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X-MOL资讯
“X-MOL资讯”关注化学、材料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进展,坚持“原创、专业、深度、生动”,发文频率和质量广受好评。公众号菜单提供“期刊浏览、职位查询、物性数据”等丰富内容和强大功能,深得用户喜爱,入选“2016 年度学术公众号TOP10”。
51好读  ›  专栏  ›  X-MOL资讯

【有机】Al=N双键新进展:基于Al-Sn键合成铝杂联烯(Al=N=C)化合物

X-MOL资讯  · 公众号  ·  · 2024-12-17 08:09

正文


金属-元素多重键一直是元素有机化学研究的重点之一,铝-氮多重键的构筑离不开低价铝的参与。2001年P. P. Power教授通过中性铝宾与有机叠氮反应首次报道了含Al=N双键化合物的合成,但该化合物无单晶衍射表征(图1化合物 A );南开大学崔春明教授课题组基于Lewis碱辅助的Nacnac配体重构,成功合成并分离了首例晶体结构明确的含Al=N双键化合物(图1化合物 C );铝负离子与有机叠氮反应可以生成离子型Al=N双键化合物(图1化合物 D E );单配位的一价铝与有机叠氮反应则形成Al≡N三键(图1化合物 F );此外,最近文献报道发现Al=N双键化合物还可由双铝自由基物种生成(图1化合物 B )。然而,铝是否可以参与形成连续的不饱和键(即形成铝杂联烯),在已有文献中尚无明确答案。

图1. 已报道含Al=N及Al≡N三键化合物

作为低价铝物种之一,铝负离子具有亲核性的铝中心。利用铝负离子的亲核性,研究者近些年成功构筑了多种新型的铝-过渡金属键。低价14族元素具有类似于过渡金属的电子结构,然而铝与低价14族元素成键的研究依然稀少(图2)。

图2. 已经报道Al与低价14族元素的成键

在本工作中,作者 通过铝负离子与低价锡前体的盐消除反应,成功构筑共价型Al-Sn键,通过苯甲腈对Al-Sn键的插入反应成功合成具有Al=N=C结构特点的铝杂联烯化合物 (图3)。

图3. 本文主要工作

如图4所示,作者通过铝负离子 1 与锡前体化合物反应可高产率得到含Al-Sn键的化合物 2 ,该化合物在溶液中室温条件下12 h内可以彻底分解为化合物 3 。化合物 2 3 均得到单晶及核磁表征确认。

图4. 含Al-Sn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分解反应

化合物 2 的晶体结构证实了Al-Sn键的存在(图5),Al-Sn键键长为2.8105(6) Å,大于Al/Sn原子理论共价半径之和 (2.66 Å)。理论计算表明,化合物 2 中Al-Sn σ键对HOMO轨道有重要贡献,而LUMO轨道主要表现为Al、Sn空p轨道的重叠(图5)。AIM分析表明Al-Sn呈现出弱的共价性。

图5. 化合物 2 的晶体结构和前线分子轨道

进一步反应性研究表明碳二亚胺、苯乙炔、 N 2 O、苯甲腈均可以与化合物 2 发生插入反应(图6)。最有趣的是与苯甲腈反应可以生成铝杂联烯化合物 7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 7 中存在Al=N=C片段(图7),C1−N3−Al1 键角为174.9(5)°,Al1−N3 键长为1.722(5) Å,这与 Al=N 双键键长文献值(1.705(2)−1.7251(11) Å)相当;C1-N3距离为1.283(7) Å,符合C=N双键键长特点。进一步理论计算表明Al=N 的π键对分子中的HOMO轨道有重要贡献,Al=N双键的WBI值为1.84。这些特点佐证了Al=N=C结构片段的存在,因此化合物 7 可被描述为铝杂联烯物种。

图6. 化合物 2 的反应性研究

图7. 化合物 7 的晶体结构和前线分子轨道

上述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 J. Am. Chem. Soc. ,主要完成者为名古屋大学的 冯根锋 博士,通讯作者为 东京科学大学山下誠 (Makoto Yamashita)教授。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an Alumanyl–Tin Species to Form an Al,N-Heteroallene Derivative
Genfeng Feng, Makoto Yamashita*
J. Am. Chem. Soc. , 2024 , 146 , 28653-28657, DOI: 10.1021/jacs.4c11586

研究团队简介

冯根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江苏特聘教授。2017年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分别在南京大学朱从青教授课题组(2017−2020年)和名古屋大学Makoto Yamashita教授课题组(2020-2024年,现为东京科学大学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包括 Nat. Chem.、PNAS、J. Am. Chem. Soc. (3篇)、 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 等,2024年7月正式加入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开展独立科研工作。 现诚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青年教师等科研人才。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和其他相关支持材料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