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讨论了锂电池的未来发展、市场格局以及储能行业的发展趋势。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分享了动力电池技术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发展前景,同时全球锂电池巨头的海外竞争态势也备受关注。另外,随着储能行业的'金九银十'订单潮的到来,中国企业开始加速出海拓展市场。文章还涉及了工商业储能的下一步发展,以及一些具体的电池设计、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文章涵盖了锂电池的多个方面,包括正极配料、负极配料、电池设计理论、测试方法及评估标准等。
1、
磷酸铁锂电池会淘汰吗?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回答
在
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
比亚迪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兼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分享了他对动力电池技术未来发展的见解。
-
固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在短期内面临挑战,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实现量产较为困难,而五年内实现则更为现实。针对磷酸铁锂电池是否会被市场淘汰的问题,
廉玉波坚信在未来20年内,磷酸铁锂电池不会退出市场。
-
磷酸铁锂电池因其经济性、成本效益和材料的可控性等优势,已经非常成熟,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磷酸铁锂电池将与固态电池并存,共同发展。
2
、
全球化大时代,十大锂电池巨头超5000亿海外争霸版图
而根据
24潮产业研究院
(TTIR)
统计,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欣旺达、中创新航等6大锂电巨头海外收入合计为766.31亿元,同比下降了14.94%,同期6巨头整体营业收入7.58%,海外收入占比由2023年上半年的33.49%降至2024年的30.83%。
另据
24潮产业研究院
(TTIR)
此前统计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与锂电隔膜这6大核心赛道上,已知的企业产能规划均远超2025年第三方研究机构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上限,未来三年内产业大洗牌已经不可避免。
3
、
储能迎“金九银十”订单潮
9月以来,全球范围内储能行业展会扎堆的同时,企业也开始集中性获取订单。
尽管今年很卷,但是“金九银十”的订单潮正在出现。
包括
阳光电源、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楚能新能源、特斯拉等相继在9月曝出GWh级订单,而加上全年的订单数量来看,全球范围内GWh储能项目已经成为常态化。
-
市场需求来看
,中国产业链优势正在全球加速释放,中国企业出海也正在加速扩展出海势力范围,挖掘更广地域范围内的储能需求。
-
出海趋势来看
,
中国企业开始具备针对性的开拓。除了传统欧美市场外,华自科技、特隆美、德业股份、古瑞瓦特、采日能源等也加快细分市场的开拓。
-
产品切换来看
,以5MWh储能系统为核心的第二代储能产品正在加速“出海”,走进全球储能市场。
4
、
工商业储能的下一步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光靠卷低价卖出一台设备已经不够用了。”面对目前用户侧储能市场的“修罗场”,宫照天直言,
相比光伏,储能项目的本质还是运营,想要分到更多用户侧储能市场的蛋糕,就必须站在用户的角度、从用户的利益出发,“不仅仅是卖设备,还要让项目更快更好地落地,并且长期稳定运营。”
远景“益企储”计划可分为3部分来理解:
-
第一是“易启储”,尽可能降低用户侧储能项目的投资门槛,通过远景提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0方案基础、设备0首付、1台柜起”。
-
第二是“融易储”,即建立融资便捷的投资模式,“益企储”项目的融资利率较行业平均低2%-2.5%,且不占用公司金融系统的信用额度;
-
第三是“一起处”,通过与国内外头部金融机构合作,远景为“益企储”合伙人们提供灵活、多样化的退出机制,实现从融租到经营租赁的顺利过渡。
【免责声明】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能源时代"公众号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7日内联系"新能源时代"公众号进行删除或洽谈版权使用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