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大做普通人”的征稿中,有一条高赞评论:
如今,不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里,都慢慢出现了很多反对优绩至上的声音,开始鼓励大家不要盲目“内卷”,鼓励每个人看到并承认普通人的价值。
这不免会留下歧义,好像不争不抢、只需要“躺平”,就可以成为普通人。
事实上,普通也是需要努力的。这个社会里的大多数人都在努力做好一个普通人。
22岁的叶晓航,身材微胖,戴一副黑框眼镜,采访他的记者说,他很像《功夫熊猫》里的阿宝:一个憨态可掬且人畜无害,友善且礼貌的青年。
当你和晓航交流时,才会发现他与常人不同。
他很少与人对视,不能理解长句,只有问封闭式问题时,才可以给出回答。
晓航患有孤独症,这个病的患者存在明显的社交障碍、兴趣狭隘,还有刻板重复行为等问题,这也让他们很难完成一份“普通”的工作。
这样的晓航,却在酒店拥有工作,这在孤独症群体之中非常罕见。
他负责酒店员工食堂的帮厨工作,需要完成准备食材、清洗水果、发餐等工作。
说来容易,实际上却困难重重,连每天上班坐地铁,对晓航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
晓航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但在工作初期,他也曾在后厨摔过鸡蛋、踹过餐车。
那是他入职仅三个月的时候,被他视作朋友的同岗位心智障碍同事离职,让他有了不满的情绪。
孤独症人士对环境与人际关系的变化有着极强的秩序感,在未完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面临职场上朋友的离开,他只能用摔鸡蛋来发泄情绪。
好在,同事和经理对他很包容,只让他回家休息几天,再回来上班。而叶晓航的就业辅导老师也在这时及时介入,安抚好他的情绪。
或许是感受到周围人给予的温暖,抑或是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自那以后,叶晓航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加认真了。
图/《南风窗》
这些平平淡淡的细节,对于晓航以及他身边的人来说,却是“超凡”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普通”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些时候,付出了非常多的艰辛,走过了千万里路,才能换回简单质朴、平凡的幸福。
高辉也是这群走了千万里路,只为奔向小幸福的人之一。
他是《跟着卡车行中国》里的主人公之一,身为一名普通的卡车司机,他的生活却并不普通。
他的工作是从西安运送卡车到霍尔果斯。
一趟车即便夜以继日,也要跑3~4天,如果遇到极端天气,行程就会无限期延长。
每次高辉出发,都只背个双肩包。除了简单的洗漱用品、两件换洗衣服,以及手机和充电器,唯一让他的生活带点温度的东西,就是车用烧水壶和保温杯。
“中国人没有漂泊的基因。”对于他来说,过上普通且平凡的日子,是他努力奋斗的终极目标。
图/摄图网
高辉很想回家,但他的工作偏偏最不能着家,他有一个交往好多年的对象,感情很好,每天都会视频。
有些时候出车紧急,他刚回来才一天就又出发,两人连面都没见上。
为了让生活回归“平常”,他说,他一定要抓紧时间赚钱,赚够了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滴滴司机,虽然每天繁忙,但能回家总是好的。
表面上看,像高辉这样的卡车司机们因为经历丰富,身上那股“江湖气息”好似推着他们去四海闯荡,但实际上,他们比任何一个人都渴望回归平淡的生活。
有一本书名为《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它的英文直译其实就是“中年危机生存指南”。
书中,作者直言,即便自己很满意身为一个哲学教授,却也免不了在人生的某一阶段里落入“普通”的标签中,并且他一直都在与之搏斗。
相似的困境,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在经历:
经常觉得自己在做一些可有可无的事,人生似乎缺少更宏大的目标,时间流逝,躯体变得松弛,生活趋于平淡。
身边亲友相继离世,不断提醒着你死亡正在迫近,而自己却还不甘就这样老去,就这样归于“普通”。
但真正的解药或许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活在当下”。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以它来填补我们的焦虑,唤回我们身为普通人的自信。
因为去经营好普通却不平凡的、弥漫着花香的每一天,去认识到并珍视我们当下正在奋斗的事实,就已经足够珍贵。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普通人都是“不普通”的。
参考资料:
1.南哪助手:我在南大做普通人栏目征文
2.央视网:一个人带动一座城“理发师晓华”是消费供给侧改革生动样本
3.南风窗:孤独症的孩子长大了,好难
4.三联生活周刊:跟着卡车“流浪”上万公里:渴望回家睡觉的3000万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