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隔着屏幕,人们很容易因一个想法的不同就争吵起来,甚至一句话也可能引发对一个人的大规模网暴。从网络上看,人们变得越来越难以彼此认可或说服,戾气也越来越重。
导演权成敏基于对当下韩国舆论场的观察,产生了一个设想:线上人们虽然争吵得很厉害,但这些人实际面对面时也会同样争吵吗?——真人秀综艺《思想验证区域:The Community》的诞生便建立在这个高概念的基础上。导演以此为命题,搭建了节目雏形:把主张各不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白天面对面交流,晚上则以匿名的形式对一些命题展开辩论。
社会敏感议题、人与人的想法差距竟然能在综艺中被如此直白地呈现。2024年初,《思想验证区域》在韩国本土播出后即获得了口碑和奖项的双重认可——在第三届韩国青龙电视奖评选中被评为最佳综艺作品。最近,节目被翻译成中文引进国内,在中文互联网上也引发了热议,目前豆瓣评分9.6。观众从中看到了人性、政治实践与利益博弈,也理解了舆论场背后人的复杂性,喧嚣之下,太多问题值得思考。
这档综艺汇集了在政治、性别、阶层和开放性等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的12名参与者——男女各占一半,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在九天的集体生活里展开一场本格政治生存战。
与传统生存挑战类综艺不同,该节目无意将人放在极端情况下呈现人性抉择,而意在观察人与人之间日常的交流、沟通、协商。12个人组成一个小的共同体,他们选拔每日领袖、做任务赚钱、分配收益并征税以购买公共物品等,在这个过程中,共同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如何处理这种冲突,以及如何制定制度、如何决策、如何管理权力等问题一并被提出来。可以看出,这不仅是一场游戏,也是一场小型的社会实验。
到了晚上,更激烈的交锋以匿名辩论的形式出现,社会敏感议题一个个被抛出来,在隐藏、掩饰、伪装之下,观点互搏,思想验证,被猜中了思想倾向的玩家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
节目在给嘉宾的事前测试题上就为观众提供了兴奋点:“美国黑人歧视在某种程度上有合理的依据”“电影中女性角色缺失是很严重的问题”“以投机为目的的非居住型不动产买卖交易需要被管控”等等——无论在韩国还是在中国,这些都是紧贴社会热点的问题,一旦抛出一定会引起讨论——嘉宾对这些问题回答是或否,从而得到一个“思想分数”,在节目后期的生存战中,他们进行思想验证和攻击依据的也是这个分数。
这时候就颇有一种观点要消灭另一种观点的意思,也与当下上韩舆论场中就某一社会热点事件一种观点要驳倒另一种观点的现象形成互文。
不过在呈现思想奇观之外,节目组更进一步,有意在开头就介绍了嘉宾的成长背景、原生家庭经济状况以及职业和收入信息。一般来说,这些才是一个人政治主张的来处,是其思想背后的脉络。观众了解了这些场外信息,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个人要说这样的话,这种人与人之间更为深刻的理解或许比一味地追求观点一致更重要。
比如,嘉宾黑暗骑士原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从小一家六口睡一个房间。他成为职业军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在节目中可以看到职业烙印深刻地打在他身上:比其他人更爱讲兄弟义气,爱与团体中的“大哥”抱团,性格直接,说话直接,信奉多劳多得。前期,观众讨厌他的称兄道弟,但到后期,也是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共同体的伪善,由此逆转印象,被观众亲切地称作“嘴替”。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家庭富裕的Genie。她是一个从未为生存操过心的富家女。身为富人,即便作为女性,她对于谈论女性权益也不感兴趣,唯一关心的只有自己的利益,回顾人生中最大的难处就是吃不到北京烤鸭。阶层打在她身上的烙印在节目中也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比如关键时刻她紧紧抓住手上的资源,并不惜为此演戏。
随着流程的推进,节目组最开始给出的嘉宾的标签化人设,在后期均被颠覆,毕竟人性复杂,靠几个标签根本无法定义。这层颠覆的含义非常明确:人一旦被置于利益博弈的情况下,其所谓政治光谱并非一成不变。而此时,再回过头来想想互联网上那些吵得不可开交的话题,其实都是不涉及自身利益时“键盘侠”们的“嘴炮”罢了。
网友讨论最多的嘉宾之一是作家/前女性团体活动者河马。她毕业于韩国顶尖学府首尔大学,毕业后致力于女权主义活动。一个场外信息是,韩国社会对于女权主义者有着“女拳”的刻板印象,一些女权团体活动家也尽力避免自己被打上这样的标签。河马参加节目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让观众看到女性团体活动者的真实状态。
可以看到,她几乎在每次挣钱活动中都出了力,她在外国移民进入社区之后第一时间给予关怀,十分在意弱势群体的感受。在这场社会实验中,她没有明显的拉帮结派倾向,反倒是十分在意破坏共同体的人物和行为。节目播出后,她的强大、温柔、勇敢和包容的品质打动了相当多的观众。
另外一位收获了不少观众好感的嘉宾是电影博主泰德。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所有思考的出发点都是避免淘汰任何一位嘉宾,他也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的理想。节目中的他几乎没有私心,不轻易站队、抱团,每一轮的淘汰环节都在尽力找出让所有人生存的方式。
但这样的人在团体里显然是稀少的,在节目后期他也看到了如此设想的脆弱性——无论何时,总有人为了一己私欲破坏共同体,最终人与人之间以一种近乎残忍的面貌出现,开始时的体面近乎全无。泰德看破了这一点后,自愿选择被淘汰。他的结局令人唏嘘,观众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剧性,当然,也借由泰德行动的破产而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小共同体的脆弱性。
但在一片好评中也有观众质疑这档节目只是展示政治奇观,把政治的参与者变成了观察者。节目中呈现的矛盾和分歧,被一些观众当作现实生活的镜像,政治娱乐化从屏幕中进入到现实生活,这是需要警惕的。比如,一些网友在看完节目后,热衷于在线下社交中分享自己的测试结果,并以这个测试结果对身边的朋友重新进行判断。
这种质疑不无道理。看节目时,透过几乎无死角的摄像头和节目组的“上帝视角”剪辑,观众能尽量客观而全面地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从而对那些决策作出“高屋建瓴”的指点,但这是观察者才有的角度。在实际的政治参与中,每个个体是没有这种全知视角的,而且每一个决策、放弃什么、得到什么,都会落实在具体的人身上,都是要有人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