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2024年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强调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教育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文章主要阐述了四个主题:教育公平、学生福祉、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以及数字素养。文章指出,教育公平仍是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加强措施来减少教育不平等;学生福祉需要更多关注,包括睡眠、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等方面;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应重新定义,知识不再是学习的中心,而是感知世界的工具和手段;数字素养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同时,文章还提出了当前基础教育相关政策和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的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教育公平
文章指出教育公平仍是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加强措施来减少教育不平等,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教育体制等。
关键观点2: 学生福祉
学生福祉包括睡眠、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等方面,需要教育政策和实践的高度关注。中国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睡眠不足、心理健康问题等,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关键观点3: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
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不再是学习的中心,而是感知世界的工具和手段。教育需要重新定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对教育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目标和方式。
关键观点4: 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基础教育相关政策和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呈现出四个方面的趋势,包括运用信息技术增进学习结果、缩小数字鸿沟、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实践以及推进学习方式创新等。
正文
在中国教育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今天,更需要有全球化视野,来定位教育的发展。今天我们探讨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2024年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的相关描述。
第一个主题:教育公平。
新冠疫情更是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有近80%的国家经历了学习缺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2024/25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中指出,目前仍有2.51亿儿童和青少年失学,只比2015年减少了1%;高中教育毕业率为59%,有6.5亿人未能完成高中学业;中低收入国家最富裕家庭和最贫困家庭子女中学毕业率的差距在扩大,比2015年扩大10%;很多地方的性别差距仍很大。如果没有额外的措施,到2030年仍将有8400万儿童和青少年失学,3亿学生缺乏基本的读写算技能。按照现在的进度,全球完全普及中学教育仍需80年。
中国目前九年义务教育95.4%,高中毛入学率91.4%,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9年。但存在的问题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中产阶层分化加剧,可能会对未来教育的良性发展带来压力。
在中国,目前最主要的矛盾可能就不是上不上得起学的问题,按照我们官方的表述,是从优质均衡向公平优质的发展。这个词语的理解各地都有一些偏差,“优质均衡”不是一个并列关系的词语,而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语,因为中央文件明确指出,中国义务教育是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发展。而“公平优质”,就是一个并列关系的词语,强调了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两个方面。
教育公平也有两个思路,一种是“起脚处求平等,出头处争自由”;一种是“损有余以补不足”。中国的是前一种,欧洲的是后一种。两种发展的逻辑前提是不同的,一种是追赶心态,好了还要更好的心态;另一种是维持心态,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社会状态。欧州现在的特点是中产占社会发展的主要,阶层固化在他们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好,大多数人熙熙而乐。所以,他们的心态更注重社会稳定。
什么是优质教育?就是“全人”教育,既是指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指“全体人的发展”。发展就要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应该是文明基线的普遍提升。优质的标准,就是这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如果是这样的目标,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就有了非改不可的理由。
基础教育阶段不应该是“拔尖”的阶段,而应该是“培基”的阶段——这个“培基”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培个人成长发展之基,一个是培社会进步之基。所以,现在这种以淘汰、筛选为目的的教育就应该向体验、发现的教育转变。
学生的福祉(well-being)和身心健康是教育政策和实践理所当然应予以高度关注的,但因资源条件、意识、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实际的关注往往不够。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和运动,这些看似基本的配置,在很多国家、区域或学校中,并不是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享受到的。
中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统计官方数据,95.5%的小学生,90.8%的中学生,84.1%的高中生睡眠时长不达标。这个数据还是(2019-2020)年的。现在的情况如何,大家可以想象。2023年中国心理健康蓝皮书:抑郁检出率高达40%。2022年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在总人数中占比达到了30.28%。所以,我们国家的学生福祉问题其实也还是需要引起极大的而关注的。
除了这一系列硬性指标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指出“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缺失将是人们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i人”的问题,有时候并不是一个先天的问题,或者说是气质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情感学习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对学习内容本身的不断渗透,社会情感学习将会变成学习中更为重要的学习内容。
要想“well-bing”就要有更好的社会交往和情感技能。严格地来说,这还不是OECD所说的“skill”的问题,而是一个“素养”的问题。素养,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是在培养中逐步获得的,是经验的自觉。
第三个主题,就是在人工智能智能时代,教育应该如何被定义。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迅速影响各行各业,教育领域对此的一个重要反应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潜意识里思考的是:哪些能力是机器/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知识不再是学习的中心,而是感知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当教育不再围绕知识结构来展开的时候,教育应该呈现何种样态,充满了想象的空间。恩格斯说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则是一个需要巨人但尚未产生巨人的时代。需要全体教育的智慧和实践。
第四个主题,是关于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具有的数字素养的问题。
基础教育相关政策和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呈现出四个方面的趋势:一是运用信息技术增进学习结果,主要指向更好地达成既定的结果;二是缩小数字鸿沟,通过提升公平来促进整体性的教育成效;三是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实践的支持和引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师AI能力框架》和《学生AI能力框架》;四是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推进学习方式创新,特别是支持学生以真实探究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以及通过给予学生高度个性化的学习选择、学习进程的实时追踪分析和适应性支持,从而实现自主开放的探索式学习与因材施教的融合,这也是对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创新。
所谓“适应性支持”是和“实时追踪分析”相匹配的,在芬兰现在都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配备“特殊教育老师”,将来这个职业就很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因为这些老师是任务型的,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特点的学习任务而纯在的,说得好一点,就是很“专业”,说得不好一点,就是很“刻板”或者“就事论事”。(中国的“特殊教育老师”主要指对身心有残疾的学生进行特护教育的老师,这个职业反而不太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因为,这个职业并不是以知识或者能力传递为目标的,而是以适应社会生活为教育目的的,如果以此作为思考的出发点,恰恰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应该做什么提供了思考的角度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