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东众筹
京东众筹官方账号,在这里有最前沿的【智能生活体验】、引领时尚潮流的【文化生活】和传播正能量的【爱心公益故事】,还会有最新智能产品不定期【免费赠送】体验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京东众筹

小小的一片西湖龙井茶,有人却为它奋斗了50年

京东众筹  · 公众号  ·  · 2018-03-26 18: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三月是 翁家山 最美的时候,道路两侧是大片茶园,风和阳光都很温柔,放眼望去满是宁静、祥和。

这里就是真正的 西湖龙井种植区 ,作为春茶中的上品,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的积累,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堪称 茶中佳品


当这些茶叶辗转到我们手中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有些人用了大半生的时光去守护这些小小的树叶。



他叫 翁明利 ,守护这片茶园已经50年了。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翁家山人,祖辈历代为茶农,从18岁就开始学习炒茶, 每天都在关心茶树的生长,从土地管理到环境管理,从气压到气温,从茶树到初芽。

2018年对茶农来说,是很特别的,2月初杭州下了历史上最大的一场雪,瑞雪兆丰年,这句话对于茶农来说也适用。

在茶树还没爆芽的时候下大雪,在一定程度上能冻死茶地里的虫害,给出芽一个很好的环境。

我们都知道,只有10℃到20℃是最适合茶叶生长的温度。

春分前一周,杭州气温普遍比较低, 翁师傅每天都要上山勘测气温 ,气压和茶芽的生长,并一一记录,看着气温一直降低,翁老师心里很不是滋味。

好在,最近这几天的温度有所好转,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3月20日(春分)早上5点 ,他迫不及待起床去翁家山查看茶树的生长,原来茶芽已经冒出来了。


当机立断,翁师傅就马上下山背起茶篓上山采茶。



顶芽的龙井比较鲜嫩,采摘的手法跟标准有一定的讲究,我们俗称 莲心茶 ,采茶人必须掌心朝下,手指要摘取芽针的 2.5公分 ,力度要适中,轻摘轻放。 翁师傅一个早上才采了不到半斤的龙井茶。

采摘下山的龙井需要进行摊晾,摊晾的时间需要根据茶叶的自身情况来定,雨天略长,晴天稍短。


摊晾后的茶叶要进行青锅,青锅的时间是在15-20分钟。



细看翁先生的双手,一毫米左右的厚茧,粗糙厚实, 五根手指总是曲着无法伸直 。这是因为炒茶时需要在200度的热锅里来回翻炒茶叶,双手由红肿、发黑、起泡、蜕皮直至循环成老茧, 两边的手指朝中指的方向弯曲,50年坚持下来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翁老先生说,这些都不算什么,他们 祖祖辈辈 都是这么过来的。


最让翁先生揪心的是现在混乱的市场和手艺的传承。


现在,真正的西湖龙井茶面积只有 16000亩 左右,主要分布在西湖区二亇乡镇和街道,狮峰龙井更少,就在5个村。


再加上,为了彻底解决茶叶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在十几年前翁家山就开始全年只采摘春茶,不采春夏、秋茶!


茶叶自然很抢手,平均收购价格在2500元左右还不够销。


然而,从政府到销售公司,甚至生产企业、茶农等几乎无人管理,目前全国真 假龙井的比例确是1:9。


真正的西湖龙井产量有限 ,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西湖龙井种植、生产、加工的传统工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特别是狮峰龙井整个生产的原始工艺,在翁老先生这一代(60岁以上的人)还能保持, 最大的问题是怎样传承给后人,下一代人。


但市场再乱, 传承再难,一颗匠人的心必须是安静的


翁老先生参与此次 众筹 的目的正是 希望通过众筹带给大家一杯纯正的明前西湖龙井,沐浴一缕西湖的春光,感受一份茶人的认真与虔诚。 呼吁大家关注真正的狮峰龙井,了解整个生产的原始工艺,让手艺得以传承给下一代人。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品尝限量龙井茶


还可以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 领取优惠券购新茶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