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津广播
天津最好的本地新闻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商报  ·  张伟丽再度卫冕金腰带! ·  3 天前  
华商报  ·  张伟丽再度卫冕金腰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津广播

暗号 | “今天阳光明媚”

天津广播  · 公众号  ·  · 2025-01-08 20:58

正文


1月8日晚,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第四集《以案促改促治》 播出



“今天阳光明媚”

竟是欢迎围猎暗号


专题片披露,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纪委监委从评审专家违规评标问题切入,严肃查处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系列腐败案。


这场力度空前的整治最初来源于群众举报,反映在某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几名评审专家收受了中标企业好处,甚至在评标现场明目张胆地违规沟通。赤峰市纪委监委调取当天评标现场录像,发现果然存在举报反映的情况。顺着这一线索摸查下去,发现参与这场评标的6名评审专家在多个项目中都曾收取好处费,这些项目又牵出了其他收受好处的评审专家,调查范围不断扩大。从这些专家交代的情况看,不少人已经把评标当成了赚钱的营生,专业标准完全被抛在了脑后。



涉案评审专家王瑞、王志勇在违纪违法的评审专家中非常典型,他们都身兼多重角色,既是水利部门的公职人员,又具备评审专家资格,还充当起了在当地俗称“黄牛”的掮客角色,不仅自己收好处费违规评标,还帮助投标企业串联其他评委,从中再抽取一部分好处。


王志勇在专题片中出镜称:“(标书)基本上也都没咋看,按照企业给的好处费的多少给打高分。”王瑞称:“就是流于形式去招投标,其实就是评标专家们基本上就是带着意向去评标,标书这一块要说认认真真看的,我觉得几乎是不太有。”


而评审专家只是该案腐败链条上的一环,顺着链条摸查,上下游各方角色都参与其中。通过陆续掌握的情况研判,赤峰市公共资源招投标领域乱象严重,给全市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视,亟须进行系统治理。


专题片还披露,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为全市项目提供招投标服务,交易中心评标系统在评标前40分钟随机抽取评审专家名单,以防有人提前围猎专家。然而,别有用心的人仍然能在这短短40分钟里相互串通。有的评审专家一接到通知,立即就在相关微信群里发出暗号,示意可以来找他做工作了。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张智超解释称:“比如说他被抽中了, 没有人找他,他就会在群里发一句说‘今天阳光明媚’,咱们所谓的叫暗语,它是五花八门,但是他们之间是互相理解的,现场40分钟之内他就把电话打过去了。


被“保姆式”围猎

贪官妻子和老板妻子成了闺蜜



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原党组书记王合清: 围猎你,那就是个毒饵,要让你上钩,要让你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给他们做事,给他们服务。


王合清,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原党组书记,曾任重庆市万州区委常委、秘书长,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等职务,2023年5月接受审查调查。


在这之前,和他密切交往十多年的商人张勇被带走调查,王合清却心存侥幸。他认为,张勇和自己交情最“铁”,两人也早就商量过怎么统一口径,张勇绝不会轻易松口。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像他想的这样。



重庆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李兆雄: 张勇进来之后,很快就交代了这些事情。他觉得跟王合清之间的交流交往,是基于权力,就是围猎和被围猎,这种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涉案商人张勇: 对王合清,我也不存在对得起、对不起,他是为了利益,我给他送钱,只要有利益,我觉得都不叫朋友了。

王合清刚到案时,本打算按照和张勇统一好的口径负隅顽抗,但让他意外的是,专案组根本不和他谈张勇的事,上来就直奔别的违纪违法问题。



重庆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周丰: 告诉他,你和张勇的问题已经铁证如山,这个事情张勇已经谈得很清楚了,不需要你谈,直接攻破了他预设的心理防线。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自以为牢固的攻守同盟竟然轻易瓦解,王合清虚妄的“信心”也就瞬间崩塌,很快就交代了全部的违纪违法事实。



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原党组书记 王合清: 一旦出了事以后,那些“朋友”对你抛弃也快,所以我留置的时候纪委对我的情况了如指掌。


专案组很快就梳理出了王合清的“朋友圈”,和他深度勾连近三十年的另一名行贿人汪坤,也浮出了水面。王合清的数千万元非法所得,绝大部分都来自张勇和汪坤。



会议纪实: 张勇和汪坤围猎王合清有几个特点:研究深、战线长、服务好、请托多、回报高、抛弃快。这两个人都是处心积虑地想在王合清身上捞点项目……


调查发现,在王合清的行贿人中,张勇和汪坤是围猎他最下功夫的两个人,也是他走向堕落的重要推手。


王合清早年是一名教师,调入万州区教委工作后逐渐得到提拔重用,35岁就担任了领导干部,这也让一些不法商人把他看作含金量颇高的“潜力股”。


汪坤是一家小建筑企业的老板,他的妻子和王合清的妻子先认识成了朋友,汪坤借此机会,开始有意拉近了和王合清的关系。



重庆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 周丰: 他们两个的家属是一种闺蜜关系,汪坤的夫人和王合清的夫人两人平时交往比较多。



重庆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 李兆雄: 汪坤和王合清家住得不远,汪坤也经常去王合清家里面,他不仅仅是对王合清本人进行一个围猎,他对王合清家人的一些喜好,他都是了如指掌的,他是细水长流,无孔不入。


两家人交往很密切,常在一起吃饭休闲,甚至还一起出门旅游,所有花费都是汪坤“大方”买单,对王合清一家的各种喜好也照顾得十分周到。可以说从一开始,两家之间的关系,就并非源于对等的友情,而是源于汪坤有意的围猎。



涉案商人汪坤: 我们两家玩得很近,我想我自己有企业,还想做项目,我认为王合清可以帮助到我们一些。


汪坤和王合清密切交往几年后,当万州区教委要建一座综合楼,汪坤觉得“收获”的时机来了,向时任区教委主任的王合清提出了想承接这个建筑工程的请托。



王合清平时享受了不少汪坤殷勤服务带来的便利,也就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打了招呼,让汪坤顺利拿到了这个项目,并从中获利数百万元。看到汪坤在自己打招呼关照下获得了巨额利益,王合清的心态开始不平衡了。



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原党组书记王合清: 当他的生活发生变化,有了钱,让你观念一反差,心理都不平衡。


在这样的心态下,当汪坤送上30万元表示感谢时,王合清也就收下了。像汪坤这样的行贿者,把感情投资与金钱腐蚀相结合,攀关系、拉交情,套近乎、送好处,让领导干部在不知不觉间就放松了警惕,一步步走向行贿者编织好的人情陷阱,逐步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后,王合清又陆续帮汪坤拿了几个工程,汪坤奉上的钱财数目越来越大,王合清也越陷越深,自然也就对其他老板的围猎没有了免疫力。



涉案商人张勇: 我觉得王合清他有可能走上更高的岗位,反正尽量满足他的一些喜好,让他高兴。


张勇也是个搞工程的小老板,2007年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王合清。张勇看好王合清的前途,开始花大力气“钻研”他的喜好,投其所好。



重庆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李兆雄: 张勇他平时对王合清的日常起居、衣食住行,这些服务工作搞得特别到位,对王合清的围猎其实就是管家式、保姆式的这种围猎方式。


张勇对王合清的贴靠堪称是全方位的:


  • 发现王合清无暇购物,张勇就记下尺码,每逢换季到商场为他选购高档衣物。

  • 为了创造更多机会陪王合清吃喝玩乐,张勇还有意教会了王合清打麻将,随后又特意租下一套公寓作为专属麻将室,陪他过牌瘾。

  • 发现王合清爱吃什么,张勇就用心研究食材和做法。


围猎者绞尽脑汁揣摩领导干部的喜好与需求,投其所好、大献殷勤,目的不外乎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



2013年,王合清任江津区区长,刚上任不久,区里有条道路要改造,张勇就向他提出了请托,已经享受张勇服务多年的王合清自然无法拒绝。



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原党组书记王合清: 他不是今天跟你认识以后,就提出这些东西。到江津当区长以后明显感觉到了,但是也爬不出来了。


请托王合清的第一个工程,张勇就赚了200多万利润。为了进一步套牢王合清,张勇也十分舍得下本钱,他当即就拿出一半利润分给了王合清,让王合清深感这个“朋友”相当“大气”,值得交往。



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原党组书记王合清: 他给我的感觉是吃得亏的那种人,回报也蛮高,有的没的他都给你回报。



涉案商人张勇: 想做更多,在他手里能承接更大的项目,我觉得他应该是心知肚明那种。


有了利益变现,张勇更加精心地维护着这段关系,王合清自然也投桃报李,对张勇的请托有求必应,不仅亲自出面和有关领导牵线搭桥,甚至主动替他物色项目、承揽工程。仅在江津区担任区长的三年里,王合清就为张勇承揽到7个项目。



重庆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 李兆雄: 别人都是苦于没有项目做,张勇他是可以挑肥拣瘦的。他甚至在酒桌上就跟王合清直接说了,要做回报高、短平快、效益好的项目。


王合清在行贿人鞍前马后的奉承里逐渐迷失了方向,在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中逐渐放下了戒备,最终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败下阵来。如今回头看去,种种诱饵铺就的道路,尽头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原党组书记王合清: 我不收他的礼,不会走到这里。根本还是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应尽职责是要为老百姓服务,不能是为钱,自己搞错了。



经查: 王合清利用职权为他人在工程承接、土地开发、资金拨付等方面谋利,非法收受财物3700余万元,其中,收受张勇2100余万元,收受汪坤710余万元。


  • 2024年1月,王合清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 2024年6月,王合清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3个月;

  • 2024年10月,汪坤因犯单位行贿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 2024年11月,张勇因涉嫌单位行贿、行贿犯罪,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 三人所获不正当利益已依法予以收缴。


自认为处在提拔关键期

孙述涛为政绩给GDP狂注水


专题片披露,威海市委原书记孙述涛为政绩给GDP狂注水,干预企业报送数据“越大越好”。



山东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 孙述涛: 为了提拔,为了追求政绩,GDP突然弄那么高,这个我是很后悔的。


孙述涛,山东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曾任山东省威海市委书记等职务,2023年3月接受审查调查。 专案组在调查孙述涛作风和腐败问题过程中,收到了关于他可能存在授意经济数据造假的反映。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工作人员 孟强: 议论挺多的,说孙述涛在任市委书记期间,GDP增速排名在省内位于前列,一调走之后GDP排名立刻就下来了。我们就果断地关注到了这一个反常的现象。


专案组调取资料, 发现那段时间威海的GDP增速数据确实画出了一道相当反常的曲线。 2012年之前,威海GDP增速在全省各地市中始终排在靠后的位置,而孙述涛一担任市委书记,2013年排名就陡升到了第7名,到2015年又跃升到第2名,2016年、2017年都保持在第3名。到2018年,孙述涛调离了威海市,次年排名就回落到了第13名。



专案组立即商请国家统计局派出专业队伍参与核查, 发现这诡异的曲线背后,存在严重的经济数据人为注水问题。 经国家统计局核实,2013年至2017年,威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严重虚报,多家企业反映在统计数据报送过程中受到当地相关部门干预。



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监督局局长 刘玉琴: 有的企业说我们是被要求报得越多越好,数越大越好,还有的企业说我根本就没有报过,但是有关方面以我的名义报了虚假的数据。


专案组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孙述涛授意并主导统计造假的问题清晰浮现了出来。 他一当上市委书记,就开始在大会小会上,释放出必须迅速提升经济数据排名的信号。



时任威海市发改委主任 徐东明: 他不会说你就得搞多少,一般就说我们要做全省的第一方阵,我们要走在前列,GDP要有多快就有多快,面上就这么讲,但是我分析,各市区开发区都会听得懂。


时任威海市统计局局长 周宁: 提了一个目标,就是要走在全省前列,什么叫前列,就是最起码是头五名才能叫前列,然后通过其它的各种会议贯彻,要大家下面县市区这些主管部门去落实,去争取。


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谋划发展、思考工作一定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孙述涛作为市委书记,抓好经济发展是应当做好的本职工作,但必须立足当地实际情况,靠真抓实干出成绩。问题就出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