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丛非从
学点心理学,做个轻松快乐的小niu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丛非从

做什么自己啊,还是讨好让人舒服。| 丛非从

丛非从  · 公众号  ·  · 2018-04-13 17: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提要



这篇推文跟上一篇有重复的地方,主要是基于一些读者的提问,我想再补充一些内容。有点仓促,形式的东西就不要太在意了。


01

关于讨好

“讨好”,是很多人都有的一个心理。主要表现在:

害怕别人不开心 。当别人不开心的时候,总感觉自己有责任要去照顾他人的感受。


不自觉地取悦别人。 下意识地做些别人可能会喜欢和开心的事,看到别人开心了会有种心安。


怕给别人添麻烦。 能自己做的事,通常不去麻烦别人,即使自己做更费力。


在乎别人的眼光 。经常愿意为了获得别人一点喜欢,而委屈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特别拧巴。


不擅长拒绝。 拒绝别人的时候,就会感觉自己是个罪人,开不了口。所以经常被别人践踏底线,而自己一忍再忍。


不擅长提要求。 辞退下属、要求涨工资、要求别人等看似合理的要求,对你来说特别困难。


不敢欠别人的 。总是擅长付出,对于欠别人的人情,接受别人的帮助,会有内疚、受宠若惊、不配得感。

……

讨好者的姿态,通常是卑微的。他们会把对方放到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即使他们外在表现出若无其事,内在依然会体验到一种“我不值得”的卑微。


Q
A
&


于是。。。评论区很多人留言说:


怎么改变?实在不想这么卑微,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别人其实没那么在乎你,你却那么在乎别人。特别想能洒脱一点。


而我回复:

讨好怎么了?怎么了!!



02

不讨好的代价

你总觉得讨好让你觉得卑微而痛苦,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如果你不讨好了,你会更痛苦。 这就是潜意识的伟大,它让你保持现状不改变,一定是因为你在现状中是最获益的。


讨好,就是委屈自己做别人开心的事。


讨好和爱一个人对一个人好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是否有委屈。基于讨好的好,是不情愿的、抗拒的、委屈的。而爱一个人,则是心甘情愿的、愉悦的、开心的。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是在做自己。


讨好跟选择性讨好也不同,你为了得到某个利益暂时压抑委屈自己,你也是心甘情愿的。比如为了升值巴结领导,为了不被贴条跟警察说好话。这是你在做自己。


不讨好,就是做自己。


当你在乎自己大于在乎别人的时候,你就会:

有自己的主见,从而没那么在乎别人的主见。

有自己的需求,从而没那么在乎别人的需求。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有勇气和能力拒绝别人。

是不是听起来很爽?


但是你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吗?


别人会因为你做自己了,而感觉到不开心、被忽视、受伤、失望。

你承受得起吗?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你不会内疚吗?


如果你承担不起内疚,那么还是讨好吧。因为内疚,比委屈更折磨你,更让你痛苦。内疚会在每一刻都鞭策着你:我是坏人!该死的坏人!


所以你还是会选择讨好,虽然委屈,但是坦然。

那怎么不讨好,就是内疚啊。忍着啊,做个坏人啊。忍着内疚。也许忍久了就习惯了,不内疚了。


忍不住的时候,大声的喊出来啊:

我是坏人!


03

讨好的意义

人为什么会承载不了这个内疚呢?

因为大家都不喜欢坏人。坏人在电视里都是没好下场的。


当你做自己的时候,就是会伤害到别人。 当你拒绝,别人就是会体验到抛弃。当你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别人就是会体验到被忽视。


这个很好理解,举例:你做自己就是三十多了不结婚,你妈就是会生气。你可以说这是她的问题,但这不影响你做自己导致她生气。


当别人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会默默在内心深处做了一个决定:离你远点。


“热脸贴冷屁股”,是个非常困难的事,几乎没有人能做到。所以别人在你这体验到挫败的时候,没有人能继续对你笑脸相迎。


做自己,是会推开别人的。

虽然你很羡慕那些能做自己的、潇洒的、洒脱的、任性的人,你觉得他们闲云野鹤一样,悠闲自在。像王菲一样,惹人羡慕。但是你跟他们亲近下试试,你会强烈感觉到自己是不被在意的。因为他们的确是在乎自己大于在乎你啊!


李亚鹏曾经说过跟王菲的婚姻之痛,很多时候,王菲都只沉浸在跟粉丝的互动中,不关注自己。面对王菲做她自己的时候,李亚鹏在旁边看着该有多绝望。


关系好点的人,只是在心理上想离你远点。关系弱点的人,就真的断了。

你受得了吗?


做自己的人,都是孤独的。你要多做自己,首先就要多孤独。独立向来和孤独连在一起。洒脱也是。


孤独的可怕之处在哪呢?

除了亲密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更是一种独自面对、独自承担的压力。独立了就得坚强,坚强的意思就是一个人扛啊。


如果你无法接受别人远离你,无法忍受分离,那么讨好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当你讨好的时候,你还可以感觉到:你不会离开我。


如果我对你好,你就不会离开我。如果我不让你伤心,你就不会离开我。虽然我委屈,但是至少我还有你啊。


讨好让你体验到了关系的可控,这就是讨好的意义。


现实层面上,讨好不一定能留住关系。但在我们内心层面,讨好是我们唯一会的、最容易想到的留住关系的方式。我们的能力范围内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留住关系。


怎样才能不讨好?

就是敢于失去关系啊。而失去关系的结果,就是一个人面的世界,一个人独立生活,一个人承担压力。一个人,嗯,一个人。你不是要做自己吗?

多孤独啊。忍着吧。

04

潜意识逻辑

讨好的潜意识逻辑就是:

“我照顾好你的感受,你才不会离开我”。


没办法,你从出生开始,养育你的那个人就教会了你这个。你要是惹她不开心,她就是不想管你了啊,她就是很烦你啊,就是想甩开你啊。她要是心情不好,你就是要跟着遭殃啊。

你那时候那么小,你可能划清界限,说你的情绪跟我无关吗?


在你的潜意识里,早已把别人开心与否,跟自己能活下去否,紧紧绑在一起了。只有她的情绪是好的,你才是安全的。


这就是斯德哥尔摩效应啊。

人质被绑架,还要照顾好绑匪,不要绑匪受到委屈。你看起来这个人质不可思议、神经病吧、贱兮兮地。但是你可曾知道人质的内心经历了什么?他在极度恐惧的状态下,就是要把绑匪的状态跟自己的生死绑在一起啊,只有绑匪安全,自己才能安全。


这个逻辑形成了,长大后也会带着它:只有别人舒服了,别人才不会离开我。

我并不想反驳这个逻辑,因为这个逻辑是真的。我们在前面说了,你让别人不舒服,别人就是会想远离你。


在这个逻辑里,你还是个婴儿。婴儿绝对依赖妈妈,所以他需要学会讨好妈妈获得生存。


你只需要明白一点就好了:

你不讨好,别人只是想远离下你,这个不是离开。因为你除了此刻照顾他人的情绪,你还有别的价值,值得别人留下来。


当然你没有其他价值了的话,别人就是会离开你。

问题就是:

你能看到自己有别的价值吗?


成年人跟婴儿的不同,就是,成年人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而母婴关系是单向依赖的。所以别人没那么容易离开你。

05

接受讨好吧

如果你不照顾别人的感受,你就是会越来越孤独的。


可是如果你不照顾自己的感受,你就是会越来越委屈的。


这个悖论怎么办呢?

就是度。你能忍受多大的孤独,就敢多照顾自己。这个度不需要你把握,你的潜意识已经给你把握好了。你要做的,就是接受。


潜意识在哪呢?你的心智有多成熟,你就多能自我承担。这个勉强不来的。


随着你的成长,你渐渐能独自承担的更多,能消化的孤独也更多,你就渐渐没那么需要关系,也就没那么讨好了。在你没有成长到那个地步的时候,不必急着强迫自己,不必过于责怪自己讨好。


然后欣赏现在的自己。是讨好给你了最大的亲密啊,是讨好让你体验到了安全啊,是讨好保护了你啊。


接受自己的那部分委屈,它为你换来了关系。

接受自己的那部分孤独,它让你做了自己。

做人不要太贪,什么好的都要想要。


还想改变吗?

讨好没什么不好,做自己也没什么不好。

改来改去,无非是在更孤独和更委屈之间的摇摆而已。


婚姻也是这样。对这个对象这里不满意,换个对象就对那里不满意。花了很大力气换对象,换到最后才发现婚姻幸福的秘籍居然是:接受,欣赏。


人生也是这样,对这里不满意改,改成那样又对那里不满意。花了一生的力气改变自己,70岁的时候才发现人生幸福的秘籍居然是: 从心所欲,不逾矩。

然后挂了。

好惨好遗憾。


编后语



问题来了,如果你真的发现不了自己有别的价值,无法看清真实的自己,在讨好中度日如年、痛哭流泪、千仓百孔。。。记得来找我们获得帮助,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是美好的事情。

丛非从


点击阅读原文,机会就在这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