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春秋四大美女之一,齐僖公之女,鲁桓公的夫人。风华绝代的文姜遭郑国公子忽退婚。自此,这场退婚引起了一些列的连锁反应:
文姜与兄长齐襄公有了禁忌之恋。
文姜匆忙嫁去鲁国,和鲁桓公生子。
鲁桓公发现文姜和齐襄公的私情后被杀。
齐襄公独断专行被杀死。
文姜回到鲁国,助儿子鲁庄公使鲁国迅速壮大起来。
但是,这一切也可能是一场强加的阴谋。
01
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
《左传》
春秋小霸王齐僖公有两个女儿,名动春秋的姜氏姐妹好,家世好,颜值高,是各诸侯国国君、世子们争相竞争的理想对象。
其中大女儿宣姜嫁给了卫宣公,婚姻一波三折,身不由己。而妹妹文姜的婚姻亦不如意。
文姜的姓名不详,所以叫文姜是指有才华的姜姓女子。可是世人知道她却是因为她的乱伦,而并不关注她的才华,事实上,史书自《左传》开始对她的才华似乎刻意隐瞒了下来。
到了文姜该出嫁的年纪,齐僖公给她物色了一个如意郎君,玉树临风的郑世子姬忽。
郑国在郑庄公的管理下,隐隐成了各诸侯国不容忽视的力量。而姬忽会是未来的郑国国君。
文姜见过姬忽,早已芳心暗许,听父亲的打算,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齐僖公和郑庄公通气,郑庄公自然也没有拒绝,能有强齐结盟,是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想做的事。
郑庄公回去和姬忽说了这件事,结果姬忽拒绝了。
什么理由呢?
“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
很难猜测他这样做的理由。
是觉得郑国已经强大起来,不需要联合别的诸侯国,可郑国不过弹丸之地,深受自己位置限制;
是觉得齐国是个强国,不想要一个强势的妻子,怕将来受齐摆布?
还是因为宣姜的婚姻,知道太过美丽的女子可能会给自己惹麻烦?
无从知道,反正他就是觉得
“齐大非偶”
。而郑庄公也没有劝他娶文姜的意思,由着他推了这门婚事。
说起来,这个姬忽真的挺招人不待见,他在又一次支援齐国战事的时候,齐僖公想把另一个女子嫁给他,他同样拒绝了。彻底得罪了齐国。
他还和好几个诸侯国结怨,以至于郑庄公死后,他成为郑昭公,郑国逐渐衰落,他更是被杀死。郑国再也没了争霸的资格。
02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濔濔。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诗经·齐风·载驱》
姬忽的退婚彻底打击到了文姜,她文姜,有家世,有才华,有美貌,从来只有她拒绝别人,却不想被姬忽拒绝,还是什么“齐大非偶”的破理由。
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打她的脸,让她如何能淡然接受。
她病了,心病,日日发呆,闭门不出,憔悴不堪。
她的同父异母的兄长诸儿实在看不下去,于是天天去她那儿,温言宽慰,又想各种办法逗她开心。
一日不行,十日,百日。
终于文姜渐渐忘掉退婚的事,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两个人之间渐渐变得很微妙,竟互生情愫。
最后交付身心。遂至一发不可收拾。
文姜看起来日渐娇媚。齐僖公看出了门道,一番询问才发现自己的两个孩子有了私情。
这还了得,文姜不能继续在齐国待着了。
正巧这个时候,鲁桓公来求娶文姜。齐鲁两国本就世代通婚。齐僖公答应下来。
公元前709年七月,鲁桓公派公子翚到齐国迎接文姜。 九月,齐僖公护送文姜出嫁,到达欢地。
齐僖公很重视文姜这个女儿,文姜到鲁国后,齐僖公于同年冬天,派夷仲年到鲁国访问,并探望文姜。
文姜被立为夫人,三年后生下太子同,即后来的鲁庄公,后又生下公子友。
两个人不够恩爱,却也相敬如宾。
在齐僖公有生之年,文姜并未回过齐国。
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诸儿继位是为齐襄公。
公元前694年的春天,齐襄公与鲁桓公相约泺地,文姜请求同去。
03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鞫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诗经·齐风·南山》
说起来文姜已经有十五年未曾回到齐国,她的请求鲁桓公自然不会拒绝。
就是他的不拒绝,葬送了他的命。
回到齐国,多年不见的齐襄公与文姜再也顾不得其它厮混在一起,没了任何顾忌。
鲁桓公知道后,很气愤,质问文姜,把他鲁桓公的脸面置于何地。狠狠地骂了她一通。
这还了得,文姜何时受过这种责骂,一气之下,她把鲁桓公的责骂告诉了齐襄公。
齐襄公也很生气,心想自己捧在手心的人儿,你敢责骂,不是找死吗?他本来就看鲁桓公不顺眼很久了,甚至两国之前还打了一仗,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你想死,我就成全你。
到了四月的一天,齐襄公宴请鲁桓公。将鲁桓公灌醉后,让公子彭生将鲁桓公抱上车,并给了他暗杀的任务,上车后,彭生折断了鲁桓公的肋骨,杀死了鲁桓公。
消息传来,鲁国举国哗然,没成想鲁桓公去齐国待了几个月竟被杀了。无奈惧于齐国的威严,鲁国不敢怎样。只能拿彭生出气。
说:“寡君畏惧齐君的威严,不敢安居,前来修友好之礼。礼仪完成而未能回国,没有地方追究罪责,请求得到彭生,用他在诸侯中清除丑闻。”
要彭生是吧,给你。
齐襄公于是杀死公子彭生来向鲁国赔罪。
这笔账就这么屈辱地算了。
鲁桓公死了,文姜不敢回到鲁国,就在糕地住了下来。
鲁国新上任的国君是鲁庄公,文姜的儿子。鲁庄公请求文姜回国,但遭到了拒绝,只能由她去。
这之后,文姜与齐襄公数次相会。
公元前686年,不得人心的齐襄公被杀死,齐国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