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研究院
【腾讯研究院 ★ Tencent Research Institute】 网聚智慧,连接世界!网罗互联网前沿理念、传递互联网发展声音、汇集互联网研究成果、推动互联网法治进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产力  ·  附判决 | ... ·  17 小时前  
知产力  ·  附判决 | ... ·  17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小米SU7被割胎服务区再回应#:将通报公 ... ·  20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蛟龙行动封神2抢票房消费者买单#?】#网 ... ·  20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DeepSeek赚钱新方式#【DeepSe ...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研究院

重磅首发|青少年儿童该如何健康使用网络?全国首份指导手册发布

腾讯研究院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4-14 20:32

正文




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互联网给人类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的巨大的影响;但也对一小部分人带来的困扰,网络使用时间持续增加,以及网络使用娱乐化趋势,未成年人网络过度使用及依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网络游戏沉迷被认为是目前国内外发展最为快速的网络健康问题。一些孩子因为无法有效地控制自身使用网络或玩游戏的行为,给自身的健康、学业 、工作与家庭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的现象。


根据CNNIC在201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五年的青少年用网情况报告,特别是中小学生群体的每周上网小时数以年均2.小时的速度持续增长。这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重磅首发!

《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指导手册》


儿童青少年作为社会的未来,需要全社会的守护和正确的引导。 腾讯研究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方晓义教授、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张锦涛博士团队合作开发的《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指导手册》(下称《指导手册》)于今日在京发布。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博士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这一研究课题的发起及探索。 表示,守护好小网民是互联网企业不容推卸的责任。“儿童和青少年是所有互联网产品下一代的主人,守护小网民就是守护互联网的未来。”

守护儿童 责无旁贷


司晓博士介绍, 腾讯的各个产品线都在守护小网民这件事上做了很多努力 ,例如腾讯游戏推出的“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可以通过关联孩子的QQ和微信账号,查看孩子的玩游戏记录、消费记录,防止网络游戏沉迷;腾讯视频推出安全动画平台,让儿童和青少年观看动画时免受黄色、暴力信息的侵害;在微信平台上,腾讯公司对于儿童色情、校园暴力、以及各种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内容,采取举报与惩罚双管齐下的措施,在打击力度上决不手软。


在此基础上,腾讯研究院利用内外部的学术资源,与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发了《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指导手册》。 希望能有针对性构建立体化、多角度、全方位的,包含家长、学校及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多方网络健康使用指导手册。


《指导手册》旨在网络成瘾相关研究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止网络过度使用的“四大原则”,结合时间管理、情绪调节、积极应对压力及同伴不良影响等具体操作方法,为儿童、家长、学校提供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网络健康使用解决方案。 这份来自国内权威研究机构的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指导手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将于近期推出电子版,供公众免费下载。


率先提出四大原则


《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指导手册》率先提出了 “有限使用、选择使用、公开使用和工具性使用” 四大原则,作为指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准则,通过引导儿童青少年深入思考分析网络使用的利与弊,帮助其从小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张锦涛副教授表示,“研究机构及社会公众的关注点,常常落在已经出现网络成瘾症状的儿童青少年群体,但实际上这部分儿童青少年仅占很小的比例,大约为未成年网民的10%左右。我们认为, 如何指导和引导绝大多数儿童青少年网民更有效、健康地使用网络,才是当前更为迫切需要关注的。


张锦涛副教授在发布会上向大家介绍了研究团队的阶段性成果:“这份手册的亮点之一是 《实践操作篇》 ,基于动机访谈及行为改变理论帮助儿童青少年做出改变决定,并通过具体的时间管理、情绪调节、放松与冥想等压力应对方法帮助儿童学会有效地积极应对压力并进行自我提升,最终通过综合使用这些技巧和方法达到抵制网络诱惑、减少过度使用网络的目的。”


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解决方案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也是网络空间未来的主要建造者和参与者。已有研究表明, 亲子关系、同伴压力、学校氛围都对儿童的网络使用情况有着重要影响 。如何指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是关系千家万户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大事,需要家长、学校、相关部门、互联网行业共同行动,是每个成年人都需要参与的、长期的,不可逃避的责任。


《指导手册》结合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从儿童、家长、学校三方出发,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网络健康使用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在家长、学校的共同指导下,充分学习和思考网络使用的利与弊,特别是健康使用与过度使用的利弊转化。


腾讯互娱用户运营中心总监张皓介绍, 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 是在家长和孩子充分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为家长提供的一套管理孩子上网及游戏时间的解决方案,旨在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引导。


来自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法院法学研究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华游戏协会等多个与未成年人上网保护相关的机构和专家,参与了对《指导手册》的讨论和交流。



《指导手册》的发布作为范本和先导,也延展出了更多关于 “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这一课题的讨论。


核心问题讨论


  • 网络游戏分级制是否必要?


说到“分级制”,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电影分级制”,但是电影作为一种观赏型的产品,而游戏作为体验型的产品,是否可以在同一标准和思路下进行类比和讨论这一问题仍然有待商议。对于“游戏的分级”是必要的,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 “分级制”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提出“倡导性”以及“禁止性”两种类别的分化,而分类的标准要具体到游戏内容对青少年儿童的发展是否有阻碍。既要从法律层面进行考虑,又要把握我们进行分级限制的“度”。是否可以落实一种“好玩家养成计划”的设想,将家长也引入到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的机制中?这也是企业可以继续探索的方向。

  • 网络游戏平台的责任与边界是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