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的生命力有多强?反正电脑报(ID:CQCPCW)小狮子曾玩一款三国网游超过5年就被同事们说成物料,而貌似传奇这些貌似开启玩家“民智”的网友最终的存活时间也不是特别强,网友似乎很难摆脱时间的束缚,但有这样一款网游,竟然持续运营了20多年……
多少人记得中国第一款网络游戏?
1996年,在那个网速只有56K的岁月,中国第一款网络游戏诞生了!没有画面,只有满屏的文字,没有所见即所得的用户界面,一切操作依赖用户输入指令——这款游戏是如今MMORPG的滥觞,却也是时代的眼泪。
MUD(Multiple User Dimension),曾经大名鼎鼎的“网络泥巴”,也知道它是利用文字来描述场景与人物动作的远古网游,很多人认为它在2000年后被当时还称“图形MUD”的MMORPG彻底击败退出了时代舞台。
但实际上,MUD以其独特的魅力几乎无中断的走过了20年历程,至今还凭借其“文字游戏”的独有优势维持着生命力。
方舟子的武侠梦
1995年9月,台湾推出一款文字网络游戏(MUD)《东方故事2》,根据地堡类国外网络游戏改编。当时的方舟子还在海外留学,没事的时候就上去玩。“觉得这个游戏有很多神神道道的东西,带了许多巫术,不是纯粹的武侠”。
几个月后,方舟子在里面也认识了许多人,于是干脆想做个纯粹的武侠游戏。这时,里面有几名玩家群起响应。最终五人团队成型,其余四人分别是翔少爷、时空、丁、草鱼。因为方舟子手上有几本金庸小说,于是由他来写策划书。《侠客行》这个名字则据说只花了一分钟时间就想到。
1995年11月,《侠客行》的策划书被这个小团队贴在了当时全球唯一一个中文站点ACT(alt Chinese text)上,这个类似《东方故事2》,但更多是参考金庸故事的新MUD游戏引起了留学生的兴趣。迄今为止,这份策划书依然可以在网上找到。
5个人分工开始写程序。系统是用开源系统搭建的,翔少爷与方舟子写全局,时空和方舟子编写了第一个城市扬州城和第一个门派武当派,翔少爷编写了丐帮,丁编写了华山村和第一个谜团,草鱼编写了星宿派。两个月后,《侠客行》正式上线。这一年,方舟子28岁。
看到这里,其实小狮子和很多小伙伴都在想,不知道金庸金大侠有没有找他们收版权费呢?
完全不一样的玩法
开源后《侠客行》代码很快传至国内,《北大侠客行》也成为那时国内新启MUD大军中的一员,时至今日,它也成为了传承不断的中国大陆以内最为远古的网络游戏。
如今的北大侠客行依然继承着MUD时期的传统,以输入代码驱动游戏进行,游戏中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图像,一切场景与动作皆依靠文字描述来呈现,现在玩家进入这个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在一个四场景小地图中熟悉一圈各个指令的用法。
从第一个简单的小场景中玩家就能看出MUD与现代MMORPG的差别。类似冒险解谜游戏中的“调查”指令的“look”可以与游戏中的绝大多数场景互动,事实上,MUD中基于“调查”的解谜式玩法也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ask sb. about ath.”式的对话命令也让MUD与MMORPG中的任务对话产生了鲜明界限。
除了最为基本的“调查”以外,MUD借用文字的优势制作了大量利用特殊动作才得以推动的剧情,在单机游戏或者MMORPG中,玩家可以进行的动作往往被简化为与环境不产生任何交互的“表情动作”与一般只能对环境产生破坏的“战斗动作”,而MUD游戏因为没有了自由的图形交互动作可能产生的种种问题,得以发挥出更高的自由度。
当然,在很多年轻人眼里,这恐怕是完全靠脑补的游戏了。
完全靠情怀支撑的MUD游戏
MUD游戏自诞生之日起就以简单、生命周期长的优势吸引着全世界玩家的眼球,其风潮长久未息。即使在2017年,还是每天都有人慕名加入《北大侠客行》的大家庭中。
面对这样的情怀,也有开发商尝试将MUD游戏搬到手机上,例如“狗GO”网开发的一款武侠性质的MUD游戏《天下网游》,每天的平均在线人数超过10000人。
当然,这样的情怀在如今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究竟还有多少能够存在并坚持下去,还真不好说。同样,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中,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一件事情,也算非常难得了。
小伙伴,你同MUD游戏又有哪些故事可以分享给我们呢?
电脑报新媒体:张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电脑报新媒体矩阵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