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首付,买北京龙湖
长城
源著二期危房。
豆腐渣工程
连续降雨让北京龙湖长城源著二期项目彻底卸了妆,曾经要“引领北中国山水文旅度假地产新高度”的网红楼盘如今变成了长城脚下的豆腐渣工程。
2018年6月底,长城源著二期一组团迎来了收房高峰期,600余户业主带着满心欢喜来前来迎接新房。
事与愿违,业主们并没有获得“喜提新房”应有的喜悦感,多年的等待换来的却是“烂到不能再烂”的危房。
众所周知,长城源著项目背靠古北水镇,毗邻司马台长城,定位为旅游地产。
“首付二十万=1座龙湖山水大产权房+8年水镇景区进出权益+200万游客长效收益+43万方水镇配套”为开盘时的宣传点。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二期项目为业主交上的答卷却是满地疮痍。
地面塌陷、外部楼梯断裂、墙体渗水,种种危房迹象随处可见;电井、污水井并立、排烟管道布置与燃气管道重合,重大安全隐患潜伏左右。
难以接受眼前这一切的业主王女士向《旅界》表达着自己的无奈,“攒够了5年社保资格,借遍了七大姑八大姨交了首付,占用了首套房买来一栋危楼,龙湖我谢谢你全家!”
随后,业主们的怒火终于爆发,纷纷走上了艰难的维权之路。
业主的愤怒主要来自8个方面:外立面问题、霸王条款、水镇门票、配套设施、房屋质量、消防隐患、安全隐患以及落户问题。
随着维权事件的持续与舆论的热议,“二期危房”事件引起了龙湖方面的足够重视,针对业主的意见与诉求,龙湖表示将一一进行整改。
据悉,龙湖对于业主的诉求许下承诺,大部分问题将在7月30日整改完毕,楼梯开裂的修预计完成时间为9月15日。
针对整改进程,《旅界》记者曾尝试与龙湖地产进行沟通,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龙湖方面的回复。
不过,从当下业主的态度来看,对于龙湖的整改并不买账,维权脚步也没有中断。
文旅噱头
事实上,北京龙湖长城源著项目取得的成功离不开文旅属性的支持。
2014年8月17日,长城源著首次开盘,90分钟售罄400套房源,成交金额破4亿元;2016年3月份,单月销售过亿,2017年,该项目清盘,全盘实现40亿元销售额。
也正是一期的火爆盛况建立了市场信心,为二期售卖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即便在负面遍地的今天,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依然可以看到诸多二期业主在置业后的激动心情。
为何会购买这个项目?大部分业主均表示,购买龙湖源著是看中了司马台长城以及古北水镇的旅游资源,也有一部分业主购买龙湖源著是投资性购房。
有一期业主表示,“目前通过房源托管,每个月大概4000块左右房租收益。”
但在二期项目中,文旅在助力销售的同时也添了不少乱子,进而制造了“门票冲突”。
由于项目区位的独特性,长城源著业主的日常进出均需要通过古北水镇景区大门,但楼盘与景区的日常运营是独立的,那么景区门票就成为了每位业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业主张先生向《旅界》介绍,在楼盘销售时,龙湖方面曾向业主承诺,洋房业主会得到5张,叠拼业主会得到8张古北水镇的年卡,有效期10年,每张卡每年有效次数40次,非实名制不收管理费用。
但事实上,在交房后,这项免费权益却变成了收费项目,古北水镇要求业主年卡进行实名制管理,并且每人每年需要支付200元的管理费。
对此,龙湖方面曾公开表示,水镇年卡管理费由水镇统一收取,由水镇开具收据,即便是每年要收取200块钱的管理费,对于业主来说仍然是很大的优惠。
显然,这样的结果是龙湖与古北水镇之间的矛盾转移到了业主身上,而龙湖在第一时间撇清责任的吃香着实有些难看。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负责龙湖源著销售的营销主管及总监均已离职。
问题频发
从战略角度出发,北京龙湖长城源著无论对于古北水镇还是龙湖地产都是意义非凡的一个项目。
2014年,古北水镇的转折点。
当年7月9日,中青旅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支持北京古北水镇旅游有限公司发展,各方股东同意将其注册资本由13.02亿元增加至15.32亿元,新增注册资本由各方股东同比例认缴,共计出资8亿元。
与此同时,龙湖长城源著前来助阵,进一步抬升了古北水镇的影响力,受此影响古北水镇大年实现盈利1.6亿。
而对于龙湖地产来说,长城源著项目作为北京地区首个文旅地产项目,一方面填补了市场空白,另一方面则是承载了龙湖在文旅地产方面的野心。
而龙湖对于文旅地产的野心也正是全国地产商的野心。
近年来,国内文旅地产项目进入了空前盛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文旅地产项目有300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万亿。
但这种急功近利的项目,在落地之后又陷入了畸形的发展模式,“文旅”仅仅成为了一个点缀,多数项目都是打着文旅幌子的纯地产项目,有些项目甚至是“先地产,后文旅”。
针对乱象,近日广州市出台《广州市产业用地指南(2018年版)》,主题公园被列入“限制/禁止”的用地项目目录。
在国家下发《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后, 广州成为反应最为迅速的城市,而这势头或将迅速蔓延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