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都市到海南乡野,劳模吴少玉用十年光阴熬制出一份“甜蜜事业”。这位儋州学兰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放弃城市生活返乡传承六代土糖技艺,将濒临失传的手工糖寮发展为省级非遗工坊。全国两会结束后,她返回家乡,继续带领着乡亲们创新传统土糖,让乡村振兴的滋味愈发醇厚。
走进儋州学兰村的土糖工坊,蒸汽升腾间,甘蔗汁正在百年传承的九口连环灶上熬煮。2013年,吴少玉放弃上海的事业,返乡接过祖传六代的土法制糖技艺,面对洪水冲毁厂房、资金短缺等困境,她抵押房产重建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吴氏糖寮”成为海南首个获食品生产资质的非遗土糖工坊。如今,这里年产值超400万元,带动了1897名村民脱贫,让600年历史的儋州土糖蝶变为“文化名片”。
羊壮年 儋州市白马井镇学兰村村民:
一年种20来亩,能赚7万多块钱,我在这里上班,一个月赚几千块钱,现在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好。
在标准化生产车间旁,占地200平方米的"糖文化体验馆"陈列着吴少玉和她的团队研发的新产品,作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吴少玉带领团队攻克了土糖标准化生产难题。为迎合市场,她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备结合,从生产到配送制定严格流程,探索高效与传承兼顾的制糖工艺。
吴少玉 全国人大代表 儋州市白马井镇学兰村党支部副书记:
要把我们土法制糖文化给做好,不断地研发,跟我们本地这些农产品能够融合在一起,让村民更加有信心。
2019年,吴少玉被授予海南省劳动模范荣誉;2023年,她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全国两会,她聚焦农民生产生活问题,提出完善农村养老及医疗保障机制的建议,希望避免农户因病返贫。吴少玉说,她的成就感并非来自身份上的转变,当曾经撂荒的土地重新翻起甘蔗绿浪,这份“甜”早已超越了个人荣誉。
吴少玉 全国人大代表 儋州市白马井镇学兰村党支部副书记:
通过我自己的力量,影响到更多身边的人加入到我们劳模工匠群体,来弘扬我们这个劳模精神,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来关注我们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