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场外调研能够与乡村公共服务的座谈会互为补充,为领导的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在组织调研时,我会获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基础设施状况。我会详细了解乡村的交通状况,观察乡村道路是否畅通、有无破损等。
第二,公共服务设施。我会收集关于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信息,包括设施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以及使用情况。比如,村里的学校、幼儿园、卫生院、图书室、体育设施等,是否能够满足村民的需求,以及它们的使用频率和效果如何。
第三,村民生活状况。我会通过观察村民的住房条件,包括房屋结构、居住环境等,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询问村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对现有服务的满意度。
第四,政策落实情况。我会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在乡村的具体落实情况如何,比如扶贫项目、公共服务项目等。
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以上信息:
第一,我会先查阅相关资料,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详细了解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查阅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乡村公共服务建设的政策文件,了解政策导向和具体要求。获取乡村的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统计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为调研提供数据支持。
第二,我会通过实地查看的方式,详细了解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相关情况。
第三,我会与村委干部,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乡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看法、规划以及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第四,我会入户访谈村民,随机选择村民家庭进行入户访谈,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乡村公共服务的了解和看法。
第五,我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详细了解村民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公共服务的感受。
最后,我会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形成调研报告,汇报给领导,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我相信,通过张科长的座谈会和我的调研工作,一定能够互为补充,为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