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019中华山水茶道文化节系列活动——巴渝文化论坛”在重庆市巴南区文化艺术中心开幕。论坛特邀3位著名巴渝历史文化、文物保护研究专家,围绕巴渝文化传承与发展、地方史,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来自各界人士、部门、镇街、学校负责人和乡村文化文物保护建设工作者进行互动交流,吸引近300位嘉宾参会聆听。重庆市巴南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密出席论坛并讲话。
重庆市巴南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密出席论坛并讲话
论坛上,蓝锡麟、王川平、周勇等三位专家先后结合巴南区历史文化,分别从“巴渝先民的家国担当”、“巴与渝和巴渝文化”、“民族复兴过程中的巴渝地区近代化”作了专题报告。
重庆文史馆馆员蓝锡麟先生作“巴渝先民的家国担当”的专题报告
蓝锡麟馆员通过对巴渝地区历史上的三位历史人物及团体在巴渝文化融合和家国同构过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展现的优秀品格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当今巴渝文化中的优秀品质是一脉相承,应当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川平研究馆员作
“巴与渝和巴渝文化”的专题报告
王川平研究馆员着重对“巴”、“渝”及“巴渝文化”进行了历史解构,尤其是通过考古角度和历史的根据到文化的缘由将巴人、巴国及巴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清楚,并由此引申出巴渝文化并不是巴人、巴国的文化,而是指巴地的文化,是一个开放、发展、兼容并收的文化体系,巴南拥有丰富的巴渝文化资源,应当更好的进行保护、利用和传承。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教授作
“民族复兴过程中的巴渝地区近代化”的专题报告
周勇教授则系统分析了重庆近代化过程与中国近代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的紧密关系,提炼出巴渝文化“坚韧、“顽强”、“开放”、“包容”四大精神品质,巴南作为重庆所有区县中的唯一带有“巴”字的区县,要有弘扬巴渝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巴渝文化论坛应该成为常设论坛,编纂巴渝文化典籍并设置巴渝文化设施。并就巴南传承和发展巴渝文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提出巴南要有弘扬巴渝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重庆市巴南区历史底蕴深厚,是巴渝文化、革命文化、抗战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之一。全区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泉抗战旧址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接龙吹打、木洞山歌2项、市级和区级71项。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继续推动乡村振兴和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推手,为巴南建设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打造成“生态创新实验区、宜业宜居美丽城”注入强劲动力。
副区长冯毅梅出席论坛。
颜 毅 火久龙 隆刚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