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绿色金融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用金融的力量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作为国内最早探索绿色金融的银行
兴业银行经过多年实践
已探索出了一条
“由绿到金”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
近日,记者从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获悉,
截至上月末,兴业银行厦门分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累计为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超过170亿元,绿色金融客户数突破200户。
作为兴业银行的第一家分支机构,自1989年落户厦门以来,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就根植鹭岛,陪伴着厦门经济特区一步一步向前发展。30年来,该行不忘初心,充分发挥总行在福建的优势,为厦门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而高效的金融支持,并在不少项目和领域上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开展“努力奔跑 勇敢追梦”植树暨骑行健步行公益活动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运动嘉年华——垃圾分类趣味项目
看看TA都做了哪些努力↓↓
2006年,兴业银行首开绿色金融先河,在国内首推能效融资产品;
2008年成为全球第63家、中国首家“赤道银行”
;此后,该行陆续推出节能减排贷款、碳金融、排污权金融、低碳主题信用卡,并设立专营机构,构建集团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同时,参照“赤道原则”为绿色金融提供的一整套理念、方法和工具,创建了兴业银行全面的环境和社会风险体系,成为国际先进理念在中国的最佳实践,
探索出了一条 “由绿到金 寓义于利”的集团化绿色金融发展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6月18日,在第17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
福建省十大金融创新项目”评选中,由兴业银行自主研发的绿色金融专业系统——“点绿成金”系统(Green Finance Platform,简称GFP)夺魁。
该系统能有效提升银行对绿色项目的识别精准度、增强环境与社会风险防控能力、提高专业决策水平和效率,同时减轻人工操作负荷,是绿色金融业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突破。
依托总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先发优势,兴业银行厦门分行根植厦门,立足实体经济绿色发展需求,持续完善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产品与服务体系,本着“商行+投行”的经营理念,
多年来在厦门落地多个首笔绿色金融项目,为厦门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贡献兴业人的力量。
厦门(海沧)自行车爬坡挑战赛——兴业游骑团
其中,2007年,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落地厦门市首笔国际金融公司参与损失分担的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CHUEE),开启了厦门兴业人的绿色金融之路。
随后,该行于2012年落地了首笔针对厦门市传统路灯节能改造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2013年贷款支持了厦门市政府首个垃圾BOT招商引资项目——“厦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项目;
厦门市政府首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联谊吉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成功中标成为厦门地铁3号线独家银团牵头行,同年11月落地厦门地区首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地铁3号线(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位于同安汀溪镇境内的福建省重点项目、厦门市首个“抽水蓄能电站”。
2017年通过竞标成为厦门市工业废物处置中心的唯一融资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该行与厦门市河长制办公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将在“十三五”期间为厦门市河(湖)长制相关项目提供不低于100亿元的绿色融资,同时提供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多元金融服务,并予以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将共同推进一批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重点项目建设,共同扶持一批产业相关企业的发展壮大,共同打造厦门的“绿水”样板。
据了解,目前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在绿色金融方面重点投向绿色交通运输、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绿色照明、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等关键领域,其所支持的项目可实现在厦门地区内年节约标准煤75万余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80万余吨,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23万余吨。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兴公益”鼓浪屿定向挑战赛
创新是源动力,绿色是生命,是活力,是责任,更是兴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不变的初心,兴业银行通过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寓义于利、由绿到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兴业银行厦门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也进入“而立之年”,该行将立足厦门,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重点围绕绿色交通运输、绿色建筑和垃圾处理污染防治等领域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身体力行绿色低碳环保事业,向社会传递“绿色理念”,为厦门的新一轮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记者:吕洋 图片由兴业银行厦门分行提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罗小州 值班主编:林燕贞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