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今天教大家直胸法。胸不直,则上焦闭,上焦闭,胸中无气,精力不济,人没有喜悦感,天天愁眉苦脸。
燕子:老师好,期待期待!
师:要想笑,要想获得喜悦感和人类特有的灵性,必须从直胸开始。不直胸,枉活一生,瞬间让你体会呼吸如此畅快的感觉,瞬间让你找到生活的喜悦。
潜伏:我昨天直胸走路,感觉走得特别轻松,而且越走越快。走了一个小时一点都不累。
小妮子:我走着走着就不直了。
师:现在多半人假直胸,不是真直了,
教你们什么叫真直胸。这个千金买不来,重金难寻觅,真正打开夹脊和膻中的基础功法,冲关开穴之秘诀,千金不传。
我教的大招,都是一用就灵,没有危险的关键功法,好好练。
远古森林:上次不是说开上焦要气血足吗?气血不足咋办?老师。
师:直胸不是开上焦,只是让你中上焦通畅,等直完胸,再从下面教。先学蛤蟆充气法,再拉腹法,再二次开背法。最后,开上焦,这才是巅峰对决,如果你可以走到那一步,你绝对领略到做为一个人的完美感受。
远古森林:哇……哇……哇啊啊啊……
剛子:像打怪一样不断升级……
师:开完上焦,还有一大招,化功大法,让你三焦通透,化成一片。这时,你才可以说,你可以修练了。之后还有静养功,这才算入门。
三叶草:好像在修炼绝世武功。
一一:老师,每天都要照着你教的练习一遍吗?
师:对,每天,一天不能落。
燕子:我每天都把老师教的功法写在纸上,工作之余挨个练,每天都有体会。
宽宏大量:老师一天练多长时间?
师:无时无刻。这不是演习,是真真切切,摆在你们面前的健康火箭,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你们也看到了,之前教的,你们只要认真学,哪个不是马上起效。天天坚持,天天有效。
为无为:仙人步一周后,痔疮消失了。
师:你们看看,练了,一周痔疮就没了,这是什么?这就是神奇的中国养生术。
开心:走路仙人步,躺着揉腹大法,坐着开胯大法,站着抻背大法,好厉害!
师:去,拿个直背的椅子过来,靠背不能带生理弯曲的那种。
麦积:我家没有,靠墙行不?
师:靠墙不行,管邻居借一把。冲邻居微笑一下,给他一个拥护,就借给你了。即便他家没有,也会主动去别的家给你借的。一会讲,一把椅子和瞬间喜悦的故事。没事闲的,就站着练开胯。开好胯,才能练蛤蟆充气功。
穿山甲:蛤蟆功难练不?
师:为师教就不难练,这个功可是上乘功法。
追忆:揉搓大椎后有一股热流往头上走,眼睛好酸。
艳阳:我按了大锥,脖子不再嘎嘣嘎嘣响了。
师:看看这段话: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即指此管。此处乃为肺呼吸与丹田之间的通道,即是后天之气与先天之炁接通的唯一路线,故此在修炼之中,至关重要。
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惟修真者知之,称为“橐龠”,为道家秘传之关窍。
白小白:这是指哪个部位?
师:练蛤蟆充气功,就是利用这个橐龠。因为是大群,我只教你们一些关键的方法。让你们可以强身健体就可以了。
金点:老师又歧视我们大群。
麦积:老师就是要馋我们。
师:哎,不是不想说,说了,怕你们听不懂。
开心:可以强身健体就可以了。
艳阳:老师给咱来的多实际啊。
师:所谓玄关一窍,本来就不是肉体上什么窍,是进入境界,后天返先天的一关。
丁丁:坚决照着做,一次就出效果了再不练,那可是真二了。
师:为师就不爱搞些名词糊弄你们,你们照我说的练就是了。照着练,比有些修十年二十年的命功还会好。修真的一个奥秘就是,天高地阔,天地交泰。
师:你们身体差的,都要背水一战,不然,没有出路。为师教的,都非常安全,没有任何意念引导,不会走火入魔。这个还不练,真是无药可救了。要是抻两个背,能抻死人,那么你喝口水也可能玩完。
宽心:是不是自然呼吸就好呢,老师?
师:本来呼吸就是自然的事,如果刻意强调呼吸,就是不自然了。你做我说的动作,自然就去带动你的呼吸。以动作带呼吸调整你的气息,比直接强调呼吸,要安全和有效得多。
开心:老师教的都是自然而然的,顺应人体气场的动作。
小雨:老师免费上课,能听到是一种福分啊,老师辛苦了!
师:话说,大家其实心胸都是开的,只是后天思虑,忧愁慢慢让大家闭上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膻中,心口,夹脊慢慢都闭了,这都是心纠结的结果。气血郁结在中焦,上下的通道就不通了,由泰变成了否。虽然心结要心来解,但有形的血肉却压抑住了我们的内心,这就是作茧自缚,所以到后来,你自己就真的解不开。稍有不顺心的,马上难受。一难受,就更窝心和火大。所以,为师教你们一种在形上解心之法。可以明显舒缓你们的心情,让你们马上产生喜悦之感。
师:你们中有谁感觉窝心,气不顺,憋闷啊?
春燕:以前有,遇到老师以后就舒畅多了。
麦积:我也是,仙人走后,心胸舒畅多了,只是手臂小腿肿胀。
听雨:长期憋闷到不会发火了,也发不出火了。别人都认为我是个好脾气。只有自己知道。。。。
师:去,都坐到椅子上,把后腰贴在椅背上,不要留空,屁股也是。屁股、腰全都紧紧地贴在椅子背。好,你们看看,你们胸有多少是前倾的?
远古森林:头好像有点前倾。
潜伏:前倾的。
达达:头前倾。
师:就是这个图,有多少人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