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交易倒也不算太累,就是打折多找找人,多弄些囤货,比上班轻松很多。”乖乖兔说。
游戏、道具、硬通货,三者的价格波动及相互之间的差价,构成商人的主要利润来源。趁打折时囤货,等打折结束后批发给中间商;或是低价收购玩家手中的道具,再加价转售。
风险如影相随,道具可能因一次版本更新而崩盘,游戏可能因一次打折或进包而血本无归。
《Dota 2》玩家对此会有印象。2013年11月,《Dota 2》更新重铸系统,特效信使价格暴跌;三个月后,第一次芳晓节活动奖励的箱子令周边饰品崩盘。在这两次市场剧变中,大批商人破产,他们的库存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损失金额数以万计。
风险最小的是囤积硬通货赚取差价,当然,利润也最低。“存银行是年利,而这个只是等打折几次,就领几次月利基金,其实就比存基金和理财收益快一点而已。”乖乖兔说。
利润最高的是“临时工”。大型优惠活动期间,Steam偶尔会出现改价错误的情况。例如60美元的游戏原计划打折至30美元,结果改错了价格,变成3美元。这类错误被称为“临时工”。
“官方的错误,不会像国内这样,找玩家责任,只要买来,就全部官方自己负责。”乖乖兔说,“不过一年也没几回,算是额外的福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