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育学园
崔玉涛唯一认证官方公众账号。致力于通过互动、分享、问答,全维度的信息传达,帮助更多的家庭了解健康、完善的育儿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妈妈  ·  10 个孩子里 7 ... ·  6 天前  
育学园  ·  这种癌症是「省」出来的!3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育学园

孩子当众失控哭闹招白眼,如此尴尬怎么破?

育学园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7-02 17:28

正文

上周末,我带稀罕去办护照。

在出入境大厅门口,遇到一位妈妈坐在长椅上高声训斥儿子,引得来往的人纷纷侧目。小男孩像罪人一样低头站在妈妈面前,呜呜地哭得很伤心。在擦眼泪的间隙,他偶尔会尴尬地抬头看看咆哮的妈妈和好奇的路人,然后再把头深深地埋在胸前继续哭,显得特别可怜,让人心疼。

但妈妈并不为所动,她指着儿子怒吼:“就照个相,你为什么不照?!一个男孩子,都五岁了,照个相哭哭咧咧,你怕什么?那么多人,就看你一个人闹,丢不丢人!你不照相怎么办护照?!闭嘴,哭什么哭!”

连珠炮般的责问之间,充满了尴尬、愤怒、无奈与焦虑……

我有点理解她,这个出入境大厅一到周末就人满为患,通常要在闷热之中,排上两三个小时才能照上那张证件照。恶劣条件下罚站那么久,终于轮到自己,可孩子却哭闹不配合,肯定很恼火,加之还要面对旁人的不满与白眼,情绪中想必又多了一丝羞愤。

但是我更同情那个小男孩,他才五岁,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这样在大庭广众下被妈妈恶言斥责,被最亲近的人一层层剥掉心上的自尊?   

带着复杂的心情,我夹着稀罕进了出入境大厅去排队。

恰巧,等待期间刷朋友圈时,我看见我的高中同学邓妍(之前请她来专栏做过客哦,愿知详情的亲戳这里)发了张图片,并且评论道“在不安中自如,不要基于别人的想法养孩子,尊重孩子的情绪,不因失控的孩子感到尴尬。”——

这张照片里的两位男子,是美国男演员Justin Baldoni和他父亲,趴在地上的是Justin两岁的女儿。全家去超市购物时,孩子情绪失控,趴在地上哭闹,爸爸和爷爷却“并未按常理出牌”,并没有表现出尴尬或烦躁,更没有斥责孩子,而是就这么微笑地注视着小家伙,任她发泄。 

Justin写到:

……我的父亲教会了我,不要基于别人的想法抚养孩子,我的父亲总是允许我感受我需要感受的情绪,即使在公众场合令人尴尬。我从未听他说过‘你让我很丢脸’或‘别哭了’。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父亲的做法对我个人的情绪发展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我们的孩子,在学习和处理环境中如此多的信息时,并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些新冒出来的情绪……我们不要为孩子哭闹感到尴尬。这并不表示你不够好,实际上,我们也许也应该对自己有更多的耐心和关怀……

邓妍发的这条消息让我很受触动,于是私信她,讨论起刚才见到的那一幕。聊天过程中,我发现她对于“孩子在公共场合情绪失控,家长该怎么做?”这个问题颇有想法,于是便顺势约了个稿。

一周过去,邓妍发来了洋洋洒洒一大篇,其中不乏许多让人看后茅塞顿开、点头称是的观点。闲言少叙,请邓妍出场讲给你听吧——

对了,在将约稿内容发给我之前,邓妍在自己的公众号上也以“在超市哭闹的孩子”为题,说了些自己看法,有兴趣的亲可以去她的公众号“科学饲养宝宝”看一看哦。

妈妈:邓妍,八零后,旅英十三年。在伦敦金融业工作五年后转为自由职业者,从事摄影与平面设计、网站开发、私人助理和翻译等工作,现居美国纽约。

在育儿、工作、发展自己爱好之余,还经营着自己的公众号:科学饲养宝宝(ID:baby-power),并在荔枝FM开设了自己的育儿节目:《Baby Power:宝宝有话说》。

宝宝:朱小弟,一枚英俊“少年”,两岁八个月


我觉得,在开始讨论“孩子在公共场合情绪失控,家长该怎么做?”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


孩子为什么会情绪失控?

总结起来,应该是源于三种“不可抗力”:饥饿、疲劳、年龄局限

前两个“不可抗力”很简单,不要说孩子了,这种状态下成年人也难以控制情绪。

不同的是,我们能安排好自己的作息,而孩子是难以像大人这样“未雨绸缪”的,当他们发现自己饿的时候,通常就是真的饿得不行了;累了,也是真的累到没有一丝力气了。而饥饿和疲劳之下,情绪容易爆发,什么道理都是听不进去的。

而第三个“不可抗力”,我想其实是最常见的。

我们常常被孩子的体能和智能“蒙蔽”。我们会误认为,孩子有能力“坐下”,就有能力“坐住”,或者孩子有能力“听懂”就有能力“听进去”

实际上孩子的情绪发展要经历好几年,才能开始懂得控制冲动和站在他人角度上思考。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个孩子学会走路和说话的时间都不一样,其实他们情绪发展区别的跨度更大。所以我们在无意中对孩子控制情绪的要求可能远远大过这个孩子年龄段的能力。

孩子会爆发出很多家长认为不理智的情绪,其实是发育正常的表现。常常有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表现很好,但是在家就有很多情绪,让家长误以为“孩子是故意冲着自己来的”。其实这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特殊羁绊,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孩子对我们的爱(和情绪输出),也是无条件的。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是他情绪停靠的港湾。


如果一个四岁的孩子不发脾气并表现完美,我们会担心他的父母与他之间的关系。

著名儿科、精神科医生 Dr. Siegel

“No-Drama Discipline”



搞清楚上面这些,我们再来说说:


家长为什么情绪失控?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是因为家长在孩子情绪失控时,会陷入一些误区——



误区一:始终站在被动的位置

家长可能觉得“没有啊,我很主动啊,我非常主动地批评他,第一时间告诉他哪里做错了,让他不要哭,怎么会是在被动的位置上呢?”的确,家长是马上采取了行动——但是这一切都是对于已经发生的状况的回应。如果总要等到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不管是积累的还是突然无预警爆发的)才给出回应,这是极其被动的。

呵斥是一种短期的解决方式,有时候家长知道这样不对,可自己也忍不住,加之周围环境的压力,总觉得这种“短平快”的方式可以马上解决问题——可是,你成功过吗?往往是,孩子哭得更厉害,到最后家长的行为可能比孩子还要不可理喻,陷入双输的境地。 

当你只满足于短期效果时,长此下去你会发现,每个“短期”变得越来越长,频率也越来越高。

 

 如何破?

如何将被动变主动?你可能会对答案很惊讶。那就是不要在事件发生时进行劝导和教育,要等到孩子冷静后。在哭闹发生时,你能做的有:拥抱,抚慰,告诉孩子你知道他很伤心,带他去一个环境压力小的地方,等他冷静。不要被动回应,不要说教。

想掌握主动权,先要等到一个对的时刻。

你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学会处理情绪,相信我,孩子也想学会。情绪需要发泄,但也并不是什么美好的体验。孩子只有冷静了,才能听得进去。也许是五分钟后,也许是两小时后,甚至是第二天早上(孩子能记住多久前发生的事情取决于年龄)。他会记得之前的不愉快,但是他现在冷静了,可以听你说了,这个时候再给他讲道理,是双赢。

一种是短平快地解决,乘以越来越多的次数;另一种是多花点时间和精力,等待教导时机,让孩子一点点学会控制情绪。起初也许觉得前者更管用,现在是不是觉得后者其实更划算?


误区二:对未来的焦虑

有些时候,家长焦虑的理由,其实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看到孩子被打了没有还手,就害怕孩子长大后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孩子说不饿不想吃饭,就担心起孩子以后生活没规律;孩子对陌生的场面感到害怕,就发愁孩子以后不能融入社会……这跨度是不是有点大?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家长们时不时被各种各样的新闻惊吓着——什么中产阶级鄙视链啊,小升初的激烈啊,人工智能的侵略啊等等,都火上浇油。

当这些焦虑隐藏在你心里时,你的判断力是会受到影响的。它会潜移默化地支配你,让你产生无名之火。


如何破?

有这些焦虑也是在所难免的。找个时间,坐下来,想清楚,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到底有多紧迫,该制定什么样的计划,自己该为生活、为孩子的未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用分析的方法把焦虑“沉淀”下来,让它不要总是悠悠地浮在脑子的角落里,随时等待着爆发。


误区三:混淆了宠溺和保护

大禹治水,疏而不堵。宠溺是一种“堵”的策略。接纳是“疏”。家长害怕的“骄纵”是“堵”策略的结果。

如果你总是害怕孩子讨厌自己,害怕孩子哭闹,总在找办法让孩子停止哭闹,你不断地转移他的注意力,满足他的要求,就是为了让他不哭,那么你所做的的确是宠溺,你等于在告诉孩子:只要你不哭,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

你在想方设法地堵住孩子的情绪。久而久之,情绪积累的更多,孩子需要发泄的就更多。“堵”是没用的,黄河就是黄河,吼得再大声它也不会变成小溪。

 

 如何破?

孩子需要的是“疏”,是家长的认同和保护。这种对情绪的认同和保护不是屈服。它让孩子明白:情绪是会过去的。

而接纳是拥抱和抚慰,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原始最亲密的交流,从一开始就允许孩子感受他的情绪,给他的不是玩具或顺从,而是拥抱和抚慰。让孩子知道,生活是有遗憾的,公共玩具是要轮流玩的,东西掉沙子里就不能吃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孩子的眼中都可能是大事,而他们完全有权利这样想。他们的情绪是自然的。只有感受过情绪,才能学会控制情绪。

分清物质的安慰,和感情的安慰。它们完全不同。


误区四:错误预判孩子的想法

孩子对货架上的东西好奇,就认为孩子想买、想占有;孩子想打开冰箱,就认为孩子要吃零食;孩子拿起杯子,就认为孩子一定会摔坏……

想想如果你单纯地想向老板汇报业绩,结果刚开口就被老板骂“哎呀,你怎么又要加薪啊!”,你怎么想? 

也许你是本能地怕孩子失望伤心,想提前“断了他的念想”,替他做了决定(不许碰、不许开、不许拿)。我们的生活都是一个个条件反射那样简单就好了。可如果真是这样,生活该多枯燥无味。


 如何破? 

孩子这种生物以好奇心著称。你也可以!多问为什么,并允许孩子完成他想做的事情。如果真的如你预期,孩子做了你不认可的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后果,这正是建立行为边界的时机。你可以告诉他你不想他这样做。虽然他可能会不高兴,但他需要你为他建立行为的边界。

起初,你可能觉得这样做没有效果,但是孩子是从反复观察到同一规律中学到东西的。同一件事你也许需要做五次、十次、二十次。有时孩子需要这种重复来确认“OK,这是对的行为,明白了”。

好玩的事情是,如果孩子并没有如你预期那样做,而是做了另一件事,比如:开冰箱,只是好奇冰箱灯是怎么亮起来的;想拿货架上的东西只是想告诉你他在别处也看过,然后放了回去。有时候孩子什么鬼主意都没有,仅仅是想和你分享而已。可如果你想当然,替他拿了主意,你永远没机会感受这些温馨的小时刻。 

允许孩子探索,不做预设,你不但能发现童趣,孩子也得到了自由和尊重。这种信任是相互的,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也会信任你。

有个妈妈,指着我家柜子上的儿童锁,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她的孩子都快两岁了,在一个没有布置安全装置(如抽屉儿童锁、家具软角、插座盖子之类的)的家里,被家长时时刻刻跟在屁股后面,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摸地提醒着,我无法想象一个已经能够自由移动一年的孩子在这种环境是有多么憋屈!不想孩子碰的东西都收起来,桌角包起来,插座盖起来——限制少了,自由多了,孩子的情绪也就少了


误区五:对自己童年的回应

忍不住去压制和震慑孩子,有时只是在无意中把自己弱小时被对待的方式重演一遍。孩子真的做不到冷静,却被认为是不愿做,认为只要他愿意他就能做到。有多少人是在这种窒息的强迫中长大,就有多少人在重蹈覆辙。

 

 如何破?

除了复制父辈,你其实还有很多选择。在爆发前提醒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多问为什么,也就是一秒钟时间。孩子的这次情绪是怎么来的?一切都有原因,你不一定都能找出来,但至少要相信孩子,这一切都是情绪,不是道德。

把每一次懊悔看作改变的机会。

每个孩子的情绪发展进度不同,性别和基因也占很大一部分原因,所以有时我们做了所有能做的,他也没有变成别人家孩子。别人家的父母”并不存在,或者你可以当作他们好运生了个情绪发展快的孩子。然而,笑到最后才是胜利对不对?

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即使是最善解人意的人,也有失误、爆发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事后懊恼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其实这就是改善的第一步!只有失败才能让我们意识到要改变。

其实,别太往心里去,别人家孩子也都一样: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一次传统晚餐前接待宾客

2015年于白宫



深入的剖析,中肯的建议,邓妍的这些文字,细细读来,让人感触良多。反思自己的育儿生活,我会发现,我常常真的会一不小心就陷入到这些误区里,还不自知。如果长此以往,不做纠正,很可能就会变成开篇提到的那个妈妈可怕的模样…… 

对了,那天,稀罕的护照到最后也没!办!成!o(╯□╰)o

她一看照相机和那两个面光灯,就狂哭不止,百般安抚无效。我们只好让下一位先照,利用这个时间间隔安抚她,但是每次刚刚平静的稀罕,一看那个照相机就会再次大哭起来。

又试了两次之后,我和宝爸决定放弃了,毕竟办护照只是为了出去玩,她既然这么不愿意,不去玩了又何妨?

 

我抱着稀罕向大厅外面走的时候,也迎面遇上了不少含义复杂的目光,这些眼神里:

有不耐烦——“大热天的还弄个孩子在这吱哇乱叫,烦死了!”;

有愤怒——“耽误大家时间,带个孩子来添什么乱?!”;

也有嘲讽——“你怎么连个哭闹的孩子都搞不定,你为什么不吼她两句?”;

还有白眼——“这孩子这么不听话,也不管,一准将来宠出个熊孩子~”

当然也有人表现出了关心和同情,甚至还有个妈妈提醒我:“孩子哭得头上都是汗,最好给她戴上帽子,别被空调吹感冒了。”

面对那些不友好的目光,我只能说:我的女儿吵到了你,我确实很不好意思,而且她前后为了照相一共试了三次,足足耽误了大家10分钟的时间,我更觉得特别抱歉。我能做的,就是带她赶快离开,不再制造恼人的噪音,也不再拖延大家的时间。

但是,我并不觉得需要因为这些原因而训斥稀罕,或者说,为了照顾自己所谓的“面子”,就怒斥她给大家看,以求让自己心安。我也没觉得稀罕让我丢脸了——她现在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当她感到恐惧、无助的时候,只能用哭闹来表达拒绝。小宝宝不开心了情绪需要发泄,家长为什么要觉得丢脸?!

回家之后,我继续反思了这件事:为什么,现在很多家长在面对失控的孩子时,会特别容易陷入焦躁?

其实,可能和环境有很大关系。想想如果在孩子哭闹时,周围无一人表示理解,取而代之的都是指责和嘲讽,还有轻蔑和不屑,那么家长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无助,这种情况下,再想平心静气,接纳孩子的情绪,真的很难。

邓妍在采访的最后也提到了社会环境的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改变社会环境。当然,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

我带着孩子在国内生过了挺长一段时间,包括我自己也是在国内长大的,我深深地知道,以尊重孩子为基石的育儿方式,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在公共场合不一定会好用。

当在妈妈群里说起公共场合的话题时,来自五湖四海的妈妈们,感触很是一致:在国内的公共场合,压力实在太大。不但没人帮忙,还会招来白眼,陌生人打孩子的新闻也传播了不少恐惧。

那个当众训斥自己孩子不配合的家长,她害怕的是别人鄙夷的目光,怕别人觉得她无能,“连孩子都管/治不了”。然而,她有这样的担忧,是因为她自己也认同这些想法:“孩子不配合是家长无能的表现,是家长管不住、治不了孩子”。

那么,如果当时哭闹的是别人的孩子,她只是个旁观者呢?她会对这家人给予关怀还是鄙夷的目光呢?

我们的行为折射了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内心也导致了我们的行为。

良好的育儿环境,不是“现成”的,而是一代人、一代人慢慢建设起来的。曾经中国也有过很棒的育儿环境:大院子,矮楼房,共用厨卫,亲密的社区邻里,未被汽车占领的公共空间,不广阔,正适合小孩子。这样的育儿环境是适合中国传统教育思维的,长幼尊卑分得清楚,小孩有小孩的领地。

西方发达城市里的育儿环境是个不同的景象:讲究独立人格,孩子和大人有同等权利,绝大多数有孩家庭都是多孩,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即使没有孩子的人也都明白带孩子不容易。

如果说西方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那么东方社会的基本单位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东方思维还是西方思维,都能教育出好孩子。可如今,适宜中国人育儿的环境没有了,小区楼层越来越高,关起门来谁也不认识谁,邻里不熟络,汽车占用公共空间,城市规划不合理。

我们的生活习惯也变了,买菜不再是在吆喝声起伏的菜市场,而是环境优雅的超市。宴请朋友也不在家中,而是在餐厅里。社会里的人也变了,中青年都是独生子女,这辈子可能从未和婴儿共处一室。我们不得不把孩子带到公共场合,而那里的人又不喜欢孩子。

这一切都让爸爸妈妈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然也有完全放弃了社会契约的熊父母们,他们的“事迹”更是雪上加霜。

现代生活方式和传统思维的碰撞产生了矛盾看似不可协调,我们就甘愿承受吗?当然不!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所以,下一次如果你在公共场合遇到了哭闹的孩子和紧张的父母,请给他们善意的支持的眼神,夸夸小朋友,让气氛缓和下来。在纽约,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被路人的温暖感动,在我惊慌失措的时候告诉我,“我们懂,孩子们都是这样的,别担心”。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看到别人家小朋友在路边哭闹,孩子爸爸抱起来,温柔地抚摸后背,和过往的路人交换微笑示意。

你会发现,你曾给出的温暖,终有一天会回到你和孩子的身上!


我又想到了那个小男孩的妈妈,一定是办护照失败的懊恼和周围人白眼带来的尴尬,让她的理智最终崩盘,才会把所有的无奈不满愤怒发泄在自己可怜的儿子身上。 

为人父母之后,只有我们最懂自己在现今环境下生活的不易,所以,请尽最大努力,给身边的“同类”以最真诚的理解和善意。

PS.:面对在公众场所失控的孩子时,你是如何做的?面对别人家失控的孩子时,你又有何感想?什么都好,留言聊聊呗。


每周一PO

昨天晚上带稀罕散步,她对一个纤体美容会所产生了蜜汁兴趣,非要进去转转。可是姑娘,你现在考虑这个问题是不是早了点?

 


猫猫君还聊过这些,你也一定感兴趣~

>>>想看更多猫猫君聊过的话题,在微信公众号回复猫猫君即可查看






授权声明: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