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战略前沿技术
【战略前沿技术】紧紧围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聚集前沿科技以及孕育产生前沿科技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等,密切追踪科技前沿热点,敏锐捕捉战略前沿技术,传播前沿科技资讯。欢迎点击订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董明珠称已找到接班人##董明珠称接班人有 ... ·  13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哪吒泡泡玛特盲盒价格翻15倍#】#哪吒盲 ... ·  13 小时前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抽空来赏梅 ·  14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Grok3发布##马斯克Grok3大模型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战略前沿技术

美朝斗法,“萨德”系统“在针尖上跳舞”

战略前沿技术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8-19 08:56

正文

美朝斗法,“萨德”系统“ 在针尖上跳舞”

远望智库 务真

在朝鲜于7月28日完成第二次“火星-14”洲际导弹发射之后,美韩纷纷对“萨德”反导系统做出新举动:美军于7月30日成功试验使用“萨德”反导系统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IRBM),这也是美军本月内第二次试射“萨德”反导系统。此后不久,韩国总统文在寅下令“临时”部署4套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射装置,以提高导弹防御能力。“萨德”系统不能拦截洲际弹道导弹,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美韩双方偏偏拿“萨德”系统演戏,其意蕴何在?

不平静的7月:朝两射洲际弹道导弹、美两射“萨德”系统

对于弹道导弹的射程划分,按照美国国防部划定的标准,将射程1000千米以下的弹道导弹归为“近程弹道导弹”(SRBM),射程1000-3500千米为 “中程弹道导弹”(MRBM),射程3500-5500千米的为“中远程弹道导弹”(IRBM),射程超过5500千米的为“洲际弹道导弹”(ICBM)。

7月,朝鲜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试验首开纪录。4日上午9时,“火星”-14洲际导弹从朝鲜西北部地区发射,沿着预定轨道飞行39分钟并精准命中半岛东部海域公海上的目标。朝中社当日报道称,洲际弹道导弹最高飞行高度为2802公里,飞行了933公里。报道还指出,朝鲜作为拥有核武器和可以打击世界任何地区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强国,从根本上终止了美国的核战争威胁恐吓,今后,朝鲜将惇笃地守护朝鲜半岛以及区域内的和平稳定。

无独有偶,美军于一周后(11日)高调宣布,当天首次使用“萨德”反导系统成功拦截一枚中远程弹道导弹目标。美导弹防御局声称,这次该系统拦截的靶标和以前不同,属于首次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靶弹,从2005年至今,已经完成了得14次试验拦截取得了全部成功。

28日,朝鲜进行了 “火星-14”洲际导弹的第二次发射。紧随其后,美军于30日在太平洋再次成功进行了“萨德”系统的拦截试验。据悉,此次试验场景设置和月初的试验基本一致。美国导弹防御局长官山姆·格雷夫斯陆军中将表示,此次试验是“保持美国陆军领先并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的一部分。他表示:“除了成功拦截目标之外,‘萨德’系统收集到的数据将允许导弹防御局加强并改进该武器系统。”

韩国文在寅政府转向:加速部署“萨德”系统

7月31日,美国国防部表示,随着朝鲜不断进行洲际导弹试射,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持续升级,美国准备在韩国加速部署剩余的先进“萨德”反导系统。据悉,美国此前向韩国运送了6套“萨德”发射装置,但是由于受环境评估的影响以及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韩国军方目前只安装了2套“萨德”发射装置。

几周前,因为中国对韩国部署萨德一再表示坚决反对,韩国总统文在寅暂停了剩余萨德反导系统在朝鲜半岛的部署。在朝鲜近期两次试射洲际弹道导弹之后,文在寅政府一改之前的犹豫踌躇,明确支持美国在韩部署剩余4套萨德反导系统的立场。

表面上看,美军在半岛部署“萨德”是用于对付朝鲜,旨在保护韩国和美国驻军。但在7月11日,驻韩美军陆军第八军司令——托马斯·范达尔在向媒体解释萨德的防御范围时,指出“萨德”系统能保护1000万韩国国民,包括釜山、大邱等城市在内以及半岛的南部区域在“萨德”防御范围内。而从韩国目前总人口5173万来计(截止今年5月底的统计人口),“萨德”系统只能保护两成的韩国国民。

然而,部署在韩国的“萨德”系统却可以成为美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对亚太国家攻击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实施尽早地发现、跟踪、识别和拦截,进而保护美国本土。面对朝鲜展示新的洲际导弹技术,日本和韩国似乎更有可能追求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军事能力,包括导弹防御、打击能力以及情报、监视和侦察( ISR)能力。这从事实上进一步助推了美国在东亚地区“巩盟护己”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剑拔弩张之时,美军关岛部署的“萨德”系统能否“力挽狂澜”

8月3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谴责美国近期接连采取针对朝鲜的“军事冒险”举动,强调美国的威胁恐吓吓不倒朝鲜。据朝中社报道,发言人说,朝鲜成功进行第二次洲际导弹试射后,美国频繁对朝进行军事威胁,包括举行针对朝鲜的美韩联合导弹发射演练,派遣两架“B-1B”战略轰炸机进入朝鲜半岛上空进行演习,进行以朝鲜导弹为假想目标的导弹拦截试验,并决定追加部署“萨德”装备。

发言人说,美韩军方大肆讨论军事应对方案,公然声称要在朝鲜半岛周边集中部署尖端战略资产,赤裸裸地表现出对朝军事进攻的企图。发言人还表示,美国的任何军事威胁恐吓不仅吓唬不了朝鲜,反而只会更加坚定朝鲜军民消灭敌人的意志。

8月9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布朝鲜人民军战略军发言人的声明,指责美国“极度激化地区形势”,称对于美国侵略的“前哨基地和出击基地”关岛,朝鲜感到了“采取实际性的压制牵制行动的必要性”,因此,朝鲜“正在慎重地考虑用‘火星-12’型导弹对关岛周边进行围堵射击的作战方案”。

这名发言人称,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一旦下定决心,打击关岛的方案将“随时多发性、连发性地付诸实施”。当地时间8号下午(北京时间9日凌晨),也就是朝中社的报道发布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如果朝鲜“继续威胁美国”,迎接朝鲜的“将是火与怒”。

目前,美军在关岛部署了“萨德”系统作战连队,如果朝鲜真的用中程弹道导弹攻击关岛,这套系统就要接受实战的“洗礼”了。朝美双方到底是像以前那样“放嘴炮”撒气,还是要真到实枪的“操练”,就看“萨德”能否“力挽狂澜”了。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 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 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 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 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 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 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 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 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