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风口
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得到app《全球创新260讲》专栏主理人王煜全的自媒体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岳阳晚报社  ·  今起,岳阳人请步行1小时! ·  2 天前  
深圳晚报  ·  将迎来返程高峰,深中通道发布提醒→ ·  3 天前  
OSC开源社区  ·  DeepSeek R1已在Gitee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风口

中美科技战,我在地平线那里看到了解决方案!【独家观点】

全球风口  · 公众号  ·  · 2025-01-24 06:39

正文

点击图片报名 ,抓住风口(iOS用户请用电脑端打开小程序)

本期要点:地平线身上有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方案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前段时间,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在中国非常活跃,在深圳、上海、北京参加了不少活动,不断安抚着员工和客户。但背后其实他有自己的难处,也就是“猪队友”——拜登政府。

就在任期的尾声,拜登政府仍然不忘针对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出台一系列新规,特别是对人工智能模型和高级芯片的出口进行了严格限制。 例如对于中国等对手国家,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最多只可获得约5万个AI GPU。这一限制措施无疑过于激进,要知道,像微软和xAI这样的科技公司,其超算中心中往往都动辄拥有十几万块AI GPU。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这些新限制措施旨在推广美国的技术,同时守护国家安全。可见,美国政客们一直把中国科技产业视为眼中钉,而这些限制令就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政绩。
对于这些限制措施,英伟达的高管直言,这将浪费美国来之不易的技术优势。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公司Oracle也对新规表达了极度不满。
当然,对于美国的这些限制措施,大家也有点麻木了。但对中国而言,面对中美科技战,我们该如何应对?
常见的思路自然是抓紧突破光刻机,包括打通各个卡脖子环节。 但我们认为,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钥匙”并不在“锁孔”里。 光刻机等环节的突破固然重要,但真正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构建自主的产业生态才是关键。这方面,地平线或许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月13日,地平线开展了“科技畅想日”的活动,展现了地平线的SuperDrive智驾方案。 这套方案让车辆在面对上海老城区错综复杂的交通时,也能游刃有余,而且还在复杂城区道路中实现了自动掉头。可见中国自动驾驶的发展很快。特斯拉的FSD虽然也表现不错,但在国内的落地时间还不确定,如果落地较晚,恐怕他们进入中国时,自动驾驶领域已是一片红海。
我们曾多次提及地平线,认为他们的发展思路比较可取。其实,在中美科技战的背景下,地平线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先进制程芯片的生产受限,严重制约了其性能的提升。但是,地平线充分发挥了生态系统合作方面的能力,开辟了一条弯道超车的路径。
我们常说,汽车产业会经历电动化、智能化和出行服务化三重革命。 不同于传统的汽车产业,电动汽车产业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包括车辆制造商、研发企业、电池供应商和基础设施提供商等。尤其是智能化阶段的到来,让芯片供应商在电动汽车产业链和创新链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因此,我觉得,地平线就像是中国电动汽车智能化时代的“宁德时代”。
电池是电动车最核心的零部件,宁德时代在电池生产方面表现卓越,而且价格也在不断降低,为中国电动汽车的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这并不是因为中国率先开发出了动力电池,而是因为我们的工程优化和规模化量产能力突出,更是因为中国首次自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生态,绝大部分零部件、特别是像电池这样的核心零部件不再依赖进口。如此一来,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便不再受制于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下去。
未来,中国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绝不应该是某家公司的独角戏,而是整个生态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并且,地平线有望在其中发挥如“宁德时代”般的关键作用:自动驾驶芯片将是自动驾驶产业生态最核心的零配件,作为中国领军的自动驾驶芯片提供商,地平线一方面与各个车企合作,确保自动驾驶系统与电动驱动系统的无缝集成;另一方面,与传感器、摄像头和雷达系统等组件企业以及自动驾驶的算法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
这样,有可能形成中国第二个自主构建的、拥有完整产业闭环的产业生态:自动驾驶产业生态。 它是在电动汽车产业生态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延伸,能够确保中国电动车这个自主产业生态的持续发展。
现在,电动汽车智能化的趋势无疑已经非常明确了。我们认为,未来的一个大悬念在于,自动驾驶系统与电动汽车整合的难度。
从Waymo的实践来看,自动驾驶与电动汽车的整合是可行的,但成本高昂,且需与特定车型合作研发。
这就意味着,一套自动驾驶系统难以适配所有电动车型。比如,曾有人设想,如果特斯FSD系统足够便宜,或能装配到比亚迪的低端车上。但现在看,这个设想的可行性仍需观察。
所以,自动驾驶系统和电动汽车的相关度有可能很高,需要产业生态中的各个企业深入合作研发。整个产业生态是否能形成协同创新的效应非常关键。 特别是,谁将成为合作研发的引领者呢?可能会是其中最稀缺且最基础的芯片厂商。
据说地平线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已经达到或超过L2+水平。但大多数情况之下,其他企业并不是全盘采纳地平线的自动驾驶方案,仍然是购买芯片并进行共同研发。
因此,地平线以销售芯片为主的做法,也许更多是为了给友商树立一个示范,从而增强客户对他们芯片的信任度,同时为大家指明了发展方向,以一种没那么强势、且很灵活的方式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如果中国自动驾驶产业中的各个企业,能够以强强联手、相互合作的方式共同发展起来,就不再有受制于人之处。只要我们坚持这一发展战略,相信中国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独立自主、富有创新能力的产业,并且不再受中美科技战的牵制。
最后,我们强调,科技时代的任何判断都需要随着技术的变化不断修正,离不开一线的观察和先进的思想。 所以,向你推荐前哨AI硅谷行,我们诚邀各位科技企业家和创业者们,到硅谷看高科技企业,跟前沿创业者深度交流,一起先人一步、看清未来!如果你感兴趣, 请点击链接报名吧, 科技特训营用户还有早鸟价优惠! 海外考察报名|王煜全带队,直击硅谷AI革命前沿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推荐阅读:

火了两年了,AI是泡沫还是红利?2025年会好吗?【新年致辞一】

他们为何都失败了?底层规律究竟是什么?【新年致辞二】

马斯克也逃不开的成功底层规律究竟是啥?【新年致辞三】


【科技特训营】看懂科技产业,离不开长期观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