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想地图
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叫有思想。绝不浪费你的时间。轻松又有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共97人!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西建 ... ·  23 小时前  
余杭时报  ·  3月1日起,退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想地图

刚刚“解禁”的慈禧葬礼照片,看傻了眼!

思想地图  · 公众号  ·  · 2021-03-05 19:00

正文






在讲述今天的文章之前,先给大家实验一个微信的新功能,特别的好玩!!!
比如大家,可以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后对话框回复 1024 ,就会收获到一份精华的礼品资源!( 珍藏了很久的

1908年11月15日下午,统治了清朝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去世。慈禧生前的生活是非常奢侈的,死后的葬礼同样是非常的浩大。当时,有一位外国摄影师,得到特许,用镜头记录下了慈禧浩大葬礼的场面。



慈禧出殡那天,大街上人山人海,两边挤满了围观的群众,就单单灵柩,就有几百人换着抬。



慈禧葬礼现场,抬灵柩的仆人。



用纸糊的兵马,犹如真的,看起来很阴森。



真是声势浩大啊。



出席葬礼的外国外交官,这是临时搭建的看台。



慈禧葬在清东陵,从紫禁城出发,有100多公里,所以得走好几天。



慈禧的灵柩。



慈禧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连葬礼都是搞得轰轰烈烈,世人皆知。



虽然场面浩大,但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慈禧的陪葬品更是价值连城,这个阵容才是最大的。


现在就让我们来扒一扒这位大清太后的天价陪葬品吧!




慈禧简介


中文名: 叶赫那拉·杏贞

外文名: Empress Dowager Cixi

别名: 慈禧太后,西太后,孝钦显皇后

国籍: 中国清朝

民族: 满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835年11月29日(农历十月初十)

逝世日期: 1908年11月15日(农历十月廿二)

信仰: 藏传佛教

婚姻名份: 贵人、嫔妃、贵妃

丈夫: 咸丰皇帝

儿子: 同治皇帝

生活年代: 清末

坟墓: 定东陵

旗籍: 满洲镶蓝旗

主要成就: 辛酉政变,镇压太平天国洋务运动。

清末新政谥号: 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莊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其他成就: 辛酉政变夺得大权,两度垂帘听政,成为清朝晚期实际统治者


【天价殉葬单】


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下面锒大小珍珠12604粒,红光宝石85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再铺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面铺5分重的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体上的是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被长280厘米,宽274厘米明黄缎底,捻金织成。经被上缀有820粒珍珠。在经被之上又盖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网球被。




图为由捻金线织成的陀罗尼经被,经被约三米见方,明黄缎底,被面上织有众多佛经、佛像、佛塔、花纹等装饰,既有佛教的神圣,又不失皇室的威严。


头戴凤冠,冠由珍珠宝石锒嵌而成,冠上有一颗重4两大如鸡蛋珍珠,当时价值白银约1000-2000万两。口内含夜明珠一粒。


脖颈上有朝珠三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是红宝石的。


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头前方有蚌佛18尊,头顶一翡翠荷叶。



头两侧有金,翠玉佛10尊,手边各置玉雕马8匹,玉罗汉18尊。


在其尸体旁或足下共有金佛、玉佛、红宝石佛、翠佛108尊,每尊佛重6两。


翡翠西瓜四枚,白皮黄籽粉瓤者两个,绿皮白籽黄瓤者两个,翠桃10个,翡翠白菜两颗,绿色的菜叶旁有两只典色的马蜂。


棺内最珍贵的是座率纹花,烟云流动,用白玉雕琢成的九玲珑宝塔。


其尸体旁边还放满了宝石、玉石、红珊瑚树、墨玉荸芥700多件,当宝物殓葬完毕,发现棺内尚有孔隙,又倒进四升珍珠(8分大珠500粒、三分珠2200粒,二分珠1000粒);红蓝宝石、祖母绿宝石2200块。




【日常开销】



《颐和园庆寿图》


老太后60岁的生日时为自己的生日准备的首饰合黄金1万两,白银38万两;置办衣服花去黄金23万两;从颐和园回紫禁城所经道路的景点设置与装饰,花去白银240万两……


太后这个生日,约花了白银1000万两,相当于整个北洋舰队的经费。



吉羊麻将



慈禧太后进药底簿



按摩器



紫檀百宝嵌福禄寿文具盒


据清王朝最后一任总管太监小德张回忆:慈禧当年一天的宫中费用大致是纹银四万两。


这意味着清宫半月之费可购甲午海战时日方吉野级巡洋舰一艘;两月之费可购一超级主力舰;一年之费可装备一支居当时全球六七位的海军舰队。

如厕

是人都要吃喝拉撒睡,太后也不例外


慈禧太后的座便器


官房


慈禧用来装粪便的物件叫“官房”,也就是一般老百姓口中的便盆。慈禧用的“官房”,那真真切切是件国宝。


一般的“官房”大多是磁盆。可慈禧用的是檀香木做的,雕刻成一条大壁虎的形状,栩栩如生。


壁虎头往后扭着,两眼向上注视着骑在背上的人,嘴略略地张开一条缝,缝内恰好可以衔着手纸;两只眼睛镶着红红的宝石,闪亮闪亮的。


“官房”的口是略张的椭圆形,有盖,盖的正中卧着一条螭虎,做为提手。大壁虎的肚里,是香木的蓬松细末,便物下坠后,立即滚入香木末里,被香木末包起来,根本看不见脏东西,也不会有什么恶气味。


慈禧太后的如厕工具“官房”


传“官房”


慈禧一说传“官房”,立刻就有几个宫女行动起来,各有各的差事。一个去传专伺候官房的太监。


这个太监自从慈禧从养心殿回来,就随时等候着传唤,所以宫女出去,点首便来。


太监把用黄云龙套包着的“官房”恭恭敬敬地顶在头上,送到寝宫门外,请跪安(因头上有官房没法磕头),然后把黄云龙套迅速打开,请出“官房”来,由宫女捧进更衣室。


在这片刻的工夫里,慈禧便已经宽衣解带了。第二个宫女赶紧去取油布,把地面铺起来,约二尺见方。


每次都用油布把地遮上,把纸放在壁虎的嘴上。慈禧使用“官房”时,常用手纸逗着大壁虎玩。


手纸



双面贴寿字卷轴筒式纸包


慈禧用的手纸也是宫女特制的。先把一大张白绵纸分开裁好,再轻轻地喷上一点水,喷得比雾还细。


把纸喷得发潮发蔫以后,用铜熨斗轻轻地走两遍,随后再裁成长条,垫上湿布,用热熨斗在纸上只要一来一往就做成了。


熨两遍,一是图干净,二是要把纸毛熨倒了。不带毛的纸发滑,带毛的纸又发涩,只有把纸毛熨倒了的纸最好用。


洗脚、洗澡



澡盆


金易、沈义羚着《宫女谈往录》说:“老太后洗脚不仅是为了卫生,更重要的是为了保养,说深了,有点小病小灾的,洗脚比吃药还便当。”


“储秀宫里把给老太后洗脚看成是很重要的事。洗脚水是极讲究的。譬如:属三伏了,天气很热,又潮湿,那就用杭菊花引煮沸后晾温了洗,可以让老太后清心明目,全身凉爽,两腋生风,保证不中暑气;如入三九了,天气极冷,那就用木瓜汤洗,活血暖膝,使四体温和,全身柔暖如春。当然,根据四时的变化、天气的阴晴,随时加减现成的方剂,这也可以算是老太后健身的秘密了。”



画珐琅缠枝花唾盂


毛巾


老人家每洗一次澡要用40条毛巾!当然了,这些毛巾不是一般的毛巾,是拿到博览会上每条都可以当工艺品展览的。


【衣食住行】


远超一节车厢!





慈禧的服饰很多。她乘火车去奉天时,有专门一节车厢载运她的服装。她并不预备在那边耽搁太久,因此所带的衣服只是晚春时适用的一部分。


但这已足以使她的御前女官裕德龄惊叹:“它的伟大和富丽几使人目为之炫,神为之夺。除却你能看见的一片彩云似的锦绣之外,你就不用想细细鉴别它们。因为它们委实是太多了,太美丽了!”


衣服大概有2000件,鞋子不能算多,也有三四十双。太后身高中等偏低,喜欢穿高跟的鞋,有的高达6英寸。


她有一款大典时才穿的绣花鞋,鞋底很高,四周缀有小珍珠串,如同穗子一样。




慈禧与多数女人一样,喜欢检阅和欣赏自己的衣物。


有些衣服虽是从不再穿,却因有纪念意义,如数十年前她为贵妃时穿过的衣服,时常要叫太监取来把玩,追念往日的绮年玉貌,美景良辰。




即使在出行途中,“每隔四五天工夫”,也“总要把所有的衣服等等查看一番”由两个太监抬到慈禧面前,全部看完,不啻上千百人的队伍。




女为悦己者容,慈禧花在“梳妆台”的时间,也十分的惊人!



织锦多格梳妆盒


发式——“大拉翅”


据说是她自己所创,后来官宦命妇、民间女子纷纷效仿,一直流传到今天的戏剧舞台上。


慈禧的“大拉翅”发髻,实际是一个高约一尺有余、内以铁丝为骨架、外包青缎青绒布做成的两把头冠套。


摘戴自如,又可美饰头发。两把头的头饰有扁方、簪、头花、流苏等。



碧玉朝珠


慈禧夏天最喜欢戴的扁方是六十整寿时张之洞进贡的,用檀香木、金丝和小珠子镶成。


头花是“大拉翅”发髻的主要首饰,大多以珠宝镶嵌而成。慈禧许多画像、照片中,都能见到她“大拉翅”发髻正中的大朵珠宝头花。


皇室“珠宝狂”



银粉盒


翡翠“发烧友”



“御风而上”玻璃种翡翠



“福从天降”三彩翡翠



“日日茂盛”翡翠



“岁月惊喜”三彩翡翠



“蝴蝶翩翩”玻璃种翡翠


美国女画家卡尔为慈禧画的油画像中,有一幅身穿黄底绣紫藤萝团寿字氅衣,头上梳的“大拉翅”,簪插了许多珠翠首饰:翠簪、凤钗、金扁方、宝石头花、珍珠头箍及下垂的一串串流苏,显得雍容富贵。


但卡尔说:“慈禧佩戴之首饰,种类虽多,而终不过珠翠二者。”



金镶东珠耳环


“据说宫里各种首饰都有,但我只看见过慈禧常戴的几种。她最爱的是一个翡翠戒指,一个碧绿戒指,还有头上戴的几朵珠花和一件珍珠串起的披肩。慈禧还戴一副小珠子耳环,永远也不摘下来。”


据老太监们说,这副耳环是慈禧进宫时,咸丰皇帝赏给她的。慈禧每次戴两副耳环,因为她有四个耳孔。


每日三餐+糕点、饮品


一、正餐




慈禧太后的饮食之奢侈,在中外历史上是有名的。她每顿正餐用的肴馔,要摆满三四张拼起的膳桌,品种常在百种之上,冷热大菜,烧烤炉食,各种小吃,应有尽有。


她一声传膳,大小太监列队恭候,肴馔即刻就要摆好,少数特殊的随吃随上。肴馔上席后,慈禧要过目一番,满意的留下,不想吃的即刻辙下。




二、糕点


遇到节日,比如重阳节,御膳房还额外为慈禧做菊花、枣泥、八宝等各种花糕上供,还有各式饽饽。


据说,这天慈禧要到颐和园排云殿吃一种她最爱吃的专用木炭和松枝烤出来的“烧饼夹烤肉”。慈禧小食爱吃小窝头、臭豆腐。


光是苹果,就消耗了15万个之多。平均算下来,每天要消耗400多个苹果。就算慈禧太后晚上不睡觉,白天不休息,一天24小时不停吃,每个小时也要吃上差不多20个苹果。这可能吗?


这当然不可能。


慈禧太后喜欢苹果,这不假。但是,她之所以喜欢苹果,不是吃,而是闻苹果的香味。慈禧太后就吩咐在居住活动场所,摆放一些苹果、梨子、柿子等水果,闻闻这些水果的香气。等这些水果的香气慢慢消散了之后,就换下去,重新换上新鲜的水果。


这就是慈禧太后一年消耗15万苹果的秘密所在。



燕窝


三、 饮品


慈禧爱饮花茶。她嗜茶成癖,特别讲究。泡茶用的水是当天从玉泉山运来的泉水;所饮的花茶不是经过火焙的茉莉、玫瑰,而是刚采摘的鲜花,搀入干茶里再泡入茶盅,饮起来既有茶香又有花香。


慈禧饮茶用白玉茶杯。金茶托上放三盏白玉杯,中间是茶,两边是花。两名太监双手将茶托共捧至慈禧面前,口呼:“老佛爷品茗了!”慈禧方才饮用。



普洱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