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南国都市报独家报道了海口市多家钢筋加工店存在销售“瘦身”钢筋的现象,疑似销售到海口的工地,引起海口市政府的重视。
7月16日,政府职能部门
对海口某小学旁边的电力沟污水截流和壅水工程项目
现场检查,凿开6处混凝土抽测钢筋,发现使用“瘦身”钢筋情况,遂对项目施工单位予以
顶格处罚21万元。
海口某小学旁边的电力沟污水截流和壅水工程项目,检测出的“瘦身”钢筋只有7.2毫米,
知情人士透露应该是从8毫米拉细。
专家对凿开的海口某小学旁边的电力沟污水截流
和壅水工程项目钢筋进行测量
前情回顾,可戳以下链接
↓↓↓↓↓
:
独家暗访曝光!海口多家店面热卖“瘦身”钢筋
本报记者暗访,用来将钢筋拉细的机床。
本报记者刘孙谋摄影
7月7日本报版面
↓↓↓↓↓
:
本报对“瘦身”钢筋进行报道后,引起了海口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做出批示,成立由鞠磊副市长(分管工商、质监)任组长、任清华副市长(分管住建)为副组长的专项整治机构,工商、住建、质监、水务、公安、各区政府为成员单位,迅速对媒体曝光的企业和涉事单位进行查处。
海口市水务局赶往南渡江引水工程现场复核,当场未发现“瘦身”钢筋,对项目的核查还在继续。
工商、质监、住建、水务等部门,分别
对报道涉及的钢筋加工店,并随机抽样7批次钢材送检。
由省市工商、质监、住建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共出动两百多人次,已对全市登记注册的157家钢材经营店、106个工地、24个混凝土搅拌站逐一排查,现场未发现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情况还在进一步检查核实。
上午,海口市长倪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瘦身”钢筋问题,
对前段时间排查工作全面梳理总结,并决定由倪强市长担任工作组组长,决定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明查暗访,并由工商、住建等监管部门提供线索、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下午,海口市住建部门再次对海口某小学旁边的电力沟污水截流和壅水工程项目现场检查,
凿开6处混凝土抽测钢筋,发现使用“瘦身”钢筋情况,
当场下达项目停工通知书,报送城管执法部门查处施工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对监理和施工单位纳入不良行为记录;城管执法部门对电力沟污水截流和壅水工程项目施工单位予以
顶格处罚21万元
。
随后,海口市公安部门传唤18名涉事人,事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查实德隆发钢材商行存在违法销售“瘦身”钢筋,销售数量和流向正在进一步核查。
上午,经过协调省质检所,提前出具了检测报告,6批次样品合格,1批次样品不合格;
市工商部门对违规销售“瘦身”钢筋的德隆发钢材商行正式立案调查,对涉嫌不合格产品进行了查封,并下发行政处罚通知书,拟给予其顶格罚款,依法追究法人代表及员工责任,并吊销其营业执照。
中午,倪强市长再次组织召开工作组会议,对“瘦身”钢筋阶段性查处工作再研究、再部署,由市纪委监察局加入工作组,就相关监管部门的履职情况进行调查,严厉查处钢筋市场监管中不履职、不担责、不作为的行为;
晚上,市政府办公厅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和媒体通报“瘦身”钢筋的阶段性查处情况
。
对于媒体曝光的其他情况,工作组也在同步开展调查处理并将及时通报。
17日,记者从海口市处理“瘦身”钢筋事件新闻发布会获悉,
海口市将按照省委常委、市委张琦书记“实、快、办”(实事求是的分析事件真实情况,以最快速度对接媒体报道,对查找出来的问题不回避,及时有效地整改办理到位)指示精神,对媒体曝光的问题彻查到底、对已经违规销售的钢筋及流向彻查到底、对不作为慢作为的监管部门彻查问责到底,对任何涉事企业和人员,不管是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下一步工作,海口市认真反思、举一反三,在全市范围内对建材市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明察暗访专项整治,对钢筋等建材的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分别由工商、
质监、
住建等部门牵头开展突击监督抽检;
同时,还结合大研讨大行动,建立不定期暗访抽检、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12345”社会监督等长效化、常态化机制,推动全市工程建设领域健康发展。
来源:南国都市报 记者 林文泉 刘孙谋
编辑:史晓晖
坚决抵制“瘦身”钢筋
打击黑心的不法商家!
为政府部门的迅速行动,
狠狠戳下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