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叶苏琼
Base杭州,10年技术,8年产品,6年电商,连续创业者,自由拟稿人,独立投资人,多家知名VC投资顾问。中国最早期的黑客之一。正义感,匠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何规  ·  Telegram交出数千个用户数据,隐私政策 ... ·  4 天前  
数据何规  ·  Telegram交出数千个用户数据,隐私政策 ... ·  4 天前  
相伴趣成长  ·  终于被曝光了!这个兴趣班,真不能瞎花钱! ·  5 天前  
财联社AI daily  ·  奥尔特曼新年发文:OpenAI开始将注意力转 ... ·  5 天前  
中国商报  ·  算力之巅,国云翱翔 ·  6 天前  
中国商报  ·  算力之巅,国云翱翔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叶苏琼

一口气销售100万吨农产品后,随后怒裁1500号员工,究竟是道德沦丧,还是……

叶苏琼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3-05 04:24

正文


就在前不久,一个沉寂许久的僵尸项目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善于抖机灵的柱子哥,绝对不会忘了这个牛逼的公司。


红杉近几年是真的有点不会看项目了。据传,红杉为了抢签一亩田,快速打款几百万美金,一亩田公司的估值一月一涨,营业额实现了2000%的增长,很多VC完全跟不上速度。员工3000人,每日帮助农民实现交易额3亿元,预计全年达1000亿元……


一夜之间,一亩田公司由默默无闻迅速成为知名农业独角兽代表,商业模式和规模都无比震撼。




2015年7月,有媒体质疑一亩田网站数据存在一些诡异的错误,比如某蔬菜交易量是9999.9999。


然后南京一家媒体也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某一天,眼尖的纠错人发现,一亩田的网站上,出现了一笔170万吨的洋葱订单。


洋葱种植大户四川的西昌市,一年的洋葱也就7万亩可以收获而已,一亩能产多少洋葱呢?大概5吨左右。



▲国内领先洋葱产地数据


如此霸气侧漏的订单,怎的不让人惊讶万分?




85后,屌丝逆袭,红杉疯抢,估值暴涨,千亿交易额……这个故事完美本来就让人不敢相信,质疑的文章很快刷爆了朋友圈。


以上的两个骗局,让网民开始对一亩田产生质疑。


2015年7月29日当天,神剧情再次逆转。一些来自技术圈、媒体、投资圈以及BAT为首的互联网公司的大神们都纷纷站将出来,为新的独角兽打抱不平


冯大辉调侃道,那篇喷一亩田的文章明明承认一亩田是优秀项目,可能宣传存在夸张部分。但标题为什么指责一亩田造假?


冯大辉还发表了篇文章为一亩田辩护。他说,


一亩田创始人邓锦宏在极客公园演讲时他就在现场,他的部分观点被媒体误解了。疯传的质疑文章说的假数据,更像是数据显示的一个Bug。

这家公司员工有3000多人,靠夸张和欺骗能搞到3000人嘛?300人甚至30人就够了嘛,可以节约很多成本。


投资人曹毅也表态说: 


“亲眼见证一亩田的交易额从0做起,艰难探索,几千几万前行,当一天做到100万日交易额,邓同学激情万丈喜极而泣,创业两年摸爬滚打终于探索到正确路径。在他楼下畅谈到深夜,用互联网改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使命,他的坚定和内心的慈悲深深打动我;过去一年马不停蹄跑了全国大大小小农业县近百个,产地服务团队解决无数个农产品滞销积压问题;这一年团队壮大到几千人,在农村、在城市批发市场,每天处理大量供求匹配和交付服务。邓同学是一个很有理想的创业者,不修边幅、租房子住,全身一股泥土气,能参与到这样一个有巨大社会价值的创业革命之旅,是我莫大的幸运。”


曹毅,没错,就是空空狐事件中,对买包天后余小丹“嚣张”地说“你还想不想在圈子里混了?你公司还想不想以后融资了?”的那位,也是给我们之前扒过的坑爹项目趣分期投了B轮几千万美金的那位。


8月30号,有一名奸诈的员工辜负了CEO的信任,冒死发帖《北京一人一亩田的诚信》


详细讲解了一亩田每天3亿刷单的心路历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百度这篇文章。


做假账——先自己做一下看看到月底差的部分,自己用虚假的完成就OK。自己怎么做呢?找朋友在APP上发布一个产品消息,然后在找朋友去买,钱呢当然自己出,就这样把剩下的交易额完成。钱无非就是转了一圈在回到自己手上,每笔还有交易额千分之2的奖金,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签约供应商也是自己先去忽悠农户,到月底不够的部分自己来作假完成,一千块钱一个供应商,反正只要6个月一过保证金还是会回到自己手上。


好事成双,又双叒叕一位员工爆料:


从2015年初开始就在疯狂刷单,在新发地的果蔬批发商几乎无人不知。刷40万过一下账,返现800元,一天一个号可以刷3次,你要不会还可以去门店让店员代你操作。刷的金额最多的商户,一亩田还会上门送锦旗。产地经理也有交易量指标,完成方法嘛,你懂的。不仅交易量大部分是的,供求信息水分也很多,农产品批发价格都是精确到毛甚至分的,但观察一亩田上的信息价格跨度很大,很多是为刷交易录入的数据,这样的价格对批发来说完全没参考意义,根本没办法完成正常交易。



心疼业界楷模冯大辉啊,老司机也有翻车时。


9月,SeptFucker。


C轮融资没到账,大金主红杉资本撤资不玩了。一亩田只得在一天之内,把公司3000人的团队,直接裁掉了1500人。


可是大兄弟,你们6月份刚刚宣称你们自己估值达到了480亿美金,是美国成功模式Sysco的中国门徒,而且受到国内顶尖的投资机构红杉资本的投资,并且预计2015年的交易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2016年的目标是5000亿元的哇。


一亩田淡出大众视野这么久?如今又跑出来走穴,是想玩什么花样?


农业B2B,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生意?


柱子哥的说法是:是个好生意,但请你弯下“互联网人”的腰来


首先,农村电商不是有钱就能玩得转。


农村的产业链上游涉及种植、养殖,下游涉及冷仓、冷链及配送环节,资金投入周期长,还有天灾人祸等不可控因素,价格体系的波动也是常态。就算拿了几千万的资金,也只是给个美好的愿景。


越传统的行业门槛越高,农产品生产者,中介/经纪人,N级批发商,城市级二道贩子,每一级都不是互联网公司的几个部门能轻易掌握的。目前从事农村B2C和B2B的玩家也多是为了“抢占份额”,基本都处于资本战略阶段,根本无法盈利。


第二,互联网的很多手法和套路在农村都没办法用。


农民不管你什么补贴,资金流还是农村金融,经过村淘,京东农村的多年洗礼,年轻的农民可能还稍微用过电商平台,但目前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导致农民用户的教育成本过高。


熟人经济,村委会中心KOL,特殊的农村信用社,多样化的生产环境,不同的农村生产力水平还不同,耕地情况复杂,绝不是发几个优惠券就能搞定的。


阿里为什么没有像一亩田那样大张旗鼓的做地推,就是因为目前该行业并不适合全面扩张,阿里的下乡只是为了未来的乡镇经济发展铺路,而非单纯地去推农产品B2B平台。


第三,复杂的品类和SKU,需要农产品专家才能hold住。


农产品专家包含种植,防疫,收割,加工等等不下几十个环节的修炼,他们也多从事相当赚钱的传统经销商事业,年龄怎么也得50开外,属于互联网“微度使用人群”,你确定他能融入互联网公司的文化和氛围吗?


顺丰优选,本来生活在这一块做得还不错,顺丰优选定位在高端进口食品及生鲜,且有很强的物流配送能力,由于公司的氛围,也没有非常激进的迅速扩展,不会因为步子太大扯着蛋。



如今,一大拨创业公司看到所谓的“蓝海”,开始大搞农业金融,农业小贷,农业分期五花八门。我真是替农民伯伯捏一把汗,你们可千万别被这些万恶的互联网企业给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