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亚君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参考消息”(ID:ckxxwx)。
3月27日,联合国“禁止核武器条约”谈判会议将在纽约举行。不过,这一次的会议上,将不会出现中国代表团的身影。
这是3月20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向媒体披露的最新信息。消息一出,立即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狂热追捧。
“有骨气,有底气!该横就得横!以后多发出这样的声音。”“我们摆出了我们的态度!”
类似为中国立场“点赞”的声音在网上比比皆是,连华春莹本人的“颜值”也因此再次受到网友称赞:“太喜欢她了,外交部的颜值都逆天了。”
华春莹
作为联合国向来的“铁杆”支持者,中国为什么不参加“禁止核武器条约”谈判会议?
华春莹先是强调了中国一贯主张并积极倡导最终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这与该谈判宗旨“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她同时表示,中方也认为,实现核裁军目标无法一蹴而就。
也正因此,经慎重研究,中方日前决定不参加谈判。华春莹表示,“中方这一决定系出于维护现有国际军控和裁军机制及坚持循序渐进推进核裁军原则的考虑,体现了中方对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的负责任态度。”
不参加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华春莹的表态可谓有理有据。不过在国内不少网友的想法中,中国不参加“禁止核武器条约”谈判会议本身可“不会那么简单”。
有人赞扬“大国底气”——
有人则联想起了“萨德”——
还有人开始猜测“中国的核武三原则不会变了吧”?
那么,拒绝参加会议,真的是中国反制相关国家的一张牌吗?
“联合国计划启动《禁止核武器条约》谈判,所有核大国几乎全部反对。”早在2016年10月2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就如是报道该谈判提议在联合国的遭遇。
资料图片:2016年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通过了规定2017年启动《禁止核武器条约》谈判的决议案。
这份决议案,由奥地利、墨西哥、南非等非拥核国主导提出,内容表达了对因使用核武器而造成人道毁灭的担忧,规定各国为制定旨在禁止核武器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而展开谈判。
不过在去年的那次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裁军及国际安全委员会)上,虽然决议案以128票支持而通过,但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的4个国家——美国、俄罗斯、法国和英国都投了反对票。其中美国不仅自己反对——理由是条约生效前就会对美国的核威慑力“造成直接影响”,还呼吁北约各国和日本等盟国一起反对该决议。而中国则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一道投了弃权票。
有核国家对此提议“不感冒”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方面,国际社会其实早就“有法可依”。1968年诞生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至今已有包括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参与其中(中国于1992年3月加入)。这项条约的宗旨,亦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去年10月通过的决议规定,“禁止核武器条约”谈判将于2017年3月27日至31日、6月15日至7月7日在纽约以少数服从多数等联合国大会规则展开,非政府组织(NGO)和公民社会也将参加。而即将召开的谈判会议,目标是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来禁止核武器。
资料图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审议大会筹备委员会首次会晤。(联合国网站)
从五个月前的弃权票,到如今的拒绝出席会议,中国对“禁核”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去年10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提及投弃权票时的解释是,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循序渐进加以推进;应坚持在现有多边裁军机制下处理,另起炉灶、破坏协商一致的原则可能只会适得其反。基于上述考量,中方对有关决议投了弃权票。
3月20日下午,华春莹表示,尽管中国决定不参与谈判,但中方坚定支持最终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立场没有改变,愿与各方保持沟通,继续为建立无核武器世界而共同努力。
事实上,在中国决定放弃参加该次谈判会议之前,美、俄、英、法已决定不参加。而中国出席了2月中旬的筹备会议,一度被外界认为可能还会参加3月的正式会议。
有意思的是,日本对于是否参加“禁止核武器条约”谈判,上周仍在两难状态。虽然日本打算参加,但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反对日本参加谈判,且“毫不掩饰强烈厌恶”。日本政府高官表示:“特朗普政府对禁核条约的态度比奥巴马政府时期更严厉。”
另据《日本时报》3月19日的报道,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上周访问日本时也“暗示”:鉴于朝鲜核威胁的发展态势,使用核武器也可以在东京的考虑范围内。
《日本时报》报道截图
凤凰卫视评论员、军事学者宋忠平告诉编者:“虽然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倡导全球无核化,但美国却不断强化本国核武库并挑起核军备竞赛。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削减核武器并不应是中国目前该做的,美俄两个核大国应该带头。”
在美俄英法等都不参加的情况下若出席该会议,很容易令自己陷入被动。因为在宋忠平看来,“中国并不具备核武器的优势,参加这样的会议,只会损害中国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
此外,国际社会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方面,其实早就“有法可依”。1968年诞生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至今已有包括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参与其中(中国于1992年3月加入)。这项条约的宗旨,亦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编者查阅资料发现,现在讨论的“禁止核武器”的议题在早期被讨论时,针对中国的意图一度明显。比如2014年4月,核裁军与核不扩散倡议(NPDI)外长会议通过了《广岛宣言》。宣言对2011年2月生效的美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表示欢迎,但同时又指出仅仅美俄两国削减核军备还不够,明确“要求没有参与核裁军的国家削减核武器”,举行多边谈判。
资料图片:2014年4月,核裁军与核不扩散倡议(NPDI)外长会议在日本广岛举行,会后各国代表共同出席记者会。
彼时,日本《产经新闻》就曾对此解读道,《广岛宣言》目的就是“牵制试图增强核战力的中国,迫使其加入削减核武器的国际框架”。
不过讽刺的是,《广岛宣言》在半年后即被“打脸”——2014年11月,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就要求所有国家为“早日签订禁止核武器条约”展开多边谈判的决议案表决时,美、英、俄毫不犹豫投下反对票,日本也只好选择了弃权。
宋忠平认为,既然一直以来,核大国不能“率先垂范”,那么要求中国签署裁军协议、削减核武器,本身并不符合中国维护自身国家安全的实际情况,也不利于“全球无核化”理念的推广和实现。
“而眼下,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打破了本来相对均衡的东北亚安全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得不研发更具突防能力的导弹技术,提高战略威慑能力。由此,中国也更不会参加本月的‘禁止核武器条约’谈判会议了。”宋忠平说。
学术合作联系人:聂智洋(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