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住宿行业发展到现在,“分享经济”这个概念已经无法涵盖整个非标住宿行业。分享经济的定义是从经营属性的角度来说的,而在整个非标行业,把自己家的房子拿出来去做分享的这一类的房屋的占比并没有百分百的覆盖整个非标住宿,所以我们从产品属性上对整个非标住宿行业做了一下梳理,大概是分成公寓、别墅和特色民宿三大类,三大类下边有23个小类,它的覆盖非常广,并且整个行业与国民经济很多方面都已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除了住宿之外,对于当地的旅游经济的拉动、当地的就业人口的拉动,包括精准扶贫,还有城市的去库存等等,每一套房子拿出来去做分享跟经营时候的装修等等,也拉动了这个经济体量,整体还是非常可观的。
所以我们现在更愿意站在国民经济影响的角度去看待整个非标住宿行业。
据统计,如今已经在线的非标住宿的单位应该有60万,如果再加上还没有上线的一些住宿的单位,这个数据可能会达到百万以上。就是说这60万里边整体的房屋数量应该是在300万—500万套,如果按照全年45%—50%的出租率,平均间夜价200来算的话,这个行业住宿的体量已经在1000亿到1500亿之间。加之其延伸辐射的各个经济领域,加起来预计有上万亿的经济规模,所以从这一角度去看整个非标住宿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的。
从途家网平台的数据看出,不管是在市区、郊区,还是在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如今整个民宿库存在增长。从中央到地方大家都在支持各种各样的全域旅游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去库存等等,这些都在拉动整个行业在往前走,资本也越来越多地涌入,同时近两年各行业品牌化、连锁化,这一切都促进着这个行业的库存房量与经营能力的迅速提升。
非标住宿跟传统酒店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服务。除了大家印象中的文化特色、个性化的东西之外,服务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非标住宿有的是往酒店服务方向发展的精品酒店,有的是一些老四合院的特色房源打造的酒店化的服务,还有更高端的别墅房源和管家配备,还有东家式的服务,就像主人一样的,边拿自己的房子出来分享,还会去做一些家常的饭菜去招待住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