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纪实案内
作者李英杰
去年2月16号,OpenAI发布Sora当天,我写了一篇文章,聊了聊视频生成大模型以及AI技术可能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
Vol.6 | Sora来袭:AI技术会改变纪录片吗?
想象归想象。一年过去,除了AIGC泛滥的视频素材网站,我并未发现AIGC被纪录片创作者广泛采用。
虽然有部分高成本佳作用到了少量AIGC画面(例如浙江卫视的《飞来峰》),还有一些进行中的项目会采用AIGC技术,但出于各种原因,
AI作为“宣传卖点”的倾向,仍然要远大于它被视为“一种日常实用的技术”。
那普通创作者现在能用AI做什么?
换句话说,如果每个人都能用AI辅助创作,那这个AI工具和它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在使用DeepSeek V3和DeepSeek R1近一个月后,我心中的答案越来越清晰,那就是:
AI可以作为制片/顾问,来辅助一部影片或准备创作的初学者实现真正的起步。
关于DeepSeek,大家可以参考主流媒体的介绍文章。
在DeepSeek之前,我日常使用的AI工具是gpt-4o和Kimi。上周,带有思维链功能(CoT/Chain of Thought)的DeepSeek R1一出现,又让我从它们转战到了DeepSeek。以下是DeepSeek主页,大家可以试试。
https://chat.deepseek.com/
接下来,我会模拟一个场景:
我是一个已经放寒假的学生。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在假期创作一部关于春节的纪录片。但是我一个人在家,没有人帮助,也没有选题,也没有计划。所以我选择求助DeepSeek,看看它能不能为我提供创作上的帮助。
1.
我想要拍摄一部关于春节的纪录片,
请问有什么主题或内容推荐?
以上是DeepSeek的回答。其中包括一些常规的主题,也有一些不容易想到的新颖主题。如果换做是自己头脑风暴,这个步骤可能会花费几个小时,而DeepSeek只用了13秒。紧接着,我提出第二个问题。
2.
我觉得“春节的现代转型”是个不错的话题,
请帮我推荐一些相关的影片或文章作为参考。
DeepSeek在10秒的时间,提供了超过十个参考内容。这里要注意,如果没有联网搜索,AI提供的文章和影片,可能是自己编造的。我们需要把关键词拿出来,再次进行搜索。
AI提供的选题不错,但是考虑到在地实操性,我需要再针对地域提一个问题。
3.
如果是在四川拍摄这部纪录片,
我需要注意些什么?
DeepSeek给出了非常细致的注意事项。其中包括了容易被创作者忽视的政策、伦理,甚至是摄影器材防潮、拍摄焦段处理等细节,堪比一位专业的纪录片人。
题材找好了,注意事项get了,接下来就到了准备器材的环节。可能有许多人不需要这个步骤,用好自己趁手的器材就行。不过,对于小白来说,器材选择直接关系到预算指定,这是一个需要大量网络调研的步骤。
我继续向DeepSeek提问:
4.
这部影片我将一个人拍摄制作,
制作预算在10000元以内,
请问有什么器材组合推荐?
现在来到了真正让我惊讶的地方。DeepSeek针对单人拍摄给出非常专业的器材备选清单,还为成本缩减留足了空间。而且,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还照顾到了前几个问题所提供的前提。如果是一位专业摄影师,也用十几分钟的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DeepSeek只思考了14秒。
接下来,我可以让它直接生成设备清单,一分钟不到,我得到了这个:
器材清单拉好了,我需要再让DeepSeek做一个拍摄时间表:
5.
从除夕开始拍摄,
到大年初七结束,
请帮我制定一个详尽的拍摄计划,
制作成一个可复制的word图表。
经过简单调整,我在5分钟之内得到了以下表格。具体的拍摄内容,可以在该表上修改。
在拍摄前,我可以再跟DeepSeek聊一聊:
6.
全程是我一个人独自拍摄,
有什么提高成片率的tips?
DeepSeek为我提供了数十条tips。一些tips像是专门针对的短视频创作,但方法都可以灵活采用。另外它还提到了素材管理、剪辑思维等需要反复实践才能学到的经验,这让DeepSeek更像是一个藏在屏幕背后的经验丰富的导演。
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和后期,我的纪录片已经初具雏形。这时候,我觉得可以试试提案,争取一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7.
我希望在提案大会上介绍这部纪录片,
请帮我做一个提案稿,8分钟以内。
接收到“提案”这个专业词汇Prompt后,DeepSeek不仅给我做了一个完备的演讲框架,提炼了很专业的、具有人文感的关键词,还让我的作品面向更多观众,去适配Netflix、CCTV-9等平台规格。
剩下的工作,就需要我自己去完成影片demo,制作PPT,然后再排练一下我的演讲词。看看有没有专家老师、金主大大可以支持我完成创作。
在自己的努力和资源支持下,影片终于完成。我对影片的质量还算满意,准备投一投国内的纪录片节展,争取一下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