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萌
资深媒体人、主持人、记者。先后主持央视《半边天》《东方时空》《24小时》《新闻1+1》,并获得“金话筒”奖、金鹰奖等广播电视界最高主持人奖项。
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什么?
初听死亡两个字,闯入你心境里的,是怎样的色彩?灰暗、阴冷、悲痛、诀别,对吗?我想大多数成年人是这样。我们从文化中和传统中,学到了这些和死亡相关的一切。
然而,死,如果作为一个动词,它应该是中性的,是大自然中万物生发消亡的必然环节,却不是终了。要不要与年幼的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怎么谈论,我和我女儿有这样一些对话。
一天晚上临睡前,女儿坐在床上突然说:"妈妈,如果你死了,我会给你做一个水晶的棺材,装饰得特别漂亮,然后在上面留一个位置,"她手比莲花,置于头上:"你的灵魂,迟早会来到那个位置,陪伴我。"
我非常实际地回应她:"哦,恐怕,我需要被火化,因为没有那么多地方放棺材……"
女儿说:"那我就把你的骷髅留下,挂在墙上。""你不怕吗?""那是你的骷髅啊妈妈,我怎么会怕呢?"
我继续引申话题:"本本,你觉得你为什么会跟妈妈说这些话?"女儿想了一下说:"是因为爱,妈妈。"然后,依偎在我的怀里。
看,5岁的孩子,已经约略地知道死不可避免,但总有什么可以留存;关于死亡的话题也可以结束在爱与温暖。这是孩子的智慧。
回想我和她之间,关于死亡的话题,陆陆续续展开,也有两三年的时间了。
最初是源于一本关于身体的绘本,里面画了一副人体骨架,当姥爷给我女儿读这本书时,很是介意,说:"怎么给孩子看这个?"简直要把那一页撕掉。
当晚,女儿告诉我,爷爷讨厌那本书。我给出了解释:"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有这副骨架,没有它的支撑,我们就像一块毯子,动也动不了。爷爷生气,是因为这副骨架,让他联想到死亡。"
"妈妈,死亡是什么?"
"死亡,就是,"我把她的小手放在我心脏的地方,"心脏不再跳动,眼睛不再睁开,不再会说话,也不再呼吸。"我非常生物学地解释着。
"那然后呢?"
"然后,我们可能就会被埋在地里 ,像种下一颗种子,但谁也不知道会在什么地方发芽。在埋葬的地方,我们会竖一块墓碑,就是一块石头,上面有我们的名字。"我想这时候需要一些诗意。
女儿:"墓碑是干嘛的?"
我说:"墓碑就像是一部电话,活着的人对着墓碑说话,地面下的人就会听到了,但是不会回答。"这里,我又加上了童话。
于是,我们做了她给我打电话,而我笑而不语的游戏。
整个过程,孩子只是好奇地探索,没有任何的负面情绪。
一段时间里,孩子对死亡真的产生了兴趣。秋天看到落叶,会说:"妈妈,叶子落了,就跟人死了一样,世界上的一切都会死。"我说:"是的,但春天永远都会回来。"她会接下去说:"就像树枝会发芽。"
能够和孩子平静自然地谈论死亡,我暗喜过一阵,但尴尬随之而来。参加家庭成员的婚礼,一位长辈问女儿:"本本,等你结婚的时候,请不请我呀?""到那时候,你就死啦。"
情何以堪,孩子她爸几乎要发作,我慌忙向亲戚道歉,并跟老公说:"别急,我来跟女儿解释。"走出宴会厅,我蹲下亲亲女儿的小脸蛋,对她说:"宝贝,你说的没错,死谁也躲不掉,但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谈,也不是任何人都喜欢谈。因为死,对大多人来说是悲伤和可怕的,人们不愿意随时提起。”
"妈妈,我可以跟你说吗?""当然。"
有一次睡前读书,我讲到了书中什么小动物死了。女儿如获至宝地说:"妈妈,你说死了,不可以说死!"真是随时随地的考验啊。
不断地提问,不断的试探,不断地明确边界,哪有一劳永逸。5岁过了,女儿自己学会了用"那个什么"来代替死亡了。
我的家人有的不赞成我跟孩子说得过多过早。我想,孩子的话题没有时间表,无论它什么时间出现了,我们只有正面迎战。当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接受度,去选择方式和角度。
我有心理准备,这个话题还会被不断地提起,以不同方式或事件,女儿会渐渐触及死亡的另一面。到那时候,我可能不仅仅是用我的语言来给她解释和安慰,也许,还有我的行动。
PS:一到清明,扫墓、祭奠都被孩子瞧在眼里。小编知道,大家又尴尬得要命,不知道怎么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了。读完小萌的文章,有收获么,或者本来就敢于直面孩子的追问?都在留言区里聊聊呗~
对了,以后还想和小萌沟通什么话题,唠唠养娃小日常,都甩上留言区让小编看到哦,统统转告给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