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8日,秋日和煦的阳光中,宝蕴楼迎来了远道而来的客人——美国总统特朗普夫妇。在宝蕴楼前,两国元首夫妇互致问候,共同步入宝蕴楼落座茶叙。
宝蕴楼,顾名思义,即“蕴藏珍宝之所”,单单听其华丽的名称,就令人浮想联翩。这里到底收藏过哪些稀世珍宝?又曾经历了怎样的世事沧桑?
近百年历史的宝蕴楼是
故宫里唯一一栋现存的西洋小楼
,总建筑面积1646.9平方米,紧邻故宫西华门的宝蕴楼,以其奇特的西洋式建筑风格与宫内其他建筑形成巨大反差,引人瞩目。然而,多年来这里一向大门紧闭,更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宝蕴楼”名称的由来,顾名思义与宝物有关。据介绍,1913年初,为解决沈阳故宫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所藏文物运到北京存放问题,决定修建。1914年动工,1915年完工。
这里曾保存
23万件文物,
且都非常珍贵,
价值不可估量,
所以被命名为“宝蕴楼”,并制石质匾额安于北楼正面上。
宝蕴楼可以说是
最早的专用文物库房,因此也被誉为“
中国第一家国立博物馆
”。
宝蕴楼选址在
故宫西华门内曾经的咸安宫,
可惜清末一场大火将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宫殿烧毁,只留下咸安门一处遗存。
宝蕴楼的建筑特色在紫禁城内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唯一一座按照西洋式样设计建造的建筑,造型、结构、用料都与故宫内其他传统建筑不同。
故宫提供的材料显示,3座楼均为地上两层,下部有半截地下室。北楼是主楼,不仅建筑面积大,而且外观也十分别致,左右对称的东西两楼是辅助设施,连接主楼与副楼之间的两层外廊,是以白色的栏杆和廊柱构成的空透走廊。
宝蕴楼是专为存放文物而建造的,楼内藏品都是“
历代文物之所萃
,品类最宏,举凡金石书画、陶瓷珠玉,罔不至珍且奇,极美且备。”
建造之初,宝蕴楼是为了存放沈阳故宫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两地的文物。
库房存放多达3150箱、23万余件文物
,文物多是金石玉宝和珍贵秘笈。每个文物柜子里都在讲述着一段凝固的历史。
建国以后,宝蕴楼的文物陆续被转移到首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地收藏。
2013年前,近百年历史的宝蕴楼未曾向公众开放过。2013年12月,故宫对宝蕴楼启动修缮保护。
一切修缮的原则是“不改变文物原状”,尽可能使用原做法原工艺,保留原有构件,以确保各单体建筑及文物遗存修缮前后保持风格一致。
2015年5月底,宝蕴楼变身故宫馆史展陈专用场所,首度向观众开放。
宝蕴楼是一座具有文化积淀的博物馆建筑。它的修缮与开放,将慢慢揭开一段被尘封的历史,细细诉说一段段被遗忘的往事……
宝蕴楼展出“宣统之宝”玺印
宝蕴楼陈列《故宫历代景泰蓝传世六珍》之天鸡尊
宝蕴楼陈列《国器2019》景泰蓝大龙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