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看抖音网红教授
戴建业的一本随笔《假如有人欺骗了我 》
,颇为有趣。
老爷子性情中人,有些话讲的特别痛快。
比如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这事儿
,他就颇有一些“看法”。
他对本科生论文这种学生应付、老师对付、如同玩笑的毕业论文答辩非常痛心,认为大多数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几乎是“
逗你玩
”,应该取消。
哈哈,这话引起极度舒适,天下本科生苦论文久矣。
前几天有毕业论文答辩现场,老师怒摔学生论文的新闻,引发了大量讨论。
老师愤怒的是学生论文写的不好吗?
不不不,或许老师根本没指望学生论文写得多好,愤怒的是学生连装装样子都不肯。
学生心里也委屈,毕业论文这个东西大家都在糊弄,凭什么你们五十步笑百步?
本来就是糊弄,用心的糊弄和不用心的糊弄有多大差别呢?
01 毕业论文谈独创?笑话
这层皇帝的新衣早该捅破了。
学术论文要求“独创性”是对的,但这个标准实在有些不切实际。
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教授高茜向政协大会提交了《关于取消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独创性”要求的建议》。
高茜在提案中写道,“独创性”是高研究水平的体现,很多研究人员终其一生都很难成就独创性,一篇本科毕业论文,除少数研究型大学的极少学生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外,一般本科生不可能达到“独创性”水平,而且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加大,毕业论文撰写大都与学生毕业实习、找工作同期,论文质量也呈现下降趋势,有新意、且撰写规范的论文已属难得,与“独创性”差距甚远。
明明知道现在绝大多数的学生做不到毕业论文有“独创性”,还需要拿“独特性”作为必要条件之一吗?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规定也得要面子不是。如果一项规定上上下下都执行不了,这项规定就有点不切实际了。
02 别怪学生了
有人说,都是大学生太懒,不好好去写论文。
其实,如果有人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估计能腾出来不少时间好好写论文了。当然,这是笑谈。
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群体特征,现在的本科生已经不同于30年前的本科生了。自从2006年高校扩招之后,所有人都明白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变为“通识教育”了,每年8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最终进入科研领域的不到10%,而大学教育的“
理念
”依然明显倾向于培养学术人才,通过学术训练来提升“综合能力”,对于人文社科专业来说更是如此。
把每个人都培养成研究型人才,既不现实也不合理。一堆人搞研究,谁来养活专职研究人员?
如此一来,整个中国的大学教育就变成为了证明90%的人不适合做学术而存在?
03 老师敢严格要求?
毕业论文能好好写,当然是好的。现在问题是没有制度来约束不好好写的,于是大家都在应付。
如果各位老师狠下心来严格要求,毕业论文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就不给毕业,学生们当然迫于压力要好好写论文,毕业论文的“学术水平”想来也会有大幅的提升。
但高校老师实际上又是弱势群体,如果一个老师冒天下之大不韪“严格要求”了一下,导致大规模的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不过关毕业不业,就会直接拖累整个院校的“就业率”,进而影响学校未来的招生。
在一个每个专业都拥有高达95%就业率的美满大环境中,如果一个专业的毕业率达不到60%,这岂不成了天大的问题?到时候学校教务人员就会来质问老师,“你的课教的是有多不好,才会导致这么多学生毕不了业?”
老师的压力比学生更大。
相反,如果老师遵从游戏规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高抬贵手给学生打高分,不仅学生会感激老师手下留情,学校也会满意老师这门课良好的教学成果。除了让自己的良心有点小颤抖之外,这个决策或许是现行体制下对各方都好的方式。
老师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有多少老师肯让自己处于
四战之地
就为了提高学生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学术水平”?
04 “学术抄袭”的不良风气
不合理的制度会导致人做恶。
或许,中国除了TOP10的高校外,大部分学校四年的培养都不足以让学生写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文”,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就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你不需要真的对某个问题有真知灼见,发前人未发之覆,相信我,你的老师们也没指望你有什么真知灼见。毕竟,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难事。
我们可爱的戴建业教授说了大实话:
学生如果不敷衍,就很难写出论文。本科生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具备写学术论文的主客观条件,校方硬逼着他们提交学术论文,这事实上就是在逼良为娼,他们不是糊弄就是抄袭——老实的学生糊弄,精明的学生抄袭。由于有反抄袭软件,精明的学生抄袭手法也越来越精明,他们学会了“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让反抄袭软件检测不出任何抄袭的痕迹,死机器永远“玩”不赢活人!
经历过毕业论文磨炼的人,渐渐都会摸索出这里面的门道。
你只需要在知网上检索一些关键词,下一些论文,顺着这些论文的注释再下一些论文,如果有余力,便去图书馆找一些参考书。
然后从每一份参考文献中摘一些可用的段落,进行改写、修饰之后,把它们串到一起,就能生产出一篇叫论文的东西。——
注意,排版要规范!许多老师最喜欢挑排版规范的毛病。
然后,你再按照学校的要求在“毕业论文答辩”这样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程序,被老师们批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再态度端正地虚心接受、诚心感谢,回去修改几个错别字,再提交给学校图书馆收藏。
经历过这么一个程序,您那篇东拼西凑的“学术论文”就能成功
洗白
,堂而皇之地成为学校科研成果的一部分,成为你学术资格的一个证明。
或许,醉心于学术的学霸们确实在认认真真写学术论文,但对于
那些没有学术兴趣、没有学术能力的学生来说,
一味不顾实际强求他们写毕业论文,就是逼着进行“投机取巧”,而现在的毕业制度还偏偏纵容这种“投机取巧”的论文顺利通过答辩关卡。
05 谁敢取消本科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本来是神圣的事情,许多本科生这辈子唯一写的一篇学术论文可能就是毕业论文,而这个论文竟然被默许“抄袭“”洗稿”,这无疑将伤害学生对学术的敬畏之心,也损害学术的尊严、大学教育的尊严。
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可行吗?虽然这事儿十年前就有人提了,不过目前看来可行性不大。
目前的路子还是要各个高校“严把毕业出口关”,把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责任交给了各个高校。
2018年,教育部已下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曾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