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成电路园地
搭建半导体企业沟通的桥梁,传递半导体行业的声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ICA新服务中心4月7日启用,过渡期间注意这 ... ·  16 小时前  
新加坡眼  ·  去年首11个月发生129起持刀相关案件 ·  2 天前  
新加坡眼  ·  新加坡必买伴手礼,看这一篇就够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成电路园地

中芯国际N+1(7纳米)整装待发,量产在即

集成电路园地  · 公众号  ·  · 2020-03-03 15:30

正文

先进工艺都是客户逼出来的,这话看来真没错。

中芯国际宣布在2020年底将量产N+1(7纳米),成本较目前市场上7纳米低10%。 这是继2019年第四季度量产14纳米后,中芯国际的技术研发的再一次重大突破。

透过中芯国际2019年第四季财报可以看到,14纳米贡献当季营收的1%,表明第一代FinFET制程已经开始小批量出货。

按照晶圆代工的工艺规划,每代工艺节点至少有两种以上制程,预估中芯国际的14纳米和N+1都起码有两种技术制程,分别应用于低功耗和高性能。 目前NTO客户包括高端消费电子芯片、高速运算芯片、智能手机AP和基带芯片、AI芯片、汽车应用芯片等。

在第二代FinFET制程N+1方面,2019 年第四季进入NTO(New Tape-out)阶段,目前正处于客户产品认证期,预计2020年第四季可以看到小量产出。

梁孟松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N+1与中芯国际14纳米制程比较,效能增加20%、功耗减少57%、逻辑面积减少63%、SoC 面积减少55%。

从上表来看,中芯国际N+1和目前市场上的7纳米相比,指标方面非常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性能提升,N+1有20%的提升,而友商宣称有30%的提升。 如此看来,N+1应该位于10纳米和7纳米之间,不过现在这年头,工艺节点到底怎么分,谁也说不清。

在业绩说明会上,中芯国际公布了14纳米制程产能的扩产计划,产能将从目前3000片扩大到15000片,共分三个时间节点: 2020年3月扩产到4000 片、7月到9000片、12月朝15000 片迈进。 如此看来,14纳米在2020年将开始放量。

不过这15000片的产能应该有一部分是14纳米的微缩版12纳米,目前12纳米的NTO超过14nm还多,制程主要是瞄准低阶AP处理器等。

由于FinFET制程的产能非常昂贵,平均每扩充1000片需要投资1.5亿至2.5亿美元,梁孟松在业绩说明会上也强调,产能扩充前会全面评估客户需求、预算,以及让毛利率受到的冲击降至最低。 如此预估未来中芯国际的7纳米产能建置应该和14纳米相当。

对于N+1之后的N+2,梁孟松表示,N+2和N+1比较在性能方面有所提升,N+1和N+2的差异仅在于成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