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透视先进制造
东吴机械军工研究团队观点分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思维导图】中考物理全复习思维导图 ·  18 小时前  
环球物理  ·  【物理动图】初中物理动图合集 ·  昨天  
环球物理  ·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方法总结,非常实用 ·  2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原子时的前世今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透视先进制造

【军工新材料深度专题】受益科创板推出,军工新材料细分龙头梳理【东吴军工】

透视先进制造  · 公众号  ·  · 2019-04-09 19:11

正文

如果您认为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您有帮助,请酌情在佣金派点上支持东吴军工团队(陈显帆、周佳莹),感谢万分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


投资要点

1 科创板启动提升军工前沿科技估值

今年以来,证监会和上交所密集发布文件推动科创板落地, 科创板定位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推荐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 我们认为,科创板的推出有望带动A股科技股估值的提升,结合科创板的定位原则和优先行业范围,我们认为军工行业新材料领域有望受益。


2 看好高壁垒高稀缺性的军工新材料

军用新材料的种类较多,按其用途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 军用新材料领域的特征是高投入、长周期、高壁垒,受制于国内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当前大多数军工新材料的国产化率和使用率双低。 在碳纤维、陶瓷纤维等前沿领域,国内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厂商极少,稀缺性强。经过多年的投入,部分前沿的材料即将形成批量应用,相关厂商有望实现业绩的跃升。 我们认为,随着科创板的推出,这类符合国家战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军工新材料公司有望被重新定价,估值提升。


3 相关标的

(1)陶瓷纤维—火炬电子: 公司生产的碳化硅纤维属于世界前沿的新材料技术,适用于下一代发动机材料。子公司立亚新材已建成陶瓷纤维10吨/年的产能,是国内极少数能够实现特种陶瓷纤维材料产业化的企业之一,并且在技术和产品先进性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产品处于放量前夕。


(2) 碳纤维—光威复材: 公司是国内军工碳纤维龙头,拥有碳纤维行业的全产业链布局,主要产品包括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公司具备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及生产线建设能力)等。


(3)航空复合材料—中航高科: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航复材是集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主要客户为航空工业主机厂和零部件生产单位。目前正积极推进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在民用飞机、汽车、轨道交通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积极开拓国际民用航空市场。


同时建议关注菲利华(石英纤维)、楚江新材(碳纤维)、西部材料(钛合金)、宝钛股份(钛合金)、康达新材(绝热材料)、应流股份(高温合金)。


风险提示

军工新材料产业化应用进度不及预期。


目录


正文

相关标的情况


表1:相关标的盈利预测及估值情况


1 科创板启动提升军工前沿科技估值

今年以来,证监会和上交所密集发布文件推动科创板落地,3月1日,上交所通过会员专区向各保荐机构发布通知,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系统已完成开发测试工作,系统准备就绪,标志着科创板距离正式启动又近一步,按此节奏,首批企业有望在2019年中迎来上市。


表2:科创板推进情况

根据上交所发布的《上市推荐指引》,科创板定位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推荐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 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


图1:科创板企业定位的基本原则和行业范围


我们认为,科创板的推出有望带动A股科技股估值的提升,结合科创板的定位原则和优先行业范围,我们认为军工行业新材料领域有望受益。


2 看好高壁垒高稀缺性的军工新材料

军用新材料的种类较多,按其用途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结构材料一般用于武器装备的零部件,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高温等优点,包括各种复合材料、超高强度钢、高温合金等;功能材料是指利用声、光、电、磁等效应,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材料,包括光电功能材料、阻尼减震材料、隐身材料等。


图2:军工新材料分类

制于国内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大多数新材料的国产化率和使用率双低。 以碳纤维为例,2016年全球碳纤维使用量最大的三个领域分别是风电叶片(1.8万吨)、航空航天(1.76万吨)、体育休闲(1.2万吨),分别占比23%、22%、16%,由于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碳纤维价格较高,按照销售金额统计,2016年全球碳纤维销售额的50%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而中国2016年碳纤维应用占比最大的为体育休闲领域,占比达48%,航空航天应用占比仅有2%,同时从碳纤维来源上看,仅有18%为国内供应,绝大部分碳纤维依靠进口。我们认为,中国和全球碳纤维下游应用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碳纤维研发和生产水平的落后导致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需求无法满足,使用率和国产化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对于供应商来说,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的公司能够拥有先发优势,受益于国产替代。


图3:2016年全球碳纤维应用构成(千吨)


图4:2016年中国碳纤维应用构成(吨)


图5:2016年中国碳纤维应用来源(吨)

然而新材料前期研发投入大,验证周期长,产业化难度大。 比如在高温合金领域,在欧美发达国家,即使在科学、工业技术上具有雄厚的基础,一种单晶高温合金从研制到成熟可用也需要经历10年以上的研制周期,其中从合金的图纸设计到试制成功大致需要1-2年,而从小批量试制到大批量装配在航空发动机上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美国GE公司和PW公司的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Rene N5和PWA1484,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制,到90年代中后期合金才得到应用。


高温合金需要如此长的成熟周期,原因在于一方面这期间需要进行大量的验证试验,并且还会受发动机整体研制进程的影响,另一方面,越是先进的母合金或者叶片,其工序越复杂,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各种缺陷,比如母合金成分含量控制不精确,叶片蜡模压制不合格、浇注过程中型壳变形等。因此先进的母合金和叶片对工厂的要求非常高,建成一座能保证所有生产环节精确控制和高成品率的工厂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投入。


总体上看,军用新材料领域的特征是高投入、长周期、高壁垒,在碳纤维、陶瓷纤维等前沿领域,国内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厂商极少,稀缺性强,我们认为,随着科创板的推出,这类符合国家战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军工新材料公司有望被重新定价,估值提升。


3 相关标的

3.1.   陶瓷纤维:火炬电子

陶瓷基复合材料是指在陶瓷基体中引入增强材料从而形成的复合材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潜力的航空航天热端部件材料之一。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可以是连续纤维、颗粒或者晶须,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可以是碳纤维或者陶瓷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保留了陶瓷材料耐高温、抗氧化、耐磨耗、耐腐蚀等优点的同时,充分发挥陶瓷纤维增强增韧作用,克服了陶瓷材料断裂韧性低和抗外部冲击载荷性能差的先天缺陷。


随着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推重比的不断提高,对热端部件的耐温要求也越来越高,热端部件的工作温度已超出现有的传统高温合金材料耐高温、耐腐蚀和抗氧化的极限。陶瓷基复合材料密度低,仅为高温合金的1/3~1/4;在不使用空气冷却和环境障涂层的情况下,工作温度可达1200℃以上,潜在使用温度可达1600℃。高温合金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在高于1050℃时急剧下降,而陶瓷基复合材料比强度和比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高于1050℃的使用环境中,与高温合金相比优势显著。因而,陶瓷基复合材料是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加力燃烧室、涡轮、尾喷管等热端部件的理想材料,已经在多款航空发动机上得到应用。


图6:陶瓷基复合材料示意图


图7:陶瓷基复合材料典型的断裂形貌


表3: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火炬电子2013年起进入高性能陶瓷材料领域:


2013年9月,公司设立子公司立亚特陶,从事特种陶瓷材料的技术开发及小批量生产;


2015年,公司成立子公司立亚新材,开展特种陶瓷材料产业化项目;


2015年10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募集10亿元资金并主要用于CASAS-300特种陶瓷材料产业化项目建设,该项目实施单位为立亚新材,建设期为3年,建成后产能为10吨/年,最终产品为CASAS-300特种陶瓷材料;


2016年8月,公司定增完成,实际募集资金10.1亿元;


2017年3月,公司设立立亚化学,主要从事原材料的生产,满足公司及其他子公司原材料的需求。


图8:公司在特种陶瓷材料领域布局情况

火炬电子是第四代航空发动机材料,属于世界前沿技术。目前立亚新材已建成10吨/年的产能,公司是国内极少数能够实现特种陶瓷纤维材料产业化的企业之一,并且在技术和产品先进性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目前公司产能建设和市场推广进展顺利,我们认为材料业务将步入放量期,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来源。


风险提示:民品陶瓷电容器降价;新材料业务订单不及预期。


3.2.   碳纤维:光威复材

军工是碳纤维重要的应用领域,发展空间广阔。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外军用飞机从最初将复合材料用于尾翼级的部件制造到今天用于机翼、口盖、前机身、中机身、整流罩等。从1969年起,美国F14A战机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仅有1%,到美国F-22和F35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上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达到24%和36%,在美国B-2 隐身战略轰炸机上,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更是超过了50%。


据中简科技招股说明书,在航空领域,我军战斗机以二代和三代机为主,老式战机占比较高,将会逐渐替换成以三代、四代战斗机为标志的新一代空战力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军用飞机的需求,为我国军用飞机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也将拉动对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


图9:碳纤维复合产品在航空产品中的应用逐年增长(%)

我们预测,未来随着我国国防投入的不断增多、新装备的列装及现有装备的更新,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国防航空航天上应用比例的增加、装备列装数量增加以及装备换代更新的需要,后期国防事业对碳纤维的需求将逐年增加。


国内从事碳纤维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光威复材。


光威复材拥有碳纤维行业的全产业链布局,主要产品包括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公司具备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及生产线建设能力)等。主要产品为GQ3522型(T300级)碳纤维及织物,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其他产品主要分布于渔具、体育休闲等工业领域。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其碳纤维产能327吨,其中GQ3522(T300级)产能176吨,已经稳定供货十年,也是目前该型号国内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产能利用率为 84.09%。


光威复材2018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的业绩较2017年有明显的增长,营业总收入达136,356万元,同比增长44%;利润总额42,265万元,同比增长61%,其中归母净利润达37,658万元,同比增长59%,表现非常良好。整体来看,从2015年开始,光威复材经历了早期的波动之后已经开始了稳步增长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也愈加稳健。财务数据表现良好归功于企业的军品业务稳定增长,民品风电碳梁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图10:光威复材营业收入情况


图11:光威复材归母净利润情况

公司核心竞争力:拥有核心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拥有大型数控加工中心等精密加工设备,取得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资质,具备碳纤维及预浸料、制品生产线的关键设备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为公司全产业链战略布局的实施提供装备保障。相关产品形成了军品的稳定供货局面,而航空航天等军工企业一般不会更换定型产品的碳纤维供应商,后入企业短期内难以进入市场,公司确立了市场先入优势。


风险提示:军品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合同执行进度不及预期。


3.3.   航空复合材料:中航高科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航复材是集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主要客户为航空工业主机厂和零部件生产单位。目前正积极推进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在民用飞机、汽车、轨道交通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积极开拓国际民用航空市场。


表4:中航复材主要航空产品

公司专注于航空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制造,在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技术、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陶瓷基(含C/C)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材料表征与测试技术、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公司正积极推进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在民用飞机、汽车、轨道交通、石油、电力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


图12:树脂及预浸料类产品


图13:耐久铝蜂窝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涨幅超预期;军费增长幅度不及预期。


3.4.   其他相关标的

菲利华:石英纤维供应商


石英玻璃被业内称为玻璃王,以天然结晶石英(水晶或高纯硅石)或硅化合物为原料,在洁净环境中经高温熔制而成。按原料划分,石英玻璃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类,前者的纯度一般在99.9%以上,后者一般在99.9999%以上,材料纯度是保证石英玻璃具备优良性能的核心指标。石英玻璃具有以下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


(1)良好的透光性能:在紫外、可见、红外全波段都有极高的透过率,具有最佳的透紫外光谱性能以及透可见光及近红外光谱性能;


(2)耐高温性能良好,是透明的耐火材料,使用温度高达1100℃;


(3)膨胀系数极低,为5.5×10-7/℃,相当于普通玻璃的二十分之一,热稳定性特别好,3毫米厚的石英玻璃加热到1100℃投入到20℃水中不会炸裂;


(4)电真空性能良好:真空度可达10-6帕。电学性能、化学稳定性良好,电阻率:20℃时为1.8×1019欧姆厘米,800℃时为1.6×106欧姆厘米,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


(5)良好的耐腐蚀性:石英玻璃属酸性材料,除氢氟酸和热磷酸外,对其他任何酸均表现为惰性,是最好的耐酸材料。


石英棒可熔融制成石英纤维丝和石英棉,石英纤维丝经过后期纺织工艺可织成各种规格的石英纱、石英布、石英套管、石英绳、石英带等。石英纤维由于具有强度高、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小、耐高温、膨胀系数小、耐腐蚀、可设计性能好等一系列特点,是航空航天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材料。 石英纤维在高频和700℃以下工作区域内,保持最低而稳定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这些优异的性能使之成为多种航空、航天飞行器关键部位的结构增强、透波、隔热材料。


公司主要从事光通讯、半导体、太阳能、航空航天及其他领域用高性能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石英纤维及制品的生产与销售业务。公司为目前国内首家获得国际主要半导体设备制造商认证的石英玻璃材料企业(公司生产的半导体用高性能石英玻璃材料FLH321天然石英锭材于2011年上半年获得东京电子的认证),是全球少数几家具有石英纤维批量产能的制造商之一。


表5:菲利华公司航空航天用石英纤维及制品


图14:石英纤维纱


图15:石英纤维三维纺织预制件

随着国家持续加大对航空航天领域的投入,我们认为,菲利华作为国内唯一的石英纤维规模生产商,有望受益。


风险提示:半导体和航空航天用石英需求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幅超预期。


楚江新材:碳纤维供应商


楚江新材致力于超大型、超高温、全自动、智能化及特种高端热工装备的研发制造,重点面向各类碳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温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高端真空热处理、粉末冶金以及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等新材料的研发和制造,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热处理技术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船舶、轨道交通、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


子公司顶立科技是我国新型热工装备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在碳复合材料领域及粉末冶金材料领域已成为国内产品系列齐全、可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新材料及装备制造商。其中,系列大型真空碳化炉、超大型(30m3以上)真空化学气相沉积炉、2600℃超高温超大型(30立方米)真空石墨化炉,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和禁运,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国内30立方米以上超大型尺寸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工装备的唯一供应商。石墨化炉可以满足超大型工件高温石墨化处理的需求,采用顶立科技专属超高温、大电流引电技术,能在2600-3000℃条件下长期稳定工作;采用多温区独立控温,温度均匀性好;此外,产品还具有单炉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污染小等特点。


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拥有一支多专业、高水平的协同创新研发团队,创新能力强。攻克了长期制约我国高端热工装备及新材料领域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公司在超高温(3000度以上)热工装备领域绝对领先,是国内唯一具有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热工装备、高端真空热处理系列装备、粉末冶金系列热工装备三大系列且均保持领先的高端热工装备企业。


风险提示:行业持续价格战导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成本涨幅超预期。


西部材料:军工钛合金供应商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稀有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和市场开拓,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的稀有金属材料深加工生产基地,拥有钛材、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稀贵金属材料、金属纤维及制品、稀有金属装备、钨钼材料及制品六大业务板块,产品主要应用于军工、核电、环保、海洋工程、石化、电力等行业和众多国家大型项目。


表6:西部金属钛及钛合金产品

根据西部金属2018年度报告显示,钛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9.21%。其主要产品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等优点,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及海洋工程等领域。以航空为例,钛合金是飞机发动机、飞机机身以及航空紧固件等部位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钛及钛合金生产领域,西部材料具有万吨级以钛为主的加工材生产能力,两万吨层状金属复合材和二十万吨钢板的加工能力;形成了一条包括熔炼、锻造、轧制及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可生产各类优质钛及钛合金产品。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S9100B航空航天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欧盟PED认证,取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图16:钛铸锭


图17:钛合金/钢复合厚板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上涨导致毛利率下滑超预期。


宝钛股份:军工钛合金供应商


宝钛股份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是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科研基地。公司拥有国际先进、完善的钛材生产体系,主要产品为各种规格的钛及钛合金板、带、箔、管、棒、线、锻件、铸件等加工材和各种金属复合材产品。


表7:宝钛股份产品应用领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