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剑客
军中三剑客:保卫基层、剑指时弊、深度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安街知事  ·  顾威同志逝世 ·  昨天  
瞭望智库  ·  环环相扣!这条黑链上不乏农民和大学生 ·  2 天前  
政事儿  ·  肖楚扬,六项纪律项项皆反 ·  2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叙利亚一架飞机从雷达上消失 ·  5 天前  
瞭望智库  ·  这块布,巴勒斯坦永不过时的“时尚”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剑客

一位基层军官的4句话!听完彻底沉默了

三剑客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4-16 20:29

正文


来源/三剑客;文/周郑;图/唐建平



军改“这一刀”,既切出了30万与200万之间的分界线,又给大家出了一道人生的选择题,自己的答案里好像有一个声音已经笃定:

转身离开做一蓑烟雨、平凡一生的30万分之一,闲云野鹤、自在人生;

另一个声音却仍在踌躇:选择留下加入200万的方阵,继续金戈铁马、报国从戎。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心绪难平。


(一)军中到底有多少“易学习”?

《人民的名义》中的易学习一心为公,为了老百姓,当县委书记时甘愿为时任县长的李达康背锅。后来,他被降职使用,再后来,李达康进了省委常委,易学习还只是个区委书记。

易学习一个在基层整整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区领导,工作上兢兢业业、深入群众,即便是家里都挂满了规划图,这让到访的省委书记沙瑞金颇受触动。这样一个好干部,一个不惧权贵,也为百姓谋福的一个领导,因为没有所谓的“政治资源”,二十多年来却曾未得到提拔和重用。

仔细想想,军中还有多少“易学习”?

现实中,其实毋庸讳言,人总是有梦想的。

细算起来,自己毕业将近10年。片刻回忆,时光倒转,当初新排长集训的青春故事不曾走远,在那群年轻人里,现在有的已经当上了教导员,有的被选调到上级机关,有的在旅机关科室负责工作;

也有的进步比较慢35岁了还是正连,还有的转了业,甚至有的犯了严重的错误受到纪律的处分,成了警示他人的案例。

而我,当时的毛头小子,如今也步入了老指导员行列。为自己制定的两年调副连、两年调正连、三年调副营、三年调正营的成长路线图一步也没按计划实现。

中国人历来“不患寡而患不均”。虽然影响进步的原因有很多,但正连与正营的差距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从此我便开始质疑,质疑组织的不公,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两年两年的三级跳?而有的要看资历、看能力、看实力!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进机关、进核心、进法眼?有的却要天天干着机械的、重复的、枯燥的工作,无人问津!

为什么同样的单位里,别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挑选位子?自己却要时刻高度警惕主动接受位子的挑选!太多的为什么萦绕在心头,到底自己最初的梦想还能不能到达?是不是半路就要返航了?

“圆规为什么会画圆?因为心不变脚在动。我们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心智日渐成熟,对成长进步需求没有变,但已经看淡了。

军改将至,忍不住会盘算即将重组的合成营会不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马上展开的军官职业化会不会给自己指一条光明之路,正风肃纪的政治新常态会不会让真正干事创业的人有所作为。

思多则乱,名利乃身外之物,职务多高是高、进步多快是快、权利多大是大?

毕竟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军旅生涯都只是人生旅途的其中一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若干年后成长进步的烦恼终将过去、争名逐利的困惑不会再来。


(二)难道孩子只能一天天在手机里长大么?

家是远行游子们永远的心结。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但落叶终要归根;都说一家不圆万家圆,但小家不圆大家如何圆;都说当兵就要讲奉献,但单位离了谁都能转。

前段时间,刘亚洲将军的一席话就戳中了很多军人的泪点:“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中国人都活得很累,活得很苦。中国军人活得更累,更苦。我们的中青年干部活得最累最苦。

上有老,下有小。繁重的工作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压抑人性的传统习俗,令人窒息的竞争环境,无不在榨取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说的多好啊!一位军中颇具影响力的将军,能够在大讲牺牲奉献的今天,旗帜鲜明的驳斥不管死活、只管干活的军中乱象,替青年干部发声、为基层军官代言,令人欣慰。

年龄越大,对家的渴望就越强烈。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回家的愿望时不时的出现在心头。孩子一天天在手机里长大,终将有一天对着手机喊爸爸,而我回家的路到底又在哪?

基层干部想转业、想交流、想调动大都是因为孩子还小、父母已老,老婆必须像一个女汉子一样大小事包办、黑白道通吃,真正因为部队苦、压力大想转想走的没几个。 

“一山一水一亩田,一房一屋一炊烟”的平淡生活谁都向往,但问题是“选择了一种职业就选择一种生活”,入伍、考军校、毕业分配,都是自己的选择。

自己接受了组织的培养和教育,有对家人的责任,更有对组织的承诺,是组织给了你应有的身份和地位,才让父母因你扬眉吐气,才让妻儿心甘情愿默默奉献。思来想去,既然走不了,何必再烦恼。

“工作要干好,老婆要哄好”。作为军队干部必须要过好家庭这一关,不管将来能走多远,学会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是必须迈过的坎。



(三)朝九晚五的生活真的很难吗?

“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一整天”的工作状态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要的不过是聚焦训练多一点,通知检查少一点;正规秩序多一点,临时活动少一点;干货硬货多一点,文山会海少一点;关心体恤多一点,无理指责少一点。

当前部队经常是工作压茬进行,各项任务抢时间、抢人员、抢保障。不光是基层,机关也像是“一辆失控的火车”,任务一项接着一项,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大家苦不堪言。

于是便有了“纠治五多”,然而换汤不换药,“五多五多越减越多”。机关无所适从,基层更是手忙脚乱。连队主官经常是手中忙着、心里想着、嘴上说着,本子还记着,最后上级一检查,问题还是一大堆。

根子在哪?是我们的基层干部不会干、不想干、不能干吗?是我们的机关干部不筹划、瞎指导,乱检查吗?我看都不是!源头还在制度设计和思维观念上,不依法抓建、不依规指导、不依制度办事的现象还比较顽固,人为的制造忙乱、错误传导压力,致使始终处于高速运转却收效甚微,东忙西忙仍漏洞百出。

今年以来,脖子以下军改落地,政治生态清风徐来。部队抓建的指导思想彻底彻底。

实战化不是魔鬼化,是科学化和正规化。军改带来的清风我们已经闻见味儿了,重心向下打基础已经成为各级的共识。

纠治五多虽然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反复几个来回,但可以预见的是新编制体制形成后,依法治军将不会再是一句空话,制度抓建必将成为现实。


(四)如何摆脱低效率的勤奋?

成长进步之路没有捷径。刚毕业那会,自己简单的值班不会、基础的专业不懂、管理的门道更是一窍不通。

连长要求很严,由于工作失误被他骂哭过,直接撂挑子不干了,背囊打好准备私自离队,上演了一出闹剧。

后来又嫌连队太苦,想尽办法以学习集训来逃避,毕业五年我出去学了四次习,有的是上级安排的,而有的是自己想去的,这直接的结果就是自己虽然到现在毕业时间虽然很长,但基层经验却并不与之相匹配,扎扎实实干工作的同志大都得到了提升,而自己却还没上道。

有时,自己一度感觉选错了路、入错了行。为什么同样一起毕业的别人起步就是高速档,上路就是快车道?自己却经历几年摔打还是块废铁。

可是,后来,我想通了:经历只能代表过去,学习力才能赢得未来。可以说,读研成了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学习。让自己坚信进步慢不重要,厚积薄发才会走得更远。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瑞英曾说过: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三日不练同行知道、一星期不练全国人民都知道。而作为基层干部是一年不学自己知道、两年不学战友知道、三年不学整个单位都知道。

最后想用一首诗作为结尾,谨以此篇献给仍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战友们。

《山涧的小溪》

山涧的小溪

从大山流出

不知疲倦的日夜赶路

顽强执着的向前奔跑

烈日晒不干

乱石斩不断

撞碎了身子又凝聚成新的生命

沉寂、蜿蜒

积蓄、舒展

最终汇集成洪流

冲出大山

飞流直下

带动巨大的水轮

点燃千家万户的灯火


投稿|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