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总工会重点支持的工匠学院建设情况,特别是风华高科工匠学院的详细发展。该学院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培养了一批工匠型人才,并采用了多种创新模式来推动工匠学院的建设。文章还提到了风华高科工匠学院在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方面的努力,以及与企业、学校的合作和订单班的培养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风华高科工匠学院成功入选广东省总工会重点支持的工匠学院名单,是肇庆市首家被列入的单位。
风华高科工匠学院的建设包括培训课室、图书馆、研究院、实训车间、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等,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着力培养产业工人。
关键观点2: 风华高科采用创新模式推动工匠学院建设规范化,包括内训师队伍、“师带徒”模式、岗位技能培训“三化”建设等。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实践,风华高科已培养懂操作、品质、设备和安全管理等复合型产业工人骨干人才500余名。
关键观点3: 风华高科工匠学院弘扬劳模、工匠精神,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组织各种培训活动。
目前,风华高科拥有多名在各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工匠和劳动模范,他们总结推广先进技术与工艺操作。
关键观点4: 风华高科深化校企合作,与多所大中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学生,并成立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班。
通过与学校的合作,风华高科努力打通技能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被评为广东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培育单位。
正文
近日,广东省总工会发布了《关于加强2024年度广东省总工会重点支持的工匠学院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24年度广东省总工会重点支持的工匠学院名单。广晟控股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风华高科工匠学院成功入选,是肇庆市首家被列入重点支持名单的单位。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风华高科积极响应号召,依托企业自身资源优势,着力培养产业工人,建设工匠学院,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加快培养一批具有精湛技艺、创新思维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工匠型人才。该学院包括培训课室6个、图书馆1个、研究院1个、实训车间46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3个。
风华高科拥有内训师67名,授课方向主要围绕技术研发、生产运营、现场管理等方面,通过对在职员工培训和学徒培养,形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储能、赋能的培养培训体系。常态化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三化”建设,将理论知识、操作规程、工作案例等知识有机融入培训中,制定《人力资源班组培训手册》。全面推行“师带徒”模式,以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单兵训练、检查指导、分析点评“五步法”,增加演练密度,提高学习效果,实现“学—练—干”一体化。开办“风华职工夜校”,结合岗位工种和通用工种的不同需要进行岗位理论学习,开办精益生产、5S管理训练营等培训项目。目前,风华高科已培养懂操作、品质、设备和安全管理等复合型产业工人骨干人才500余名。
近年来,风华高科工匠学院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精神,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创新平台,围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等主题,组织技术培训、技术比武、业务交流、导师带徒等活动,提升职工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努力将工作室打造成优秀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的示范基地。截至目前,风华高科拥有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协会工匠3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广东省劳动模范1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1人、广东省级特级大师1人、肇庆市劳动模范1人、肇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砚都工匠获得者1人、广晟工匠获得者4人。他们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总结推广先进技术与工艺操作。
风华高科深化校企合作,与肇庆市及周边地区10余所大中专院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了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12个,共同培养学生约680人。其中,风华高科与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共建的现场工程师学院,已有28名学生到风华高科实习,致力于打通技能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今年7月,风华高科获评广东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培育单位,进一步筑牢了现代化产业专业技能人才根基。
接下来,风华高科将强化国有企业政治责任,加快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继续加大投入,创新培训模式,努力将工匠学院打造成为肇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标杆和示范基地,培养更多优秀的工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