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今天写好的话题,临时改了,这个话题其实有点敏感。
所以不知道待会儿还在不在。
收盘的时候,外媒报道了一个消息:
“**当局正考虑在2025年让人民币贬值,以贸易风险的逼近”。
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异动明显。
有序贬值这个事情,出发点是挺好的。
支持这个方案的人,觉得至少可以达到两个目的:
-
1.
一个就是应对贸易风险的问题;
-
2.
在一个好像汇率不重要以后,货币宽松的空间就打开了。
总的来说,有些人还是倾向于做利好解读。
持有这部分观点的人,证据都找好了。
就是上次贸易**,也就是2018年,虽然2018年人民币汇率只贬值5.4%,但从年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算,贬值超过12%。
他们最后的结论就是:人民币有序贬值可以实现,而且对于经济也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我的观点一向不一样。
我一直认为:(1)对于中国这种上游基本上所有的商品都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汇率很重要;(2)叠加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在资产(主要是地产)明显高估的情况下,有序贬值不太可能。
其实,苏系的国家,在历史上都(“都”不是修饰词)出现过非常惨重的贬值和随之到来的大通胀。
当然,我们没那么差,现在的情况也远远没有到那么危险。
我只是想说,贬值这个事情,并不是那么两全其美,甚至不是两害相较取其轻中的“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