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号“叶伟民(yeweimin121)”授权发布
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我们所理解的“文笔好”其实是一个很表层的问题。如何写好非虚构,实际有一个很系统化、很立体化的方法。今天我会很压缩地跟大家聊一聊,希望大家能够从一个俯瞰的角度去了解一篇优秀的非虚构是如何产生的。
内容我分了三部分: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三者间有非常明晰的分界线,也方便大家很对应地了解非虚构写作的“前中后三部曲”里分别要做什么事情。
1.1 定义与边界
【广义定义】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均可称之为“非虚构写作”。这个定义不能说错,但缺点是太大,太粗暴了,只能说是一个理想定义。此外,还有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狭义定义。
【狭义定义】真实的 + 有文学性的 + 有意义指向的
这三个关键词非常重要,后面还会不断出现。由此又会牵出两个基本问题。
问题1:绝对真实——非虚构——虚构三者的关系
分享一张很好玩的图片,他非常完美地阐述了上述问题。
问题2:非虚构——特稿——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四者的关系
纪实文学我们很容易把它剔除,它更强调文学性,允许一定的虚构性。特稿是非虚构在新闻领域的具体的应用。最麻烦的就是报告文学跟非虚构,他们经常混淆大家的认知。
追本溯源来讲,非虚构和报告文学在概念上其实是没什么太大的差异的。但是后者很可惜,误入殿堂,被主流过分地高举,文学技巧被过度地放大了,且承担了过度的宣传功能,反过来解构了新闻性和真实性,也随之失去了文献价值。
老前辈、中青报“冰点”副主编卢跃刚说过:“报告文学到今天为止已经死亡了。”我在做功课的时候也看到一句非常有趣的话,来自一位知乎网友——“好的非虚构写作一定要避开报告文学的尸体绕着走。”
1.2 什么是好的非虚构作品?
应具备四类特征。
一、真实。真实是非虚构的底线和生命线,细节是非虚构的基石。”
二、亲历。从个体的视角进入世界,探索人与自己、与世界、与时代、与未来的关系。始终围绕人,也回归到人。信奉人类内心的世界是比宇宙更广阔的地方。
三、独立性,怀疑、批判和反思,而非歌颂、赞扬和取悦。
四、个人视角。无需照顾或迎合一些所谓的正确,它没有唯一性。
以上四点可简化为一个极简的形式——
同心圆模型
本体(故事)——所指(问题)——外延(意义)。不同的作品能在这个模型里找到不同的对应半径。
故事: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
问题:故事要指向一个具体的问题。
意义:更终极的意义。
2.1 怎样积累素材?
1、海量阅读
除了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很多富矿都是隐藏在一些非竞争性的“刊物”中。例如相关行业的通讯、期刊、报告和政府机关、警方、法院发布的消息等。
2、社交
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和消息渠道,多参加一些会议,多出席一些交流场合,还可以通过朋友圈等关注你的消息人士的近况,多以请教的姿态去交流。
例:2003年的普利策获奖作品《恩里克的旅程》,源自记者索尼亚当时跟一位来自洪都拉斯的女工人在厨房的聊天,无意中得知中美洲偷渡客的“野兽之旅”。
3、随时随地记录
养成随时随地记录的习惯。一个是记录线索,一个是记录灵感,最好还给选题建档。
2.2 核心:故事的问题意识
三个同心圆里,最重要的是中间的“问题”,任何故事一定要有问题意识。所谓问题,一是要有大的时代背景,例如社会转型、历史现实、道德危机等。二是具体的问题,如公共治理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城乡二元问题、三农问题等等。
第三层意义,是指人类发展的根问题。比如人性、善恶、伦理、平等自由、极权、文明冲突、人类命运等;但不是每一个故事都能达到这一层的。
2.3 一定要有人性的闪光
无论多么黑暗、残忍的故事,一定要有人性的闪光,不然这个故事永远成为不了一个伟大的故事。如同顾城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如果真的没有看到闪光,那你就是,一定要保持正确的价值观,你是最后的防线。
2.4 总结:小切面——大背景、真问题——高意义
通过两篇著名文章来检验一下三个同心圆模型。
李海鹏的《举重冠军之死》
才力死——运动员群体的普遍困境——举国体制
曹筠武的《系统》
玩游戏“征途”——设计者利用人性的弱点奴役和控制玩家——极权资本主义
3.1 采访前,怎么收集资料?
搜索引擎:百度、Google、yahoo等。
共享文库:百度文库、新浪爱问、豆丁网等
论文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
全球媒体及其中文版
纪录片:BBC、Discovery等纪录片(更适用于解释性报道)
港台及世界著名大学网上图书馆(需要有朋友帮忙提供账号密码)
当地图书馆查相关藏书
*社交媒体的信息比较碎片化,可以试着搜一下,但不要恋战。
30万字原则
比较通用的标准:写作前起码要阅读不少于30万字的资料,如果题目特别急,也一定要保证10万字以上。
3.2 如何用“世界线”做拼图
人脑在机械记忆方面其实是没有优势的,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要像警察破案一样,把所有元素的关系都在一个平面上展示出来。
非虚构写作其实也相当于破案。我介绍一个工具和方法——“世界线”。它原本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用来描述物质在时空的运行轨迹和规律。“世界线”实际上就是“时空线”,我们也对应分为两种形式——时间法和空间法。
A:时间法:以时间为主轴的串联法
时间线是比较常见的。我们在提取资料的时候把这些重大的节点写在大黄纸上,这个节点下面的一些小事情,就写在小纸条上。这是一个提纯的过程,把人物关系、事件关系梳理一遍。然后你发现很多地方有逻辑和事实断层,这就是采访时要死磕的地方。
很多初学者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不会采访?我不会问问题,我不知道从哪里问。归根结底就会没有经过这样一次提纯和梳理。
B: 空间法:以空间为聚合的并联法
很多故事可能是短时间发生在有限的空间里面,比如王天挺当时在《人物》杂志写的《北京零点后》。
如果我来操作这个故事,我可能会这样来处理细节材料。我需要直观便捷地知道方位在哪儿,什么时候发生的。空间法特别适合发生时间很短,空间比较丰富的事件。
3.3 如何预判故事的逻辑
经过以上资料的“提纯”、“萃取”,故事大概的轮廓可能已经出来了。幸运的话,你可能已经得到一个闭合的故事,后面的工作基本是顺水推舟的事情。但大多数的情况,仍还会留下了很多坑,也就是一些开放式的情节。
4.1 如何让采访对象接受采访
核心:换位思考——他接受采访有什么好处?
强调舆论态势/强调所在媒体影响力/强调先例/强调你已掌握的信息优势……千方百计弄清楚采访对象目前最大、最急迫的需求,击中痛点。
注意:
1、千万不要要挟对方;
2、不能用新闻和事实做交易;
3、不要用钱买信息,人心都是无底洞,还破坏了行业规范。请吃饭不算。
4、不要再不确定人身安全的情况下靠近一个危险或心术不正的采访对象,新闻没那么重要。
4.2 如何突破采访
1、找中间人。
2、“农村包围城市”。
3、一定要不停地表达你的诚意。
4、在采访完对方的亲密圈,同步你的信息进展
4.3 特稿应该怎么采访到丰富的细节?
采访无非两种形式——对话式和观察式。
对话式的好处是比较高效,但是缺点就是不直观、缺乏细节。观察式则比较低效,但很直观很自然,也最接近他的本色。
A、对话式采访要完成的三个任务。
任务1:做填空题,把所有的信息坑填好,让故事完整。
任务2:顺着时间线来捋,重大节点要细节化,场景化,想象你的眼睛是个摄像机。
任务3:要采访到具有人物特色的话,作引语。
对于任务3,我要多说两句:要给对方压力,不能闲聊,人只有在受到压力的时候才会露出最真实的一面。施压也有两点基本技巧:“借嘴”、“同理心”。
借助他的对立方、反对方、媒体负面报道等,借道提出质疑,而且你还要表达这样的意思“我个人是不全信的,你肯定有你当时做那个决定的理由,所以我特别想当面和你求证,听听你最真实的想法。”
B、观察式采访
就是用“跟随、同在、共处”的方式去观察并收集采访对象最真实、最自然的细节。这是特稿采访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有几点要注意:
1、一定要到采访对象的舒适区采访。
2、少问多看。
3、大利器——翻相册。一是代表对方对你已非常信任,二是照片是很好的讲故事索引,让采访对象讲讲这些场景背后的故事,既直观,又成体系,常常事半功倍。
5.1 如何搭建并修正逻辑
我们回顾一下目前重点介绍过的辅助工具:一个是“同心圆”,一个是“世界线”,如果写作如开船的话,同心圆就是罗盘,“世界线”就是燃油和动力。同理,稿子不好,要不就是方向错了,要不就是料不够。
5.2 如何设计结构?
介绍几种常见的文章结构
A、模块式
并列展示相互关联,或同一主题下的几个并行的板块,他们虽在细节上表现不一,但指向同一个中心,形散而神不散。模块式的特点是可以拆解重组,并不会太影响文章整体主旨。
我的前同事李海鹏和陈江的《北川灾后残酷一面》,以及范承刚的《深圳停电的民间细节》,就是比较典型的模块式结构。
B、时间线式:“单时间线”和“双时间线”
单时间线,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讲故事,前提是故事在时间线上的每一段都足够精彩。
双时间线。李海鹏的《举重冠军之死》就是典型的双时间线,一个人的最后一天,和一个人的一生,相互串连起来,让一件本来相对静态的事情,因为时间维度的不断跃迁变化而变得动感起来。
此外还有普利策特稿奖名篇《策普的最后一站》和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也采用了双时间线结构。
C、多人物/空间式
如果单一人物无法反映主题全貌,就需要两个(或多个)来互补。他们一般有一个共同的起点,然后走上两条相反(或关联)的道路,最终他们的人生还会交汇在一起,具有命运的吊诡感。
多空间式也类似,比如两个命运有重大交织的两个城市等。好莱坞电影《通天塔》就是典型的这种结构。
D、剥洋葱式
一般适用于解释性报道,就像科学家探寻终极问题一样,从外衣剥起的,然后一个困难套着一个困难,用悬疑、谜团去推进情节,一步一步地迈向真相。
比较典型的是BBC、discovery的纪录片,但这种方法也有危险性,容易东施效颦,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CCTV10的《走近科学》。
当然,好文章的结构永远都不是单一的,都是混用的结果。
5.3、如何写出节奏感?像一篇乐章
写作有几个基础元素:叙述、描写(场景、细节)、引语、背景。这四个元素,就像宫商角徵羽一样,合理、高超的配搭,就能成为好听的乐章,否则就很难听。
在南方周末内部,对此有“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换个姿势,再来一次”的形象比喻。
5.4 如何运用材料?
1、数字不要直接拷贝,要转化成生活化的、形象的类比,比如一条河缺堤了,单位时间流量高达X立方,读者完全不明白,但你说相当于y个密云水库,就有概念多了。
2、将报告语言转换成叙述性语言,消化后再吐出来
5.5 如何运用引语?
直接引语——注意节制使用,其作用一是突出人物特色,二是避免风险。间接引语则是将采访对象的某句话融入到叙述中,既形象本色地表达,又不会打乱叙述节奏。
注意:引语一定要精练,采访的时候就要及时标出来。对直接引语的使用,有媒体要求一定要一字不漏地用原话,我倒觉得可以去掉一些助词废话,不影响前后意思的前提下提炼精华语句。
5.6 是什么在杀死“有趣”?
远离低级词汇和鸡汤、矫情、知音式的表达,如果已染上恶习,则一定要排毒。
南方周末曾整理过一些“小黑屋词汇”,禁止记者使用。例如:
分不清泪水和雨水
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身后的影子很长,很长……
5.7 如何处理短、中、长故事?
不同长度的故事,从操作方法上是相同的。区别就是短故事要减少描写,不要那么铺陈,更多的是概述和判断。特稿不要害怕判断,要敢下判断。
这个会比较压缩地讲一下,主要有两个点:如何修改一个故事和如何总结?
如何修改,无非是按照前面的方法重新捋一遍,从主题设立、逻辑搭建、结构搭建看有没有歪,在材料的引用上有没有遗漏,有些精彩的地方有没有用上,哪个地方的衔接是错误的、逻辑是错误的。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不要害怕修改。
至于总结,当然是先从你的读者那里寻找反馈。包括文末的评论,留言,一定要珍惜。再是找自己信任的同行或者朋友,听听他们真诚的意见。最后给文章建档,记录一些遗憾和教训。一些特别大的错误干脆贴个大字报,贴在自己书房或桌子前面,能帮助你下次采访时绕过这些坑。
本文转自公号“叶伟民(yeweimin121)”,网易人间已获得授权。
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写作平台,可致信:[email protected],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千字500元-1000元的稿酬。
其它合作、建议、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人间,只为真的好故事。
网易非虚构写作平台
只为真的好故事
活 | 在 | 尘 | 世 | 看 | 见 | 人 | 间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祭毒 | 窥探 | 南航 | 津爆 | 工厂 | 体制 | 马场的暗夜
抢尸 | 形婚 | 鬼妻 | 外孙 | 诺奖 | 子宫 | 飞不起来了
荷塘 | 声音 | 女神 | 农民 | 非洲 | 何黛 | 切尔诺贝利
毕节 | 反诗 | 木匠 | 微商 | 告别 | 弟弟 | 最后的游牧
行脚僧 | 北京地铁 | 高山下的花环 | “下只角”的哀怨
华莱士 | 创业领袖 | 天台上的冷风 | 中国站街女之死
褚时健 | 十年浩劫 | 张海超托孤 | 我怀中的安乐死
林徽因 | 口水军团 | 北京零点后 | 卖内衣的小镇翻译
▼点击“阅读原文” 回顾知乎Live《如何写好一个故事?非虚构创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