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到今年的《国家宝藏》,还有一次次的“故宫跑”,这些从前似乎“遥不可及”的文物却一次次地引爆热点,离人们越来越近。央视将《国家宝藏》定位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这个定语倒是第一次听说,文博如何“探索”?
舞台打开,气势磅礴又炫目,视觉效果很赞。张国立作为主持人率先上场,介绍栏目,也介绍自己为:第001号讲解员。接着,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9大博物馆馆长组成“重量级天团组合”,与27位明星“国宝守护人”一起推荐27件“大国重器”,最后观众投票从中三选一,共9件将入选《国家宝藏》特展。
第一集是故宫博物院率先上台打擂。故宫从186万余件藏品中选出3件代表:《千里江山图》、各种釉彩大瓶和石鼓,分别由演员李晨、王凯和梁家辉三人担任了演绎者和“守护人”的角色。
在节目中,我们了解到了《千里江山图》跨越千年依然明艳夺目的原因除了从墨稿到青绿的铺陈需要在11米多长的画卷之上绘制五遍,还要经过对宝石的复杂萃取过程而得到珍贵的矿物颜料;
也理解了“备受diss”的乾隆皇帝想要“集瓷器烧造工艺于大成”的心意,汇集到这一尊被称为“瓷母”的“各种釉彩大瓶”之中,以及它的烧造难度是何等之困难;
还要看似不起眼的“石鼓”,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时刻文字,隐藏着中华文字的千年奥秘,几经战乱流传至今,却依然没有被破译……
看到这一集的最后,险些泪目。看着弹幕,一种欣喜而又欣慰之感油然而出。
故宫的梁金生先生一家五代守护故宫藏品,如今更有许许多多志愿者在守护和宣扬着这些瑰宝珍器,国宝文物和文化历史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但这些国宝背后,其实还有更深的文化内涵和传奇故事,学者们不辍追寻、研究和传播着,他们也是另一种“守护”人。一如《国家宝藏》中全本临摹了《千里江山图》的中央美术学院冯海涛老师,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三联中读“听山水:中国美术史‘卧游’指南”主讲人邵彦老师。
邵彦老师这周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关于“国家宝藏”的讲座,叫做“国宝的解析:台北和京都的两个国宝大展简介讲评”。说是简介,其实邵彦老师对许多件作品都进行了“开拓性”的延展,提出了新的看法和理解,非常深入浅出。在此,我们摘录“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部分作品解析,配合观赏节目和欣赏原作服用,效果更佳。
讲座现场
目前我特别自豪的一点是,我没有落进“大数据”或者高清图的窠臼,通过一般的图片已经炼出一双了不起的老花眼,通过一般图片就能发现一些问题,这是发现问题的能力,然后一旦面对原作,问题就像管涌,堵不住地往外冒。我讲的这些东西,说实话换别的老师不一定会这么讲,每件作品的看法都能写论文。但我是现在发现问题的速度远远大于能写出来的速度,这辈子是写不完了,讲就讲啦,如果有学生靠这个受启发写出论文拿学位,也是好事。——关于讲座的内容,邵老师如是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国宝的形成——书画菁华特展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国宝的形成”特展中,最受瞩目的就数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这是王羲之的一封书札,个人信件。它其实有点像我们现在在微信上的打招呼,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它的形式是一个册页,外面是织锦,里面是白绫。外面的书签是乾隆帝所提“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八个字,有七个字都是从原帖中临下来的。真正王羲之写的只有三行,最后一行是唐代官员的题字,这是唐代的一个双钩廓填本,在描摹是也一起被拷贝下来了。
所谓双钩廓填,就是在没有电的时代,利用屋子外面的亮光对原帖进行拷贝,用空心线进行勾勒,再在桌子上小心地进行填墨,因此称为“双钩廓填”。“二王”的书迹传世的没有真迹,水准较高的,就是现在流传下来的唐人的双钩廓填。
乾隆帝是一个非常善于打通各种艺术门类的人,有着很开阔的思路。就像瓷器上的开光一样,每一页都预留了他写题跋的空间。包括本幅和其他人的题跋旁边,他的题跋里里外外加起来有不下70处,也就是说他至少将这幅贴拿出来看了70次。事实上远远不止70次,因为这些题跋除了少数几条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下雪之后写的,这不意味着他平常其他时间不看。就是下雪了——赶紧把快雪时晴帖拿出来——欣赏之后,作两首“歪诗”写上去。他的诗写的不怎么样,书法也不好,但他的确是个大玩家。这70处题跋前后时间跨度前后有50年,可以说几乎陪伴了乾隆帝执政生涯的一生。
这幅画很不错,非常的细致深入,但我个人对它的地点有些怀疑,不像是宋境的,更像北方辽或金的作品。一个是它看起来非常的琐碎,而同时期宋画的感觉是“繁而不碎”,提炼的功夫还是比较强的;第二是这幅画有一圈白色的小圆圈,其中有很多奇怪的动物,看起来像黄道十二宫,但是又不止12个,应该是流传发展的黄道十二宫。看起来像是北方的东西。因为我们现在在河北宣化辽墓的天顶上就发现了黄道十二宫的天象图,比这个要更准确。应该是通过中亚商路从草原传来的一种天象观念。第三是这上面的用的颜料,石青石绿的实际颜色是比较灰暗的,这说明这幅图的画师没有途径得到比较好的阿富汗青金石。
我在前一阵在三联开的“听山水”专栏中梳理了青绿山水的发展脉络,我认为真正的青绿山水是从宋代开始的,唐以前只有佛画壁画中存在,卷轴画中是没有青绿山水画的。石绿,来源于中国本土湖北有产的绿松石,而石青是来源于阿富汗,因此材料是有很严格的限制。在唐代可以从阿富汗得到青金石,但宋代到哪儿去找呢,后来得到一些线索,我怀疑宋代的青金石来自于缅甸。那么北方相比于南宋来说得到青金石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中间隔着好几个政权,最后能的到的可能就是品质非常不好的,才去用作颜料。这是我对于这一幅画的一个猜测,后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秾芳诗帖》是30多公分高的卷子,20行,每行两个字,每个字的高度大约为12、13公分,字近四寸。也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经常拿来做衍生品的一幅名作。宋徽宗独创的一种字体:瘦金体,写的是楷书,用的是行书的速度和节奏。
楷书的每一笔画有很多的处理,这种处理原则上应该“藏着掖着”,不应该放到台面上来,但宋徽宗反其道而行之,将这些全部摆到台面上,不但让你看到,而且会在这一地方特意夸张处理。有人认为是一种”书法教育”,而我认为这是皇帝凌驾于规则之上的一种体现,对自己的书法非常自信。字非常漂亮,可以说气势撼人。这些绢应该都是当初绷在专门制作的框上写的,因此写的很平整。在边缘部分可以看到尾款或临近字迹变歪的现象,这是因为在边缘因为绢面蹦的过紧,扯下来放松之后导致的变化。
陈琳的《溪凫图》,赵孟頫补景。这是美术史上一流的名作。陈琳是南宋宫廷画家后人,我以前以为这幅画是陈琳向文人画靠拢的体现,在看了原作,有了新的理解。在这幅画中的野鸭和宋徽宗时期的宫廷画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课为什么看起来像文人画了呢?原因一个是因为这是一幅即兴作品,是陈琳去拜访赵孟頫是即兴创作的,就是在赵孟頫的书案上,也许就是用赵孟頫写字的纸画的,时间不够,很多细节不能深究,材料也不允许像绢上一样反复拖染;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赵孟頫在此充分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赵孟頫通过粗笔的坡石水文,把陈琳画中线条的书写感这一面放大了,把它写实、立体、逼真的追求压了下去。赵孟頫在补景时对整幅画进行了方向性的调整,接过方向盘,向另外一个方向开了。
冬日夜晚的北京非常寒冷,但仍无法阻挡400人的报告厅悉数坐满。从现在到春节,CCTV先后将推出《国家宝藏》、《加入国宝会说话》以及《赢在博物馆》三挡文博节目,势必要带动又一拨“博物馆”、“文物”热了。希望这波热潮可以持久一点,让我们离文物也更近一点。
【下面,请吃我们两记真心实意的广告】
关于文化与艺术的普及,中读一直在行动着。在书画与文物方面,我们推出了两档年专栏节目,与《国家宝藏》“让国宝活起来”的slogan相同,我们也致力于让文化艺术进入大家的生活,在碎片时间中汲得历史,获取新知。
邵彦,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绘画史博士,书画鉴定、中国美术史方向硕士生导师。在中央美术学院执教21年,2015~2016年曾任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执教《中国美术史》《中国书画鉴定》等骨干课程,编纂的教材《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豆瓣评分8.1。讲课风格深入浅出,风趣幽默,教学方式强调启发学生融会贯通与质疑思考,教学内容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巧妙地融入最新学术成果,并表达个人独立思考,富有新见创见,具有极高的学术含量。
导览/主讲人:刘越,网名“骨董时光”。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在经历挖墓寻真的洗礼后,曾就职于国内艺术品拍卖巨头嘉德,历任瓷器工艺品部总经理和陶瓷部总经理。十余年间走遍世界各地寻访古董真玩,策划组织各类拍卖上百场。
关于“瓷母”,骨董时光老师马上要为订阅会员开一节小灶了。你也要一起听吗?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此→下载中读 开启国宝之旅
or 识别图中二维码,下载『中读』APP
温馨提示:
中读APP已升级至5.3.0版
请各位用户及时更新APP
or 关注中读微信号:lifeweekerclub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