下开始于今年 1 月的一次政治运动之后,那时特朗普刚刚上任,这样一个国家性的时刻对 Uber 这样的公司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这些公司象征着一些经济上的分裂,并且深深影响了此次美国的总统大选:比如自动化生产带来的失业问题,人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没有能力保持体面的收入,少数当权派力量更加巩固,Uber 司机与用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等等。

社交媒体上对 Uber 的误解更加剧了公司形象的恶化,在出租车司机集体罢工抗议特朗普移民禁令的事件中,Uber 并没有顺从群众暂停服务,加上 Kalanick 当时还在特朗普的经济委员会里任职,整体给人一种刻意破坏抗议行动的形象。

民众对 Uber 的行为提出抗议;图源:Daily Wire

Uber 随即遭到了网友的抵制,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在今年 1 月下旬爆发的 #DeleteUber 运动中,有超过 20 万人删掉了手机上的 Uber 应用,Kalanick 也被迫辞去了委员会的职位。

迫不得已寻求改变

但是 Uber 的改革并不是因为消费者,也不是因为集体诉讼的官司或者同司机就误导性承诺和利益不足达成的协议。最终使得 Uber 不得不走上改革这条路的是员工的待遇问题。随着穆斯林禁令的颁发,硅谷公司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个只有当他们的员工士气打击时才想得起来要解决的问题。

但真正迫使 Uber 改革的并不是消费者,也不是成堆的诉讼官司或者与司机之间达成的协议。最终使得 Uber 不得不走上改革这条路的是员工的待遇问题。

Susan Fowler,图源:Recode

Eric Holder 在建议书的第一行就提到了 Fowler 的问题,董事会于周末投票决定实施全部 13 页的意见建议,包括改变所谓的「高层基调」,修改 Kalanick 制定的公司价值观条例,剔除「为胜利不择手段」等狼性文化的因素。

在会议上,董事们向员工保证,未来他们将不再鼓励员工加班甚至「永远保持工作状态」。

Uber 改变了全世界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时也加剧了 Uber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人才需求问题以及同时带来的潜在道德困境。

不论是现任的还是已经辞任的员工,包括 Fowler 本人在内,都对 Uber 的改革能够起到效果持怀疑态度。虽然Kalanick 暂时离开了 Uber,但未来会怎样我们还不好说,时间终会告诉我们这家公司能否在「有毒」CEO 领导地位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公司的风气,划掉「混蛋」和「优秀」之间的等号。


头图来源:Fortune(http://t.cn/Ro4V20G)




本文由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