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己亥末到庚子初,疫情防控是一场艰苦卓绝的阻击战,更是一场众志成城的总体战。
“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新的明确要求。
疫情暴发以来,湖南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省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专题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成立省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杜家毫任第一组长。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挺身而出打头阵,层层压实责任。牢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十六字令”,各党政军群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勠力同心、团结奋战……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改革发展,三湘四水总动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战!
(2月5日,衡阳市南华大学入口处,医护人员对进入校园人员的体温进行检测。
曹正平 摄)
防控疫情,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争。大战当前,湖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挺膺担当,扎实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隔离阻断、医疗救治等工作,以最快速度救治患者,以最快速度控制疫情,一场阻击战在三湘大地全面打响。
1月23日,湖南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和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进行地毯式排查,防范疫情蔓延。各条各线迅速行动,对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客运码头等重点关口全面设卡,阻隔输入性传染;取消群众性节会,延迟开学时间,关闭各大景区;利用网格化管理,健全区县、街道、城乡、社区等防护网络,对重点人员建档管理;长沙建立起高效运转的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督疫情防控,保物资供应,查责任落实,确保城市平稳运行;岳阳首创“堵、查、隔、治、停、备、稳”的疫情防控“七步工作法”,扼守住“北大门”……协调联动、步调一致,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大网”,筑起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
在这场必须打赢的战役面前,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纷纷行动起来,齐心协力迎战!
连日来,无数医护人员的“逆行”身影,成为这场阻击战中最美的画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首席专家、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高级专家组组长、59岁的艾宇航教授,整个春节脚不旋踵,转战在各家定点医院之间;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5后护士申爱推迟婚礼,火线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联盟;省儿童医院22岁的护士胡佩,一双手被84消毒液、洗手液、酒精消毒液“泡”得伤痕累累……成千上万名医护人员坚守在抗疫主战场,穿上防护服,救治数小时,垫上尿不湿,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衣服被汗水浸透,护目镜、口罩在脸上勒出道道痕迹。争分夺秒,只为为患者争取多一点生的希望。
党员干部带头,成为防控疫情的“主心骨”“排头兵”。
资兴市蓼江镇党委书记李萍走村入户细致沟通,成功劝阻25场农村酒宴,及时解除了疫情警报;双峰县荷叶镇党委委员王浚泉与妻子一个奋战在防控关卡,一个奋战在医院,“同住一屋不相见,孩子没有时间管。”……“我是党员,我上!”“我是党员,我请战!”全省10余万基层党组织、390余万名党员干部站在防控斗争第一线,带头坚守岗位,带头扛牢责任,在防控疫情的考场上检验初心使命。
衡山县非遗传承人谭建强录制短视频,用皮影戏宣传防控知识;武冈话、平江话、湘乡话、桃源话、浏阳话,各地推出方言版防疫“喊话”,宣传接地气有效果;针对社区工作人员摸排任务之难之重,长沙市民杨晟辉开发微信小程序,实现精准定位、线上填报;居民在家隔离需要药物,岳阳君山区广兴洲镇干部操作无人机为村民送药……三湘儿女以自觉行动构筑群防群治、自防自控的严密防线。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员纪博知和谭德勇连续“泡”在实验室里,经过上百次的实验,成功研制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湖南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的专家们凭借天河1号超级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为病毒溯源、疫情研判提供科学依据……科研人员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疫情防控中,为打赢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武器。
(2月5日,娄底市中心医院,说到近日有两位确诊病人出院,感染科护士长谭双燕非常开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通讯员 梅舒 摄影报道)
2月5日,在隔离治疗8天后,19岁的邵东男孩罗某迎着灿烂阳光,走出邵阳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的大门。
和幸运的罗某一样,截至2月5日20时,我省已有55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尽最大努力救治患者,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抗疫主战场打响了攻坚战。
疫情发生以来,我省明确了省、市、县三级定点医院116家,将所有患者收治在定点医院,重症患者集中在市级定点医院,成千上万名医护人员日夜奋战。湖南省卫健委紧急开通远程会诊系统,平台接入全省28家部省属医院和各市县肺炎诊治定点医院。
病毒来势凶猛。与疫情的较量要尽快取得胜利,必须瞄准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实施重点防控重点救治。这是最难啃的骨头,考验着决心和能力。
让重症患者转危为安,是救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省专门组建了省级重症救治专家组,依托ECMO等新技术提升救治成功率。专家组对全省危重症患者进行巡诊,运用远程会诊指导帮助临床一线及时调整诊疗方案,用上先进的治疗方法。目前,湖南没有一例死亡病例。
对疫情防控任务较重的长沙、岳阳、怀化、常德等地,省委派出指导组,实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举全省优势兵力攻重点、克难点,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
长沙市当机立断,改造修缮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仅用3天准备就绪。1月30日上午,湖南省首例确诊患者在这里出院。目前,这里集中收治了125名确诊患者。
常德、岳阳、怀化通过“四个集中”打好疫情救治战,效果逐渐显现。目前常德确诊的重症患者中,有2名危重患者脱离呼吸机,病情明显好转,1人转为轻症,3名确诊患者已经出院。岳阳市开辟了两家定点医院,两例重症患者逐步好转,3名确诊患者有望在近期康复出院。怀化综合施策推动防治关口前移,以最严厉的措施落实责任,千方百计减少医学观察对象转化为确诊病例、减少确诊病例转化为重症病例和危重病例。
湘楚一江隔,自古情意连。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坚持“全国一盘棋”,湖南人带着真情、带着装备、带着物资紧急驰援湖北——
从大年初一起,我省相继派出两批医疗队共274名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同时,由国家卫健委统一调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紧急派出10位护理高手,赶往湖北支援。2月3日立春这天,湘雅二医院又集结了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42名队员与10台各式医学救援车辆,奔赴武汉。
在武汉许下生日愿望的侯亦平,被病人亲切地称为“湖南湘雅的小朱护士”的朱恋,垫上尿不湿的男医生米允仕,“每次用力操作就会感觉到防护服里面在滴水”的殷俊……深入湖北前线的白衣天使们“斗病毒,不分家乡与他乡”,在使命面前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在创造了“中国速度”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湖南人、湖南装备挑起了重担。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的挖掘机争分夺秒,岳阳电力人、长沙线缆人、中建五局机电安装技术工人等各路好汉纷纷驰援,汉寿5位水电安装工人驱车400多公里,奔赴雷神山建设工地。
湖北紧急求助,湖南有求必应。株洲连夜招募28位“热血英雄”捐献血小板,专程护送到武汉;岳阳长炼开通湖北燃气专供道,每天保持输送100吨以上;替武汉同行值乘,88名湖南火车司机义无反顾驰援……
(2月5日,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伟达科技有限公司,“全副武装”的工人在加紧生产消毒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行 通讯员 李朝霞 摄影报道)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随着节后企业、单位开始陆续返岗复工,人员流动明显增多,更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挑战。
2月3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对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新部署,强调“疫情防控已由春节休假转入节后企业单位陆续返岗复工的新阶段”,必须做好打新的硬仗的准备!
前方全力以赴打硬仗,后方千方百计保供应。连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园区企业既严防死守,做好疫情防控,又安全有序恢复生产生活,打响了供给战。
2月5日,在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医药洁净产房内,两条消毒酒精生产线已经开动。“4日晚上6点多拿到临时许可证,第二天上午就产出5万瓶500ml的消毒酒精。”企业负责人说,在保证原料充足的情况下,可达到20万瓶一天的产能。
防疫物资紧缺,政府部门全力支持,特事特办,推动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为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物流、人工、资金等问题,省防疫物资保障组建立起疫情防控期间省重点联系企业派驻制度。“马上协调”“现在就办”,即便是凌晨一两点,都在第一时间将问题交办下去。
好消息源源不断传来:湖南永霏特种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日产1500套医用防护服、长沙芙蓉口罩厂8条生产线跑出了日产20万只口罩的“加速度”、湖南中大中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消杀用品产量正在稳步增加……据统计,自1月23日启动一级响应至2月4日,全省已累计供应口罩1070.13万个、医用防护服9.93万套、医用隔离服3.09万套。
连日来,我省统战、侨办、工商联、民政、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机构积极发动海内外湘籍同胞捐赠物资,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建工集团、华菱集团等湘企在海外千方百计采购医疗物资。截至2月4日,全省累计收到口罩477.07万个、医用防护服9.71万套、一次性隔离服2.3万套、医用手套24.6万双。
与此同时,商贸流通企业敞开大门,开业的开业,复工的复工,确保百姓“菜篮子”“米袋子”“油罐子”丰足供给。
2月5日,省内40家种业公司向社会承诺,及时供应“放心种子”,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湖南角山米业有限责任公司4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大米,日生产量由原来的300吨增至700吨,及时援助武汉市场、供应衡阳市场;蔬菜物流进货渠道畅通,蔬菜供应和储备正常,海吉星、大河西、红星三大市场蔬菜库存11000吨,日均进货13550吨;湖南生猪存栏数量增长加快,冻肉还有储备近万吨……
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才有战胜疫情的保障。至2月4日,全省共有824户水电油气等要素保障类、防疫物资类、生活必需品类以及涉及重要国计民生或特殊情况急需复工类的工业企业开复工,较前一日增加129户;累计到岗人数9.42余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