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逻辑
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条漫画  ·  能不能放过我们这群笑点低的... ·  21 小时前  
一条漫画  ·  把男朋友藏蛋糕里的求婚戒指咬断了... ·  昨天  
鼠绘情报站  ·  海贼王1138丨从科学的角度解读神典与壁画!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逻辑

经济逻辑|68年没亏损的十大原则

经济逻辑  · 公众号  ·  · 2018-02-26 17:36

正文

【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致力于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最具价值研投平台。


来源:全景财经


前言

“你个人性格的优点会帮助你投资成功。”

“不要低估心理作用在股市中的重要性,许多人买股票的时候,他们比卖家还要急于成交。”

“投资者不应该去赚101%的钱,你的目标就是赚到大趋势中的66%就够了。”

以上均出自长寿投资大师罗伊·纽伯格的十大投资原则。

趋势投资者罗伊·纽伯格活了107岁,经历了27次牛市和26次熊市,在大萧条后的68年投资生涯里没有一年出现亏损。

纽伯格不仅投资业绩漂亮,富二代出身的他,人生经历也非常丰富精彩,头等舱、艳遇、艺术品、华尔街、奋斗穿插其中。



罗伊·R·纽伯格是一名长寿的投资大师,出生在1903年,2010年离世,享年107岁。 他在1929年美股大崩盘前夕入市,一生经历了20世纪的27次牛市和26次熊市。

纽伯格用他68年的投资生涯,凝炼出了他的十大投资原则,再加上他的百年人生智慧,成就了这本六里要推荐的《忠告》一书。

他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归为趋势投资者。

纽伯格自己把华尔街的投资分为两类:成长型和价值型,他把自己归为价值型,也就是以合理的市盈率买入。

以前这通常意味着约10倍的PE;现在考虑到成长,如果利润增长在30%,他愿意以20倍PE买入;如果增长在20%,则以15倍PE买下;总之, 买进市盈率低于增长率很多的股票。

他信奉的是一条朴素的原则,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 “当市场经历长期上涨之后,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财富增长欢欣鼓舞时,我都会提前担心,而每当市场大幅下跌时,我反而会变得非常乐观。”


1

不工作坐头等舱去旅行


这是本带自传性质的口述史,看完前几章,你对纽伯格的印象会是这样的:个头不高,身材健壮,脸红脖子粗,还带着一丝犹太富商狡黠式的笑容。喜爱追逐美女和体育运动(主要是网球)。

虽然他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MBA学位,但他一直在坚持学习。 阅读和与人交往,就是他重要的两个学习手段。

纽伯格自我评价,“ 我的成功来自我对生活的好奇。证券交易要求很高的直觉;而这种直觉需要你在生活中把自己视为一个学生去培养 。在巴黎,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一直不断地学习,我研究人、研究生活,我观察、我倾听,我阅读。我从来不认为学习任何东西是浪费时间。”


原则一:研究自己

你个人性格的优点会帮助你投资成功 ,在你开始研究股票之前,可以按照下面这张清单,首先研究下自己是否适合做投资。

1、审视一下你的脾性,你是否是天生的投机者,还是你不太愿冒险?

2、你需要精力充沛,需要对数字敏感。

3、你对你要做的事,必须充满强烈的兴趣爱好。

4、 成功的投资是建立在灵活运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专注于你已有特定知识的某个领域投资是个好主意。

原则二:研究高手

纽伯格认为投资者应该认真研究那些在投资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高手。他推荐的高手包括: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彼得·林奇、罗威·普莱斯、乔治·索罗斯、吉米·罗杰斯、迈克尔·斯坦哈特、罗伯特·威尔森、约瑟夫·肯尼迪、迈克尔·米尔肯。

特别是罗杰斯,曾经在纽伯格手下干过一阵,纽柏格给了他15%的基金资产去操作。后来投奔了索罗斯,然后立即成为第二号人物。他们通过卖空雅芳(Avon)股票,赚了很多。

再后来,就拿了一大笔钱从量子基金离开,开始了他骑着摩托车周游世界之旅,现在已化身一名国际投资专家,还把她两个女儿送到中国学中文,那一口标准的播音腔让很多南方人都惭愧不已。

纽柏格的建议是向这些高手学习,而不是跟风,从他们的错误和成功中获益,根据你个人性格和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原则三:警惕羊市

这是纽伯格对于90年代美国牛市后期的担忧, 市场极易受某重量级市场人士的言论影响,可以称之为“羊市”。

有点类似羊羔被领头羊引领向屠宰场,绝大多数羊羔毫无意识的随着头羊进入屠宰场,有时候被剪了羊毛,有时则丢掉性命。

纽伯格告诫说,不要低估心理作用在股市中的重要性,许多人买股票的时候,他们比卖家还要急于成交。

原则四:眼光放远

华尔街上很大一部分人过于关注公司每时每刻的盈利状况,许多研究员玩得最好的把戏就是抢在别人之前预测下一季度公司收益。

纽伯格认为,盈利应该是长期策略,正确管理和及时抓住机遇等综合因素的结果。如果这些因素配合得当,短期盈利不应成为主要考虑的因素。

过度微观分析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当一家很受欢迎的企业某季度表现稍不如意,那么股市就会惊慌失措,从而导致股价狂跌。

目光放长远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不会被华尔街一时的热门所吸引。例如20年代的汽车股热到50年代保龄球股热,当时人们认为每一个美国人都将成为保龄球手。

但是,就像呼啦圈一样,这股潮流转到了尽头,买得早的人赚了一笔,那些在极高市盈率时买下的人,就很惨了。

纽柏格对大量购买股票的标准,设定了四个指标:

1、公司产品好;

2、是必需品;

3、公司有诚实有效的管理;

4、有诚实可靠的财务报告。

原则五:适时进出

纽伯格的观点是, 时机也许不是决定成败的一切,但绝对是决定成败的重大时期,那些看上去好像很好的长线投资,如果你买进时机不对,也可能让你损失惨重。

就好像你如果在2007年牛市顶点买入茅台,你会整整被套7、8年。

纽伯格认为,把握时机需要独立思考,上升趋势可以发生在商业车轮下滑时,下跌趋势也可能发生在绝对昌盛繁荣时期。

他认为,在牛市里,明智的做法是抑制自己的贪心。华尔街有句名言: 牛也赚钱,熊也赚钱,但是猪就赚不到钱 (The bulls makemoney,the bears makemoney,But what happens to the pigs?)

因此, 投资者不应该去赚101%的钱,你的目标就是赚到大趋势中的66%就够了。 然后退出,重新买进一只新研究过的股票。

他举例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他的投资哲学就是,有钱赚就好,不要贪财。他从不尝试等波峰卖出,或等波谷买入。而是价格下跌他就买进,价格上涨他就卖出。他总是提倡早一点买入,早一点卖出。

华尔街有个秘诀:如果你持有一只股票时间足够长,你就能赚到钱。就整体而言,这句话是正确的。但不可能应用到每一家公司上,因为公司是可能会倒闭的。纽伯格开玩笑说,伊利运河(Erie Canal)也是19世纪最热门的股票,现在早就不存在了。

原则六:研究企业

纽伯格认为应该分析研究公司的管理、领导人、公司过往的历史经营记录,并要核对公司的有形资产和每股股票背后的现金,公司的分红政策也值得投资者认真关注。

投资者要小心所谓“成长股”,并不要为此付出过高的价格代价。投资“成长股”的窍门,就是在其公司产品获得广大使用和公司股价变得昂贵之前,就发现它们。

有时候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下跌下来,投资者需要重新审视发现这家公司的价值。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的熊市中,很多热门的绩优股(如漂亮50)股价急剧下降。但有时候公司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因为股价本身太贵了。

他还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总市值,可以更好把握其价值。例如70年代的IBM,总市值400亿美元,占当时美国所有公司财富估价9000亿美元的很大比例。

原则七:不要迷恋

纽伯格提醒投资者,不要对特定的某个证券投入过分的感情。爱上一种证券可以,但要在其股价超涨之前,超涨之后,就让别人爱去。

纽伯格尽管非常推崇巴菲特,但他本质上是怀疑巴菲特那样长期持有股票的。其实,这也是纽伯格对巴菲特投资思路,持股原则的一个误解。

纽伯格说,他在事业早期就学会对股票要持怀疑态度,并灵活处置,学会要快速行动抛出股票,宁愿承受一点损失,而不要对某只股票情有独钟,让其拖人下水。

这也是一种投资风格,坚持这种投资风格一样能在市场中取得成功。纽伯格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一点。

但纽伯格说,有的投资者一旦作了一个决定买某只股票,就终生持有它,例如,巴菲特。

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巴菲特一样会卖出股票,只不过他确实是长期持有了一部分股票,比如可口可乐,富国银行,美国运通等。

但这正如查理·芒格所说的,“如果你因为一样东西的价值被低估而买了它,那么当它价格上涨到你预期的水平时,你不必须考虑卖掉它,那很难。但是,如果你能购买几家伟大的企业,那么,你就可以安坐下来啦。

我们偏向于把大量的钱投在我们不用再另作决策的地方。”

只要它的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商业模式没有变化,即便短期市盈率偏高,还是可以一直持有下去。

而且,巴菲特也不是傻乎乎就拿着可口可乐不动,至少有两任可口可乐的总裁是被巴菲特联合其他股东一起逼下台的。

原则八:投资多元化

纽伯格说,“从1929年起,我就一直没有赔过钱,虽然有几年我也仅仅是收支平衡,不赚不赔。”

你看,虽然纽伯格跟巴菲特风格并不一致,但至少在不亏钱这一点上,两人都有着深刻的认识。

纽伯格说, 多元化是他这个常胜公式中重要组成部分。

多元化,一方面使用对冲手段,让人有更多耐心去坚持那些被低估的股票上涨,减少笼罩市场的心理恐惧。另一方面,当然就是分散投资。

曾经有人把所有资金都投入纽约中央铁路和宾州铁路,结果这两个都破产了。其实,这并不是集中投资的错,还是投资人在选股上的失误。就像巴菲特说的,你把所有的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那你就得选择一个坚实的篮子,并且好生看护它。

原则九:审时度势

所谓“时”与“势”,也就是大盘的走势,也指股市之外的世界时事。投资者不用将重心放在经济学上,纽伯格的经验是,就股市而言,经济学分文不值。

你不需要经济学家来告诉你去注意利率,看看利率就可以知道,低利率比任何现象都能更好的告诉你商业状况很糟。

观察股票和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距。在债券利率持续低迷的1950年代,公用事业股相当对有吸引力,后来,高收益的债券开始与公用事业股争夺投资人的资金。

通常,当短期与长期利率开始上涨时,就给股票投资者一个信息:赶快躲避高峰吧。

原则十:不墨守成规

至少不要太奴化地因循守旧,随着新的情况变化而更新观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