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大漠落日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夜里22:30,一个突发胸痛的中年男性患者急诊来院,既往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立即查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梗,立即给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护,然后告知患者家属需要马上行急诊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家属因担心手术风险坚决不做PCI。
然后,选择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溶栓,同样当谈及溶栓有出血风险时,家属又犹豫了,经过再三详细的劝说,折腾了50分钟,患者家属总算同意溶栓了,给予溶栓后患者病情最终转危为安。
进一步追问病史了解到,患者近几日心绞痛发作频繁……我很气愤的质问家属:“心绞痛发作频繁,就是提示病情加重了,需要来医院进行诊治,你们为什么非要等到心梗了发生了,在家实在撑不下去再来医院,有病要早治,这道理你们不懂吗?”家属很无辜的说:“他心脏病好多年了,一般胸痛发作几分钟,休息一会就好了,尽管近几天发作频繁,但休息一会都能缓解,所以我们就没有重视,没想到问题会这么严重。
更令我气愤的一件事情,患者的女儿正在护理学院上学,也算是学医的吧,竟然对医疗的救治也这么无知,也存在那么多的质疑。
当前,我国急性心梗处于高发期,心梗救治的状况十分严峻,心内科医生争分多秒的去抢救患者,而患者家属大多认识不到疾病的严重性,延误救治时机,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事后思考为什么这样?我认为主要原因所在是公众对疾病的危害认知不够,没有好的宣教平台来给公众说教。这不禁让我想到前几天中央电视台对医生收受回扣的曝光事件。
对于这件事我不想妄加评论,但我想说的是对于这件事的报道,将会更加加剧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医患关系,让公众更加对医生不满,更加不信任,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和医生。
医疗界为了减轻急性心梗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正在做着多方努力,争取缩短救治时间,尽可能去挽救患者的损失。如果中央电视台19:30晚间新闻每天能花一分来做这样的宣教,不知将会挽救多少患者。如果真能这样做,我想马季、侯跃华、高秀敏这几位演艺界的名人可能不致于猝死。如果真能这样做,是患者之幸,也是医生之幸,是黎民之幸、更是国家之幸。
心内科医生夜班最累的事情是——收治急性心梗的患者,这些患者需要马上急诊PCI手术或溶栓治疗,但当与家属商谈手术存在风险,溶栓有可能发生出血风险,患者家属就会犹豫不决,浪费了宝贵的就治时间。
如果你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患者家属接受这样的治疗,患者家属多是半信半疑,如果溶栓后不幸发生严重出血,急诊PCl手术发生严重并发症。后果将是难以想象,轻则家属闹事,医院赔钱了事,重则家属会殴打医护人员、围攻医院。
当前的医疗形势下,公众潜意识的对医务人员的要求是对于疾病的诊治只需成功、不需失败。这种要求对医生来说何其难也,这是永远也实现不了的目标。因为生、老、病、死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对于疾病的诊治,如果医生都能治好,医生就是神仙了,就不存在死亡了,千百年来很多帝王寻求的长生术不就实现了吗?
尽管公众冷静下来,也知道医生不是神仙,救治不了所有患者,但当他们的家属突发疾病时,他们就失去了理智,就会对医生提出无理要求,医护人员如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就会挟私报复。
(本文为"医学界"微信号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业务合作: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