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养身厨房
”→再点击右上角“…”→选“
设为星标
”
设星标,找养身厨房更方便!
水对于健康的意义大家都知道,尤其是入秋后天气越来越干燥,更是建议大家日常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
关于喝水的健康问题,一直有千滚水、隔夜水不能喝的说法,其实这两种水并没有那么可怕,反而是一种很多人每天都喝的水,才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致癌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过报告,
饮用
65℃以上的热饮
可能会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
平时我们吃饭喝水总是提倡要“趁热”,而我国作为世界上食道癌高发地区的原因就和这个习惯密切相关。
中国食道癌患者数量占全世界患者数量的一半左右△
食道的黏膜非常娇嫩,过烫的水和食物会导致食道受损,受损部位的反复修补,细胞复制就有可能产生差错,最终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杨跃表示,60摄氏度是食道的“警惕温度”,日常应尽量避免过烫饮食刺激食道。《养生堂》节目组也在现场做了相关实验,一杯煮开的开水,自然降温至60摄氏度以下的时间约为8分钟左右。
专家提醒,喝热水时,40℃的水温是最好的,这样既不会刺激过度刺激食管、胃肠道,又不会过凉造成血管收缩。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火锅、热汤面、饺子又逐渐成为餐桌上的常客,这些经常要趁热吃的食物温度又是多少呢?火锅的汤可高达120℃、刚起锅的水饺和面条为70~80℃。
我们同样做了实验,刚出锅的饺子在室温下降到55℃左右,需要6分半左右的时间。吃这些比较烫的食物,最好放凉一点再入口。
辣椒、烈性酒等刺激性食物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
烧饼、馓子等比较粗糙的食物会划伤黏膜,平时这类食物要少吃。
霉变的谷物、坚果、蔬菜等里面含有许多致癌物质,比如黄曲霉素,是导致食管癌和其他癌症的重要诱因。
平时要注意食物的合理存储,发现有霉变的及时扔掉。
有研究发现,
大蒜、白萝卜、绿茶、豆类食品、西兰花、橄榄菜
等食物可以帮助促进消化道细胞的修复,保护胃肠道的健康,日常做饭可以适量多吃一些。
我们在开头提到,千滚水和隔夜水反而没那么可怕,因为符合安全标准的水硝酸盐含量本身是很低的,煮沸后能产生的亚硝酸盐也很少,所以关键不在于水煮沸了几次,而在于
水质是否合格
。
而隔夜的水主要看是否保存的比较好,只要保存得当,没有被细菌、灰尘污染,就可以正常饮用。不过
不建议喝隔夜的茶水
,因为茶叶里的一些营养成分溶入水中,给细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气温较高的时候,白天放了几个小时之后也是不建议再喝的。
长期喝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癌症风险
比千滚水、隔夜水可怕多了!
吃饭也不要“趁热吃”
稍微放凉一点再入口更健康
好东西不要私藏
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都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