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有道
这里分享投资路上的个人札记、好文章。挖掘价值,分享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牛散赵哥  ·  A股:阿里产业链全线爆发,下周怎么看? ·  昨天  
牛散赵哥  ·  A股:阿里产业链全线爆发,下周怎么看? ·  昨天  
苏州园区公安微警务  ·  反诈进行时 | 开学第一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  2 天前  
苏州园区公安微警务  ·  反诈进行时 | 开学第一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  2 天前  
数据何规  ·  蔡崇信确认阿里将与苹果合作 ·  2 天前  
数据何规  ·  蔡崇信确认阿里将与苹果合作 ·  2 天前  
财联社AI daily  ·  任正非,见了何小鹏、王兴兴等! ·  3 天前  
财联社AI daily  ·  任正非,见了何小鹏、王兴兴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有道

高估值vs低估值:明枪易躲还是暗箭难防?

投资有道  · 公众号  ·  · 2021-08-11 13:27

正文

本文转自公众号 伯庸智库 ,原发于2019年12月。


高估值个股一向被价投者所诟病,因为大家都记得那句真言“ 要以便宜的价格买企业 ”,这话确实没毛病,由此这个原则让价投者跟高估值企业绝缘。

但殊不知, 低估值企业的操作难度更大,它们二者的风险绝不是高低估值那么简单 ,今天我想从底层逻辑的角度来谈一谈高估值与低估值。

高估值根据其诱因分为两类:

预谋资金助推的泡沫股和供不应求的市场长期资金推高的绩优白马股

第一类,作为价投者基本都能分辨出来,诸如暴风乐视之流,咱们这里主要说第二类,那些高估值的绩优,跟这类相对应的则是低估值的公司。

这两类相对应的公司,背后都不乏众多拥趸者,更是两派不同原则的投资者 ,孰对孰错,我想来捋个清楚。

如果思考的足够深入,其实这两派在本质上都是基于自身能力圈的不同类型的博弈,为何这样讲呢,先吃个蹩脚的栗子开开悟。

一个草民拿着在自家后院挖出来的瓷碗,找到了底层的草民级别的专家来鉴定,经鉴定,大部分草民专家认为这是个北宋时期的官窑。

如果是真的, 则在农民阶层的交易价格值10万,县丞阶层价值20万,县令阶层40万、都蔚70万……太守、刺史、将军、太尉等以此类推 ,价值逐级推高,阶层越高,价值差距越大,且每一个阶层都有自己相应阶层的专家,只有相应阶层的专家认可,则它才会在这个阶层获得相应的价值。

你想做这笔生意,想买下卖给县丞阶层,但你还怕县丞阶层的专家不认可,如此就会有砸手里的风险, 这时草民阶层的专家鉴定后的认可度越高,你就越有这个信心,它在你心里的确定性就越高

由于草民阶层专家的一致认可,这时有很多人跟你一样想拿下这瓷碗卖给县丞阶层,于是纷纷出价,水涨船高,这时有人以15万买下后,卖给了县丞阶层,这瓷碗也得到了县丞阶层的认可,有人大赚一笔,大家看到了这让人眼红的游戏。

由于县丞阶层专家也高度认可,于是,纷纷在县丞阶层争相出价……就这样到了太守阶层、刺史阶层,到了将军阶层时这瓷碗的交易价值已达到200万,有人继续争向出价,但这时不幸的是,到了太尉阶层的高级专家,一致鉴定出这是一个做工极其精细的高仿官窑,价值只有真正官窑的一半, 至此,将军阶层的出手购买者本金腰斩一半。

当然草民阶层所发现并交易的,不仅只是专家一致看好的绩优瓷碗,还有形形色色的名人书画,这时呢,草民阶层流传着一副郑板桥的书画,经几位草民专家鉴定,可信度不是那么高,鉴定难度也堪比蜀道之难,如此去愿意买下的人就不多,它的价值也远低于10万。

草民阶层中有购买者花了5万买下,卖给县丞阶层,但也没有获得一致认可,价格降至4万,到了县令阶层被彻底全盘否定,证明此为赝品,由此,这类低价购买者最终也是全部本金化为灰烬。

当然这里还流传着汉代的传国玉玺,它的鉴定难度极为之大,草民专家也都不敢确定它是否为真品,由此,它在草民阶层的市场出价很低,只有4万。

这时总有一个对玉玺颇有研究的人,他有研究玉玺几十年的功力,这件东西被他鉴定为真品,于是它低价买下,直接越级卖给了县令阶层,果然被县令专家敲定为真品,交易价值40万,他由此大赚一笔

好了,栗子基本吃完,咱们来消化下,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从底层梳理一下。

为什么大家愿意出高价买瓷碗呢?因为它在市场专家那里的认可度、确定性高 ,由此,大家就有胆量出高价以博取更高阶层的价值,它的言外之意就是市场预期高,只有草民阶层的认可度高,如此,你在高一阶层的获得认可的概率就会更大。

②瓷碗为什么最后价值崩斩呢,因为 这种层层相传的高预期在某一阶层破灭,加上购买者付出的高溢价 ,最终本金从头亏到膝盖,一撸到底。

③郑板桥的书画为何在草民阶层的市场出价很低呢,原因有二: 市场专家认可度低、坚定难度极大,导致市场人士不敢敲定大概率的结果。

④购买郑板桥的书画的人,最终为何全金覆没、亏掉裤衩,原因有二: 贪吃低价便宜进了低价陷阱、其书画鉴定角度极大超出自身鉴定能力圈

⑤投资汉代玉玺的人为何一朝赚尽平生蓄,因为 它具备鉴定玉玺的能力圈 ,而市场人士却不具备,由此他才会低价吃货,巨赢而归。

以上这几个问题和答案,都是咱们从底层可以理解的逻辑,接下来,咱们再将这个蹩脚的比喻映射进投资中来:

市场专家人士看法:市场大众主流观点
一致看好瓷碗:主流确定性高
高价买瓷碗:高估值买入
瓷碗在太尉阶层价值崩斩:公司高预期破灭
瓷碗从草民到将军阶层价值递增:高预期被现实佐证吻合
郑板桥书画低市场价:公司低估值
书画鉴定难度大:公司市场前景不明确、主流观点确定性低
书画投资失败:低估值公司投资失败
汉代玉玺投资成功:投资低估值公司成功
研究了几十年的玉玺:对公司能力圈的扎实

以此为例,咱们来论高估值和低估值,凭良心说,谁脑袋也不缺根筋,有钱烧得蛋疼,非要奔着高估值就去了, 高价买瓷碗,这里无非是一个博弈:牺牲价格优势换取更高的确定性,这更高的确定性来自市场的一致认可,也来自你自己的判断,总之,你想着是以牺牲价格优势,来换取转向高确定性

同时呢,低价买书画,实则是牺牲确定性来换取看起来的低价优势,最后全金覆没,看来,没有了确定性的价格优势并不能给你的亏损托底

低价买玉玺,则是牺牲几十年的商业思考来换取如今的确定性和低价优势,如此,在别人眼里则是沙子堆里淘到了金子,但殊不知,这也是一种筹码的博弈

这里的博弈一共有三大筹码:能力圈、价格优势、确定性。

对于前两个来说,无非就是你牺牲什么去获得什么的区别,投资中的确定性更重要呢?还是价格优势更重要呢?我认为二者都重要,但,这里还有第三个筹码,那就是你的能力圈

咱们来谈谈确定性和价格优势哪个更重要,我认为高确定性是个投资的大前提,没有它,你价格优势又是个什么东东,都没有标尺了,你又如何看贵贱?仅仅是静态的市盈估值吗?那就太扯了。

金融危机之前银行都跌到一倍市盈,最后不也照样破产吗? 由此,价格优势绝不是抛开确定性去空谈的,一个当下看起来估值便宜的企业,在十年之后由于业绩下滑,也有可能变成市盈几千倍的企业,没有了确定性,你再去谈价格优势,这等于扯淡,如此,就很容易进入低估值陷阱

而高确定性下的高价格,到底可行吗?这事要手把手算账, 以当下的高市盈为起点,计算出增长之后的利润,再辅以几年之后的低市盈为安全边际,如果这事值,那你就买,不值就拉倒 ,也就是说,我假如40倍买入,20倍pe卖出,每年增速20%,十年之后我的收益是否可观,能接受就干,接受不了就算,如此而已。

这里就怕你买的高估值,但你对企业的理解却是半吊子,也就是你的确定性不强,这就是高估值买入的唯一风险。

如果一口咬定高市盈不可买, 那茅台过去也有五六十倍市盈的时候,照这个说法,茅台当时也是不该买的? 等到其低市盈时才是可以买的?殊不知,茅台市盈低的时候比市盈高的时候股价更高,难道买在高的时候就是安全边际吗?无疑,这明显就是刻舟求剑。

只有你没有第三个筹码能力圈的时候,你才会期待于价格优势给你安全边际,岂不知, 没有确定性的价格优势根本是无稽之谈 ,不存在的,所以,你是牺牲确定性求价格优势呢?还是牺牲价格优势求确定性呢?

有人或许说二者不可兼得吗?事实上,那些模式透明,增长逻辑也透明的企业通常都被市场给予了高市盈,也就是说,这家公司好,不是只有你能看到,大家都能看到,所以它的买盘就比较强悍,估值就很难下来。

相对应的, 那些低估值的企业,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其增长是很难判定的,不管是增长逻辑,还是模式都是比较复杂难以分析的 ,或者说看衰者更多,坚定看多者很少,由此导致股价疲弱,这类企业对大部分人的分析难度更大,才会导致估值偏低。

正因如此, 人性的弱点使得我们本能的以低价来换取安全边际 ,但事实上,这个底层逻辑是不成立的,不是单纯的静态低估值就是真正的低价优势,相对未来,它有可能依然是一种高价劣势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两条道路:

①买入相对高市盈公司,以长期的高确定性增长覆盖短期的高市盈,这类公司如茅台片仔癀之流。

②买入判断难度极大的低市盈公司,期待以价格优势消化掉企业未来的经营波动。

如果这样,非要我选一个的话,我会选择第一种,答案很简单,因为不管风险大小, 至少它风险可控 ,第二种,虽然看似具备安全边际、风险不大,事实上它 风险不可控,这是投资中最大的忌讳

这也符合我生活中的做事方式:多花点钱保证确定性,这样会减少浪费更多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

那么这时,我们不免就说了,难道高市盈买企业是对的?岂不谬哉?

应该说, 它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下的投资的方式 ,并非是最优的那种,之所以说是无奈的权宜之计,是你想低价买却没机会,同时你又没有选择低价高确定性的智慧能力,由此,你不得不这么做,以长期增长消化价格劣势,这样的企业可以说一抓一大把。

有人或许会把股神巴菲特拿出来说事,你瞧瞧人家从来没买过高估值, 这里我们不要忘了那个买玉玺的人 ,应该说,谁不想低估值抓金元宝了,但问题是你有那商业智慧吗?如果你的观点总是跟主流观点一样,那么你很难有这样的能力,明人不说暗话, 事实上大部分人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

大师之所以为大师,是因为什么他们的要求比咱们常人要更高,大师可是很贪的,人家既要低估值,又要好企业,加上他们有超强的商业智慧,如此,他们就可以选择出那个低估值玉玺,在遇到谁也鉴别不定的东汉玉玺时, 大师们是可以这样做到的

但常人却也只看到了低估值,并没有看到大师们对低估值企业的能力圈,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