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枪稿
汇聚媒体精英智识,每天发表电影相关之深度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将门创投  ·  TPAMI 2025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枪稿

真身被藏,傀儡当道,又岂只在“影”的时代?

枪稿  · 公众号  ·  · 2018-10-01 20:30

正文


《影》像以往的张艺谋作品一样,激起了众多的情绪和解读。


而无论是阐释,还是过度阐释,它们都会和影片本身构成奇妙的互文。


这是张艺谋贾樟柯们的独家荣光。


今天起,我们照例会奉上一组《影》及张艺谋的评论。




张艺谋:一组分裂的镜像


文|灰狼


作者简介:西南某市大学教师,电影学博士,公众号【映画台湾】运营者之一,得罪过某导演,但很少为难其他博士。



01

傀儡与真身


在看《影》之前,我阴差阳错把配套 纪录片 《张艺谋和他的影》给看了,这个片子里讲到影子这个概念在原故事梗概里是没有的,属于“导演原创”。


影子之于本尊,傀儡之于真身,本来就是一种障眼法,让故事和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峦叠嶂:张艺谋遥控邓超,就像一个邓超遥控另一个邓超。《影》是戏,而《影》中的故事,则不啻为一出 戏中戏


据说片子杀青之后,张艺谋将自己的导演椅送给了邓超,也就让这种镜中镜、戏中戏有了合理的解释。


导演是控制的艺术,而演员是傀儡的艺术,也就是影的艺术。


杀青时的赠椅,让戏中戏有了合理的解释


所以《影》讲述的不止是肥瘦邓超同框的套层,也是作为傀儡的张艺谋制造,他的认真和匠心,看起来色香味俱全,却从没有什么真正的 原创 精神。


张艺谋被诟病最多的一点是:他的 故事 从来离不开厚重的文学名著支撑,他的 技术 从来离不开向黑泽明和新好莱坞导演偷师。


在这部影片之中,影的生存伦理来自《影武者》,而他最后时刻的反叛,则是《现代启示录》里的邪典仪式传承。(还有那个竹林也不知道重复了多少回了)


张艺谋,不过是缝合这一切的傀儡, 他是影


《影》看似是张艺谋的创意,实则还是脱胎于《三国》


02

演员的悖反


《影》的 幕后班底 可以算是张艺谋职业生涯最弱的,从美术执导、武术指导、特效师到配乐,基本上可以算是二队成员。


演员也是一样,在这个致力于恢复到莎士比亚戏剧风格,回到张艺谋青壮年峥嵘情怀的影片里,他用的竟然是一圈 电视剧 演员。


按照传统,这应该是和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一样,让一帮舞台味极浓的戏剧演员来压台子,或者像《英雄》一样,群星闪耀。


群星闪耀的《英雄》,演员阵容至今仍是高峰


邓超、孙俪、郑恺、关晓彤、吴磊……这是来跑 综艺通告 的吧?


当然,这批人演得也不算差。既然是影,是傀儡时代的镜像,那么这些人物就都可以立住了——他们都称不上是非常合格的演员,但都是非常合格的 艺人


真身被藏,傀儡当道,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病,空有流量,却病入膏肓,病成了形如枯槁的子瑜。


真真假假,就像一个八卦图,有阴就有阳,相生又相克。


当胡军和他的旗帜一起倒下的时候,荡气回肠的纯阳时代也就结束了,阴霾和歹毒的胜利冉冉升起。


既是《影》,更是时代的镜像


03

阴盛而阳衰


我没见一部影片中下过如此之长的雨,每一天都是雨天,每一幕都是雨景,绵延两个小时没有断绝过。


可如此极致的情境,未必就能成就 风格 。张艺谋的打斗设计,实际上和当年的《英雄》没有什么两样:把动作呈现为四溅的水滴,用高速摄影机来呈现这些细节,然后配以琴瑟和鸣的磅礴声乐。


即使是相似的空间环境, 王家卫 《一代宗师》片头雨战的每格画面都历历在目,而张艺谋的片子只让我们记住了雨下个不停。


《一代宗师》与《影》的雨中场景对照


水属阴,配合水来克阳的兵器也就阴气十足。


那些伞状的兵器有点 血滴子 的影子,尖利柔韧,集护具、暗器和绞杀工具为一体,非常不人道主义。


沛伞,集护具、暗器和绞杀工具为一体


影片中偷袭敌人据点的方式是招募了100多个按女人模式训练的死士(这简直是对“ 限娘令 ”赤裸裸的挑衅),躺在这个大杀器上滑过敌阵。


而这些滑过数百米的死士竟然没有被绞成肉馅,也就证明了填不上的脑洞,就只能用肉身来填补。


《影》里的死士军团一览


04

墓葬的美学

屋外阴雨绵绵,室内死静如灰。


宫殿上这次挂的不是飘荡的炫彩帷幔,而是死静如灰的黑白行草和水墨屏风,所有的宫廷器物都没了生机,像极了明器。


张艺谋抛弃了大红大黄,而是采用了黑白极简风


囤积明器的地方,自然是墓穴,死静如灰、如暗、如霾、如阴雨的美学,自然可以叫做“ 墓葬美学 ”。


有钱人家的房子空荡荡的,像是酒店;帝王家的房子阴森森的,如同墓穴。


陈凯歌拍《刺秦》,张艺谋拍《英雄》,多少是用他们所喜欢的浓墨重彩,大红大黄遮蔽了墓穴。


而这一次,张艺谋连自己最擅长的颜色美学也一并埋葬了。


色彩美学,曾是张艺谋电影最大的特点


这一埋,可就让张艺谋露出了真身。


褪去了大红色翻腾的野合激情,褪去了光头爷们儿齐刷刷站起来的壮烈,褪去了高高在上俯瞰天下的帝王心。剩下的,不过是具病棺中的木乃伊。


满殿张牙舞爪的行草,泼墨国画似的布景,导演所苛求的中国风,此刻却似是君王的 裹尸布 ,这不是郑恺这个年龄的皇帝喜欢的风格,而是68岁的张艺谋所希求的色调。

05

分裂的镜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