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钢协:各省已清理地条钢500多家 涉产能1.19亿吨(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工信部谈提速降费进展:三家电信企业近期发具体方案(来源:中国网)
3)宁吉喆:房地产结构性矛盾未解决 放松调控还会反弹(来源:证券时报网)
4)发改委严查煤电长协履约率 业内:能抑制煤价暴涨暴跌(来源:证券日报)
5)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 范长龙出席下水仪式并致辞(来源:新华社)
6)家电消费等绩优蓝筹股仍受青睐 有公募警惕估值上升风险(来源:证券时报)
7)土壤修复行业正处风口(来源:东吴证券)
8)中国新材料发展重大工程将启动 聚焦超导石墨烯(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中金:维持2017年A股乐观判断 关注四类股
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短期来看,随着金融监管的收紧以及前期资金集中的雄安相关概念股转弱,在盘面缺乏新热点的背景下,市场或将面临调整。
长期来看,考虑到我国经济基本面继续企稳回升,PMI指数与工业企业利润双双改善,三四线城市地产数据依然较为强劲,消费升级与国企改革均稳步推进,中金公司对2017年A股市场维持乐观判断。
同时,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在房市控杠杆、利率走高债市受到压制的背景下,股票资产也将更受青睐。综上分析,在操作策略上,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下四类个股。
第一,建议关注景气度较高的中游板块,如建材、工程机械、化工等;第二,受益于利率水平的回升,可增加大金融板块的配置;第三,估值合理、业绩稳健、股息率高的蓝筹板块和个股,如家电、食品饮料、龙头汽车,医药等可供长期配置。第四,主题方面,可关注水污染治理概念、国防军工概念、 PPP 受益概念。
天信投资:静待反弹力量集结 主体性机会将爆发
最近两个交易日虽然股指已经止跌了,但是市场也没有形成快速反弹,这非常符合我们关于市场的预判。
在本周二股指启动企稳之前,市场连续两周跌跌不休,且整体跌幅是比较快。虽然最近也是连续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包括央行重新启动公开的市场操作;养老保险基金1370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运营。但是由于连续的下跌,不仅使得市场的走势完全形成破位,同时也对一些非常活跃的一线游资形成套牢,并且也是打击了市场的做多积极性;在结合管理层强监管的政策背景下,市场虽然止跌,但是反弹的力度始终是不能有效集结,这已导致股指能形成止跌,但不能形成反弹的主要原因之一。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市场处在一个“修养生息”的过程中。
虽然短期内股指不会出现快速的反弹,但是主体性的投资机会会逐步出现,所以在操作上“重个股,轻指数”。对于前期的热点题材经历近期的连续下跌之后存在自救行为的个股,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适当阶段参与。
巨丰投顾:控制仓位,远离纯概念炒作
巨丰投顾认为,严监管及流动性紧张导致市场出现持续调整,而游资导演的闪崩行情,则加剧了杀跌恐慌情绪。近期持续调整的雄安新区及次新股均止跌反弹,带动大盘展开技术性反弹。金融股止跌回升,也利于市场稳定,但盘面分化明显,投资者仍需控制仓位高抛低吸,远离纯概念炒作。
魏宁海:反弹也许要等到下一个时间窗口
大盘今天还是在盘中顽强的做了一次反抽动作,缩量反弹后还是回落。这说明市场主力资金十分谨慎,这里并没有想积极做多反弹的意思。各大板块热点还是持续力不强,昨天尾盘军工反弹随着今天航母下水仪式的结束出现见光死的回落走势。
现在市场各大热门板块只有龙头可以持续反弹,其余的同板块个股基本不跟随,这就是非常明显的结构性行情。主板支撑位置3104点,压力位置3150-3160点一线。上升切线被破掉三天回不上去的话就确认跌破的有效性。ABC结构目前看起来A下跌都还没确定走完整,所以B的反弹还要等时间了,可能是下一个时间窗口再做B反弹。
看空大盘下跌中继确认无疑
张中秦:大盘下跌中继确认无疑
从技术上看,市场成交量环比有所放大,但为一般成交量表现,阶段市场成交量萎靡之势短期不可扭转。日线结构上,沪深大盘继续围绕在5日均线下方进行震荡。
大家都听说过主升浪,听说过主跌浪吗?大盘两周多以来,一直在依托5日均线下行,就是典型的主跌浪特征。看到这个特征,其它什么GP理论都可以先丢一边,趋势最为重要。确认无疑,现在大盘处于下跌中继之中。
本轮熊市沪指大盘终极底部2200点——2400点区间。
梁剑:缩量反弹或遭空头狙击 周四不放量则果断减仓
今天沪深两市双双受到5日均线压制,冲高回落,同时全天成交量未明显增加。
首先,不管从60分钟K线看,还是从15分钟乃至5分钟K线看,今天早盘指数反弹时成交量相比同值都没有明显放大,这说明一方面市场总体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今天没有大资金进场。
当然,现在市场信心不足可以理解,比较5日均线像把利刃斜劈下来,悬在头顶,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不敢硬着脖子与碰这把利刃,都在等别人先上去堵枪眼。不过指数弱势上攻到5日均线处受阻回落后,也没有出现大的抛盘,说明市场对第一次冲击5日均线失败也是在预料之中,所以没有多少人出逃,都在等待下一次冲击的机会。
我认为,对形成直线打压态势的5日均线,第一次冲不过去很正常,而且第一次冲击时没有成交量配合也很正常,但如果明天有第二次冲击,一定要放量。所以在操作上,如果明天放量,可以继续持股观察,等待一个更好的位置减仓,如果明天继续上攻缩量,不管能不能冲上5日均线(如果缩量冲上5日均线更危险),建议趁反弹时开始减仓。
个股推荐中国新材料发展重大工程将启动 聚焦超导石墨烯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近年来,石墨烯产业从“商业化准备期”到“产业化应用期”明显提速。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0亿美元。随着政府扶持、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的推动,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有望步入加速期。
有报道称,继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为组长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后,中国新材料发展重大工程有望正式启动,可能涉及石墨烯、超导材料等多个方面。国务院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为了一个产业专门成立的领导小组。
超导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目前,该材料已在电力传输等领域试用,可提高电流传输容量5至10倍,能耗降低三分之二。目前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实现千米级生产。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规模量产,奠定了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的产业化基础。A股上市公司中,永鼎股份全资子公司苏州力鼎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营超导线材制备及超导电力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近年来,石墨烯产业从“商业化准备期”到“产业化应用期”明显提速。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0亿美元。随着政府扶持、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的推动,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有望步入加速期。
A股上市公司中:
碳元科技:是全球少数几家具有大规模生产高导热石墨膜能力的企业。
中国动力:公司与上海新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研发高性能石墨烯铅酸蓄电池、锂电池。
东旭光电:推出了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烯王”,这也是东旭光电推出的第一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石墨烯产品;2016年7月1日,投资5亿建设石墨烯基锂电池项目;牵手交大成立石墨烯技术研发中心;并与美国凯途能源等多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石墨烯在动力电池、动力锂电池、小型动力电池、锂电池正极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和市场推广,推进高科技成果的转化
宝泰隆:2015年7月份,公司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在石墨烯复合磷酸铁锂,石墨烯复合硫正极,石墨烯复合磷负极等新型电极材料,新型石墨烯复合导电剂,石墨烯集流体改性,氧化石墨烯电解质等新体系电池的应用基础研究。
名家观点姜超:短期货币政策难以宽松 动荡难免小心方为上策
来源:微信公众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大家都在讲金融去杠杆、防风险,可杠杆究竟在哪里?风险具体又是指什么?面对中小银行快速扩张带来的问题,究竟是银行太逐利,还是监管不够严?银行业监管的核心是什么,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不妨还是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入手,先看看银行资产端究竟配置了什么。
银行资产端都买了啥?表内:债券非标超过贷款。与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配置贷款有限,占比从2010年的69%一路下滑至去年三季度的48%;同时增加了债券和非标的配置,两类资产在资金运用中占比从12年时的不足17%,飙升至当前的33%。贵阳、南京、兴业、上海银行的债券和非标资产是贷款的1.5倍以上,宁波、杭州、江苏银行也在1倍以上。表外:风险偏好相对更高。根据理财业协会的数据,银行理财资金40%配置了债券,但以信用债为主;尽管近几年受监管影响理财配置的非标类资产占比在下降,但目前仍有16%;还有将近10%的理财资金配置了权益类资产。所以受负债成本高企推动,银行管理表外理财资金时明显比自营资金的风险偏好要高。
杠杆在哪里?风险是什么?如果用理财和存单募集来的资金直接去投资短期债券,银行可能是亏钱的。那么银行是怎么实现盈利的呢?期限错配加杠杆,流动风险上升。银行通过存单、理财募集资金通常久期比较短,但是配置的债券和非标资产久期比较长,通过短久期负债和长久期投资,实现了第一次期限错配。而在配置资产时还可以通过质押式回购进一步加杠杆,每次杠杆操作背后都进行了一次期限错配,所以多出来的收益主要来自期限利差。这种操作导致银行及非银机构对短端资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旦央行稍有收紧,金融体系就很容易出现资金紧张、甚至钱荒。投资更加激进,信用风险增加。提高投资风险偏好是银行增加收益又一来源。一方面银行及非银机构在债券市场投资时更加激进,尤其是理财资金主配信用债、甚至是中低等级;另一方面,表内增加非标投资,兴业、南京、浦发、上海银行等非标资产配置都非常高。此外,银行业通过贷款、非标等途径与地产相互渗透,整个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上升。
银行监管,“躲猫猫”的游戏?银行天生爱杠杆!我们在之前的专题里已经介绍过,银行天生是靠加杠杆盈利的行业。所以只要有利差存在,最大限度的扩张资产和负债的规模是最佳选择。所以,银行监管的关键是控制银行加杠杆的冲动。为了加杠杆扩规模,银行一直在和监管“躲猫猫”。以非标投资监管为例,银行先后通过理财、同业资产、应收款项类来投资非标,通道逐渐从信托转向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都是为了应对监管和考核。监管再度趋严,杠杆率是关键。银行业监管的核心是资本金充足率,即银行的自有资本和风险加权资产的比值,其实就是银行的杠杆率。对于银行来说,要么通过增发股票提高资本金,要么控制规模增速,甚至缩减表内外资产规模。
货币难松,动荡难免!短期来看,货币政策难以宽松。从金融杠杆的形成链条来看,过去两年央行持续提供低成本的短期资金,间接滋长了银行和非银机构通过期限错配加杠杆的趋势。所以短期央行不仅不会放松政策,在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资金面宽松时,还有可能会回收流动性,以防杠杆卷土重来。动荡依然持续,小心方为上策!前期央行锁短放长、提高资金利率,直接提升了银行和非银机构投资中的杠杆成本,导致需要不断续作回购维持的债券投资震荡回调;而近期银监会政策监管或将直接从控制、甚至压缩规模入手,银行开始出现赎回委外资金现象,资产抛售压力甚至可能会引发踩踏。所以短期来看,动荡依然持续,小心方为上策。
文章由本号编辑集纳而成,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